9月29日,随着最后一枚金牌决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跆拳道赛事在惠州体育馆顺利收官。为期4天的比拼中,全国33个代表团的134名选手同台竞技,不仅决出8枚全运会金牌,更成功为洛杉矶奥运会选拔储备优秀人才。这场体育盛宴的平稳运行,离不开惠州惠城供电局构筑的坚实电力保障防线——该局以 “五零”为目标,即设备零故障、场所零闪动、工作零差错、服务零投诉、安全零事故,为赛事公平、安全与顺畅保驾护航。
提前筹备:从线路改造到隐患排查,筑牢供电安全基石
“从提前一年启动筹备,到赛事全程坚守岗位,对每个环节技术严格把关,都是实现‘零差错’保电的关键。” 南方电网惠州惠城供电局生产计划部副经理、保电现场总指挥赖育杰表示。早在去年年底,惠城供电局便主动对接赛事执委会,深度参与保电方案策划,明确职责分工、统筹整体工作布局。
惠城供电局为护航十五运开展应急演练。
为达成 “场所零闪动” 保电目标,惠城供电局针对场馆供电设备开展80项高低压试验。检测显示,多处高低压设备存在绝缘异常,其中主备供电缆有多处放电现象,高压柜母排锈蚀严重,已不满足运行条件,需立即紧急停电开展消缺。
惠城供电局随即开辟绿色通道,协助场馆推进主供线路改造工程,同时组织局内电缆专家对备供线路全面排查修复,大幅提升电源可靠性。针对馆内低压电缆绝缘异常问题惠城供电局科技赋能保供电,实战应用“电鸿化”物联网设备,采用电力鸿蒙系统全天候监测仓管内重要负荷波动情况,用检班对核心低压负荷链路逐一摸排,重新绘制低压接线图、核实开关容量、测试线路负载并开展大负荷测试,累计发现用户侧缺陷隐患30个,且均在8月底前协助用户完成整改,最终实现供电链路 “全梳理、全检测、全消缺”。
实战演练:多场景模拟预案,筑牢应急 “兜底防线”
应急预案是保障赛事平稳、安全、高效运行的 “兜底防线”。惠城供电局提前谋划,针对赛事场馆精心制定 “一馆一方案”,从组织架构搭建、人员定岗安排、工作统筹部署到应急流程处置等关键环节,全盘规划与精细化设计,为赛事供电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8月30日,惠城供电局组织开展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惠州赛区全实景黑启动应急演练”,全面检验赛区供电保障应急响应能力。“这不是简单的桌面推演,而是覆盖16个设备分区,包含7个典型突发场景、44个演练步骤的实战化预案检验。” 赖育杰介绍。
此次演练创新采用 “三个真实”(真实场景、真实压力、真实调配)模式,集结电力运维、应急指挥、发电车保电等多领域专业力量,模拟市电失压、场馆全黑等突发故障场景,重点检验复杂情况下跨专业协同、跨单位联动、跨设备调度效率,以及应急队伍快速响应能力。演练中,各团队高效配合,迅速完成电源切换与发电车衔接,结合场馆UPS不间断供电系统,成功实现赛事核心负荷 “零闪动”,同时验证了场馆应急预案可行性,积累大量应急处置数据。
工作人员在检查十五运惠州场馆内空调设备。
值得关注的是,演练期间场馆正常对外开放,25个羽毛球场地仍有大量群众运动,供电切换全程 “用户无感知”,既保障演练实效,又不影响市民日常活动。“参与演练人员均为赛事期间实际值守人员,通过实战化操作,确保全员熟练掌握应急流程,具备高效处置突发情况的实战能力。”赖育杰补充。
精细值守:24小时 “点对点” 保障,守护核心用电区域
十五运跆拳道赛事期间,惠城供电局市场营销部副经理、现场保供电总指挥刘威,始终聚焦电力设备数据波动,以“不放过一丝隐患”的专业态度坚守岗位。他带领23名工作人员开展供配电设施巡视检查,通过实时排查、即时整改,全力保障赛事供电设备实现“零故障”,为赛事用电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
工作人员巡视跆拳道惠州体育馆配电线路。
为提升保障效能,惠城供电局创新采用专业分工协助策略,每日统筹专业人员投入现场值守。团队按职能划分为营销用检、配电运行、发电车保障三大组别,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强化协同配合,构建起全流程无缝衔接的电力保障体系,让赛事用电防护网更密、更牢。
围绕“设备最佳运行”目标,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早到位、晚撤离”机制:每日7:30前全员到岗(早于9:00赛事开赛时间),待当日所有赛事结束、完成设备安全巡检后才撤离现场。针对赛场显示屏、灯光照明、音响设备等核心用电区域,团队进一步落实“点对点”精准驻守,每小时开展一次设备测温与运行状态核查,以“地毯式”排查彻底杜绝安全死角。
工作人员巡视通讯设备电源情况。
从提前一年推进设备改造、开展多场景应急演练,到赛事期间24小时不间断“点对点”值守,惠城供电局始终以“零差错”为目标,用专业、智慧与担当交出满分保电答卷。十五运跆拳道赛事的圆满落幕,既见证了运动员的拼搏与荣耀,更彰显了电力人“保民生、护赛事”的硬核责任与使命担当。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黎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