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白居易的诗集,突然发现个特逗的事儿 —— 原来唐朝公务员租房,比咱们现在还离谱!尤其是白居易刚到长安那阵儿,连写求职信都得感叹 “居大不易”,后来好不容易当上公务员,一半工资都得砸在房租上,说起来都让人觉得憋屈。
你们知道吗?白居易年轻时可不是现在课本里写的 “大诗人” 模样,就是个揣着诗文闯长安的穷书生。那时候想找份正经差事,得先去拜会有名望的人,他就拿着自己的稿子去见顾况。顾况一听说他叫 “白居易”,当场就开涮:“长安米价这么贵,你还想‘居易’?怕是连落脚都难哦!” 现在想想,顾况这话虽说有点调侃,可还真没说错 —— 长安这地方,从古至今就没便宜过。
后来白居易总算考上了校书郎,差不多就是现在中央部门的小职员,本以为能松口气,结果一看工资条和房租,直接傻了眼。当时他一个月能拿一万六千钱,听着不少吧?可在长安东郊租了四间茅草屋,就这破房子,还得自己养匹马上下班(离单位太远,走路根本来不及),再雇两个帮着做饭洗衣的保姆,一个月下来,光这三项开销就花了七千五百钱。你们算算,这差不多就是半个月工资了!剩下的钱省吃俭用存着,结果存了十年,连长安城里一套小破房的首付都凑不够 —— 你说这班上得有啥意思?辛辛苦苦十年,连个自己的窝都没有。
后来白居易实在扛不住了,就跑到渭南买了套宅子。渭南你们知道吧?离长安老远了,搁现在就是在郊区买房,市区上班。他平时只能住在单位宿舍,周末再骑马折腾回去,跟现在那些在燕郊买房、北京上班的人一模一样,每天通勤累得半死,就盼着周末能睡个安稳觉。我有时候就想,这都过去一千多年了,咋大家还在为房子折腾呢?
其实唐朝房租贵也不是没原因的。我之前看史料,说唐玄宗还专门下过命令,说房租每月不能超过五百文,结果呢?根本没人听!尤其是赶上举人赶考的年份,房东一个个跟疯了似的涨价,你不租有的是人租;要是碰上个战乱啥的,流民多了,房租更没谱,房东说涨多少就涨多少,你敢跟他掰扯?像白居易这样的公务员都得受这气,普通老百姓就更别提了,说不定连茅草屋都租不起。
而且白居易后来官越做越大,工资也涨了不少,从校书郎升到左拾遗,再后来还兼了京兆户曹,按说收入该够买房了吧?结果还是不行!直到五十多岁,他才在长安周边买了块地,自己盖了套宅子。你想想,一个大诗人,奋斗了大半辈子,快退休了才拥有自己的房子,这搁谁身上不得郁闷?
有时候我就琢磨,咱们现在虽说买房难、租房贵,可跟白居易比起来,好像也没好到哪儿去。好多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一个月工资交完房租,剩下的刚够吃饭,想买套房更是遥遥无期。每次想到白居易当年的事儿,我就觉得又好笑又心酸 —— 原来从古到今,大家都在为一套房子奔波,这日子啊,真是没咋变。你们平时租房有没有遇到过糟心事?比如房东随便涨房租,或者房子有问题没人修?我反正之前租过一个老破小,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房东还不肯修,最后只能自己扛着,现在想起来都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