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经过数十年的拼搏与奋斗,终于建立起了一个庞大而强盛的国家。在他的身边,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与拖雷。成吉思汗根据他们各自的才能和特长,为他们分配了不同的职责:术赤负责狩猎,善于追踪和捕猎的他,无疑是最佳人选;察合台拥有卓越的治理能力,负责制定和执行法令;而窝阔台被任命为朝政的主导,负责国家日常事务的管理;拖雷则统领着军队,作为战功显赫的将领,是他父亲最为宠爱的儿子之一。成吉思汗虽然钟爱这个幼子,最终还是将国家大业托付给了作为老三的窝阔台。
然而,成吉思汗去世后,关于继承人的问题就引发了一场小风波。虽然有不少人主张由功勋卓著的幼子拖雷继承,但最终窝阔台还是顺利登基,成为了元太宗。在位期间,窝阔台的执政时间并不算长,只有短短的13年,他在56岁时便去世。随着他的离世,长子贵由接过了汗位,然而贵由的命运也同样短暂,不到两年便去世,汗位的继承又一次转入了拖雷一系。
尽管成吉思汗的遗志是将江山传给窝阔台,为何后来的统治者却并非其直系后裔呢?实际上,窝阔台并不看重长子贵由,反而倾心于立三子阔出为继任者。然而,阔出命运也非常悲惨,早逝于战场。窝阔台又计划将阔出的儿子推为承继者,此举与朱元璋的经历不无相似。然而,他未能如愿,最终也走向了自己的终结。
窝阔台去世后,乃马真皇后希望将自己的儿子贵由推上汗位,但由于窝阔台在世时并没有留下明确的遗嘱,再加上众多反对声浪,皇后被迫自行称制。在她主导的这段时间内,努力拉拢群臣与贵族,最终促成了贵由的登基。能成为大汗,离不开忽里勒台的推荐环节。原本,支持拔都登基的人也不少,但他得知贵由将被推举,因与之关系不睦而心有不满,最终以“抱病”为由拒绝赴会。面对这种形势,贵由便假装虚弱,几次推辞,但在众大臣和王公的怂恿下,终于同意了。他提出的一个条件是:如果他被推为汗位,今后这一位置必须传给他的子孙。与会者毫不犹豫地发誓道:“只要您家中还有一个人,无论其身处何地,我们绝不会让汗位再次旁落于他人之手。”
然而,贵由也是一个短命之人。身娇体弱的他整日沉迷于酒色,结果没过多久便因身体不堪重负而去世。尽管先前的誓言一度让人感到信心满满,但现实却总是充满变数。贵由去世后,海迷失在拔都及其他诸王的支持下开始了自己的称制。在这个时期,蒙古内部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支持不同候选人的势力层出不穷。海迷失原本希望将王位传给窝阔台系的王子,理想的选择是贵由的侄儿失烈门,或者是她与贵由所生的儿子忽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