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伯温究竟有多神?临死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17年后才明白用意
创始人
2025-09-29 21:07:14
0

刘伯温究竟有多神奇?临终前,他送给朱元璋一筐活鱼,令老朱百思不得其解。直到17年后,朱元璋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这一筐鱼,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刘伯温的神奇传说,他被誉为与诸葛亮齐名的智者。《烧饼歌》所预言的朱棣篡位、土木堡之变,甚至满清入关的事宜,仿佛都一一应验。虽然这些故事大多带有夸张和神化色彩,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刘伯温确实是一位极具智慧、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通过他临终前送鱼的这一举动,可以看出他为人处事的深思熟虑。

事情发生在1375年的初春,当时刘伯温的健康状况已经严重恶化。他由儿子刘琏陪伴着回到了家乡,不久后便觉得自己时日无多。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他开始安排后事。除了处理家中事务外,他不禁想起了早年与朱元璋共事的时光,那时朱元璋对他恭敬有加,常称他为“刘先生”。刘伯温心中充满感激,决定在自己临终时留下点什么,以报答这份深情厚谊。

刘伯温首先让儿子刘琏去书房取出一本他自己撰写的书。这本书并非普通书籍,而是刘伯温一生的心得总结,内容涉及天象的变化、世事的预测。刘伯温深知,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知识,更在于它能帮助刘家获得更好的生活。他清楚,如果不将这门学问传下去,刘家可能永远无法安稳。

除了书籍,刘伯温还要求刘琏在自己死后,装上一筐活鱼,和书一起送给朱元璋。刘琏一听,感到十分困惑,他不禁问道:“这鱼究竟代表什么?皇上会不会以为我们在戏弄他?若他生气,我怕一刀就把我斩了。”刘伯温见儿子如此浮躁,便有些生气地回应道:“你怎么这么急功近利?我还没说完呢!”他随后召来了次子刘璟,向他嘱托了几句,并吩咐他等胡惟庸被揭发后再向朱元璋说明事情的真相。刘伯温强调道:“等胡惟庸倒台后,朱元璋定会想起我,到时你们再提出来,刘家必能富贵安稳。”话音未落,刘伯温便安然辞世。

之后,刘琏与刘璟带着这筐活鱼赶往京城,向朱元璋报丧。朱元璋听闻刘伯温去世,悲痛不已。毕竟,刘伯温是他当初打江山时的得力助手,老朋友的离世让他心生伤感。但当朱元璋看到那筐鱼时,却不由得有些不快。刘伯温生前常给他留下谜团,自己聪明才智过人,但总是喜欢让他猜谜。朱元璋思来想去,也未能理解这筐鱼的含义。于是,他对随从说道:“读书人总爱拐弯抹角,死了还要给我出难题!”然而,看在往日情分的份上,朱元璋还是为刘琏安排了官职,任命他为监察御史。

17年后,发生了一件令朱元璋深感痛心的大事——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痛不欲生,不仅是因为儿子的去世,更因他无法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就在这时,老朱忽然想起了那筐鱼,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理解了刘伯温的用意。经过深思熟虑,朱元璋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刘伯温当初所传递的信息。

刘伯温的鱼象征着“宽仁”。他曾经说过,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饪小鲜一样,严苛的法度虽有其必要,但过于严酷的政策会让国家的百姓感到压迫,久而久之,社会便会失去活力。他意识到明朝的局势,正如那筐鱼,鱼儿若处于筐中,最终只能窒息。刘伯温的真正用意,是希望朱元璋能够宽容待人,尤其是培养朱标这样的宽厚之才,确保他能够顺利继位。然而,朱标的去世让刘伯温的遗言未能得到兑现。

当朱元璋回忆起当年的鱼与书时,他急忙召来了刘伯温的次子刘璟,询问是否理解了父亲的真正意图。刘璟听后也十分惊讶,皇帝所说的与父亲的遗言几乎完全一致。他恭敬地答道:“父亲曾经告诉我们,治国不仅要重视法治,还需要宽容与仁厚,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天下才会安定。”

朱元璋沉默了许久,终于知道继承人应该是谁了。是的,那个人就是拥有宽仁之德的朱允炆。然而,尽管朱允炆有着朱标那种宽厚的仁心,他却缺乏父亲的果断与政治手腕,最终未能抵挡住朱棣的雄图霸业。

刘伯温的这筐鱼,不仅是关于治国理政的深远哲理,它还隐含着更深层的含义。朱元璋初时未曾理解,而等他醒悟时,已为时过晚。更令人唏嘘的是,刘伯温的预言也包含了另一层警示:朱元璋为确保子孙富贵,实施的“分封政策”最终将使得朝廷负担加重,走向衰败。历史最终证明,明朝的灭亡,正是由于内部的积重难返,诸多的王爵和过度的财政开支,让这个大帝国走向了衰亡。

刘伯温的智慧,确实可称为神奇,然而纵使预见了许多,也无法改变历史的必然。无论个人多么聪明,任何王朝的兴衰,都逃不过时势的洪流。

相关内容

吸引277万人次中外观众,...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8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吸引...
2025-09-29 05:03:11
原创 ...
从古至今,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英勇的英雄人物,他们或在某个时代独领风...
2025-09-29 05:03:01
铭记抗战历史 致敬抗联英烈...
□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周英东 中国人民抗...
2025-09-29 05:02:59
原创 ...
出生背景与流亡之路 重耳,生于公元前697年,是晋国的王子之一。他...
2025-09-29 05:02:45
原创 ...
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杀功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李世民自己就是最...
2025-09-29 05:02:43
原创 ...
这组拍摄于一百年前的清末社会场景的老照片,为我们提供了一扇透视历史...
2025-09-29 05:02:20
原创 ...
知道美国为什么从来不挖文物,也不考古么。你说你美国是全世界唯一的超...
2025-09-29 05:02:16
原创 ...
文/袁 帆 “天津英租界”( British concession...
2025-09-29 05:01:59
原创 ...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光复节80周年的讲话中做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声明:“...
2025-09-29 05:01:54

热门资讯

华丽现场|从赛事到体系:FIL... 9月22日-9月28日,由FILA GOLF冠名赞助的2025 FILA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精英赛在浙...
原创 古...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篡位者并未遭遇普遍的指责,反而有些人甚至被后人赋予了高度评价。例如曹丕篡汉、...
原创 “... 车臣,这片土地总是让人感到一丝不安。如今,表面上看,车臣似乎是俄罗斯的忠实盟友。拉姆赞·卡德罗夫每天...
文史|程德全:从大清巡抚到民国... 作者:韩文宁 因为鲁迅先生在一篇杂文中以讥讽的口吻提到其在辛亥革命期间的行为,故在世人眼里,清代最...
原创 她... 在古代中国,女人如果能够登上皇后的宝座,那几乎是达到了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顶峰。然而,能够当上皇后并不意...
原创 乱... 2025年8月,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突然宣布,将在8月8日展出裕仁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录音原件。...
颠沛迁途护典籍 烽火讲台续学魂 1940年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在东陂毕业照 华南师范大学档案馆(校史文博馆)供图 ...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各类武将们手中的兵器形态各异,尤其以刀枪为主流。而在众多武器中,斧这种武器虽然相对...
正式开放!上百件珍贵史料看通州... “举烽逐寇 运河丰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为深入反映中国共产党...
原创 朱... 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功地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取了皇位。朱棣即位后,展现出强烈的治国理政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