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坐镇江东威风八面,晁盖在梁山当寨主也是一呼百应,这俩人谁更像 “大哥大”?说实话我之前跟发小喝酒聊这事儿,俩人差点争起来,今天咱就不搞那些文绉绉的分析,就说点实在的感受,唠唠这俩主儿的不一样。
先说说孙权啊,这人打小就跟着父兄混,孙策把江东交给他的时候,他才多大?反正就是个年轻小伙子,可你看他坐在吴侯府里那股劲儿,一点不怯场。我想象着他面前摆着江东的地图,手指在上面划来划去,旁边站着张昭那老谋深算的,还有周瑜那英气勃勃的,他说话不用扯着嗓子喊,底下人都得支棱着耳朵听。就说抗曹那回吧,曹操带着几十万大军压过来,江东那帮老臣吓得都要投降,孙权愣是没松口,还把周瑜叫过来,拍着桌子说 “这仗咱打了”,你说这魄力不是 “大哥大” 是啥?
不过孙权这大哥当得,跟晁盖不一样,他是真有家底的。江东那片地,是他爹孙坚、他哥孙策一点点打下来的,他接手的是个现成的摊子,不用像晁盖那样从零开始。但难就难在守住摊子还能扩大啊!刘备跟他借荆州,借了就不还,换别人早急眼了,孙权呢?忍了又忍,一边跟刘备扯皮,一边还得防着曹操,最后愣是把荆州拿回来了一部分。有时候我觉得他太能忍了,跟个老狐狸似的,可反过来想,大哥不就得这样吗?光靠冲劲不行,得能稳住局面,不然底下那么多人跟着吃饭,一冲动全完了。
再说说晁盖,这人跟孙权就不是一个路子。晁盖以前就是个乡绅,家里有点钱,为人仗义,江湖上都叫他 “托塔天王”。他可不是一开始就有地盘的,就是因为看不惯官府欺负人,跟阮氏三雄、刘唐、吴用他们凑一块儿,把生辰纲给劫了,这才被逼上梁山。你说他这大哥怎么来的?全是靠义气攒起来的!劫了生辰纲,分赃的时候一点不含糊,谁该得多少就给多少,从不藏私。后来上了梁山,林冲把王伦杀了,推他当寨主,他也没端架子,跟兄弟们同吃同住,有事儿一起商量,不像孙权那样有那么多规矩。
我记得看《水浒传》的时候,特佩服晁盖对兄弟那股劲儿。李逵那么混的人,在晁盖面前都服服帖帖的,为啥?因为晁盖从不亏待兄弟。有次李逵惹了祸,把人打了,官府要抓他,晁盖二话不说,派人把李逵护着,还帮着摆平了事儿。这种大哥,跟他混心里踏实啊!不像孙权,身边虽然有周瑜、鲁肃这些能人,但总觉得隔着点啥,好像孙权心里头,江东的地盘比啥都重要,有时候为了地盘,连盟友都能算计。
不过晁盖也有缺点,就是太冲了。打曾头市的时候,人家劝他别亲自去,他不听,非要自己带队,结果中了箭,没多久就没了。你说这要是孙权,肯定不会这么冲动,他会先派探子摸清情况,再让手下大将去打,自己稳稳坐镇后方。从这一点看,晁盖这大哥,更像那种江湖上的带头大哥,讲义气、够意思,但有时候不够稳重;孙权呢,更像个大家长,得顾着一大家子的生计,不能光凭义气办事。
我有时候会想,要是在当时,我愿意跟谁混?跟晁盖吧,天天热热闹闹的,兄弟之间没啥心眼,有酒一起喝,有架一起打,多痛快!可要是想长远过日子,可能还是孙权这边稳当。孙权能让江东的老百姓安安稳稳种地,能让手底下的人有官做、有饭吃,就算有时候手段多了点,但作为大哥,能给底下人带来安稳的生活,这也是真本事。
你说这 “大哥大” 到底是啥标准?是能打能冲,让兄弟们觉得痛快?还是能稳住局面,让跟着的人都有奔头?我觉得俩都算,就是路子不一样。晁盖的 “大哥大”,是江湖上的义薄云天;孙权的 “大哥大”,是乱世里的定海神针。
你们要是在当时,会选孙权还是晁盖当大哥?我反正有时候觉得晁盖活得更洒脱,可真要遇到事儿,又觉得孙权靠得住。评论区跟我说说你们的想法,别光我一个人在这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