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死后,唐朝最为伤心的人,绝非唐玄宗,而是另一位深陷悲痛之中的人物。他的失落和痛苦,远超任何人。回溯到唐朝的辉煌岁月,杨玉环,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她的美丽如花,才情横溢,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象征。然而,关于她的出生背景和她与唐玄宗之间的深厚感情,依旧存在诸多猜测与流言。
据历史传闻,杨贵妃原本是唐玄宗之子李瑁的妃子。当时,唐玄宗刚刚失去了最爱之妻——武惠妃,那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唐玄宗陷入了深深的伤痛。为了安慰帝王的伤心,朝廷中的文官和武将们商议决定为唐玄宗挑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尽管朝廷内的女子貌美如云,但似乎没有一位能引起唐玄宗的兴趣。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杨玉环的名字被提出。
当杨玉环初次出现在唐玄宗面前时,唐玄宗瞬间为她的容颜倾倒。她那双清澈的眼眸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温柔,而她的笑容,则像一抹明媚的阳光,照亮了唐玄宗沉寂的心灵。那一瞬间,他的心被牢牢吸引住,仿佛命中注定,他与杨玉环的缘分注定无法割舍。
杨玉环经历了众多波折的命运,从曾一度出家到最终还俗,最后她成为了唐玄宗的宠妃。唐玄宗对她的宠爱无以复加,几乎倾尽所有的财富与权力,只为博得杨贵妃的笑颜。他命人急送南方的荔枝,为的只是让杨贵妃能尝到那一丝甘美的滋味,这份用心无比动人。
然而,唐玄宗沉浸于这段如诗如画的爱情中,渐渐忘却了身为皇帝的职责。朝政出现了严重的荒废,权臣们趁机开始逐步攀升,贪污腐化的气氛愈发浓厚。国家的根基在不知不觉中摇摇欲坠。而当安史之乱爆发时,唐玄宗依然陶醉于与杨玉环的爱情中,未曾察觉到即将来临的灾难。
叛军的兵锋如铁,安禄山领军逼近京城,唐玄宗这时才惊觉大难临头。由于准备不足,唐玄宗只能带着朝廷将士们匆忙逃离,暂时避开了叛军的锋芒。当他们来到马嵬坡时,士兵们情绪激愤,纷纷认为一切的困境都源自朝廷中的奸臣——杨国忠。愤怒的情绪如烈火般燃烧,士兵们毫不犹豫地斩下了杨国忠的头颅,誓要清除腐化的力量。
然而,尽管杨国忠已死,仇恨依然未能平息。愤怒的军队认为,若不除去杨贵妃,她便是杨国忠权势的根源。面对众人的威胁,唐玄宗内心痛苦万分。爱妻与国家之间的抉择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最终为了国家的未来,他决定做出那个最为痛苦的决定——赐死杨贵妃。杨玉环仅有37岁,她的生命在这场爱与国家的冲突中戛然而止。
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带领大军返回京城,成功镇压了叛乱。但即便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他的心中却始终空缺,无法填满失去杨贵妃的痛楚。唐玄宗没有选择继续执掌帝国,而是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他自此过上了隐居生活,沉浸在对杨贵妃的无限思念中。每当他走到与杨贵妃共度时光的地方,似乎能感受到她依旧在身旁,他的内心也永远无法从这份失落中解脱出来。
与此同时,安禄山对杨贵妃的迷恋,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传奇。这个体型庞大、酒色成瘾的权臣,尽管深知自己无法与杨贵妃有任何实质性的关系,但却依然为能近距离一睹她的风采,甘愿屈膝称唐玄宗和杨贵妃为干爹干妈。安禄山对她的爱慕之情逐渐变得无法抑制,心中的情感悄然发生了变化,他开始萌生叛乱之意,渴望夺取帝位,同时也希望能拥有杨玉环。
安禄山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欲望,他最终决定发动叛乱,然而命运却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捉弄了他。在叛乱成功后,杨玉环却不幸在逃亡途中去世,这对安禄山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失去了心爱的人,他的叛乱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最后,安禄山因过度悲伤而离世,证明了他对杨玉环的深情早已超过了对唐玄宗的敌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安禄山才是那个最为伤心的人,彻底陷入了对失去爱人的深深痛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