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句丽,威震东北八百年,熬死两汉魏晋隋,却被八十岁老头灭掉
创始人
2025-09-26 22:33:02
0

高句丽,曾是东北地区一个强盛的政权,它曾主宰了整个东北亚长达700多年,抵御了多个朝代的侵略,包括隋炀帝和唐太宗这些伟大的帝王。然而,最终让这个强盛国家走向灭亡的,却是一个近八十的老将。这件事要是高句丽的奠基者朱蒙泉下有知,恐怕会气得拍棺而骂。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高句丽的覆灭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历史故事。

公元612年,隋炀帝杨广站在辽河边,背后是百万雄师,旌旗飘扬,铁甲耀眼。他正准备大举攻打高句丽,誓要将这个自古占据东北的强国一举击溃。三年前,他刚刚完成南北统一,吞并了南陈,气吞万里如日中天。此时,杨广把目光投向了辽东,他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长期骚扰边疆的隐患。

隋军号称百万大军,但实际能投入战斗的约30万人,尽管如此,这也仍然是中国历史上最庞大的远征军之一。大军沿着辽河行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占领了新城和辽东城,迅速逼近高句丽的防线。谁也没有料到,战争的转折点,竟然发生在萨水(今朝鲜清川江)。那一战,不仅改变了高句丽的命运,也为隋朝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萨水之战的胜负关键在于高句丽将领乙支文德的智谋。他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术,先诱敌深入。隋军连续几场胜利,士气大振,然而到达平壤外围时,他们却发现补给线被拉得过长,粮草告急,士兵们饥寒交迫,战马疲劳,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正当此时,乙支文德诈称投降,成功让隋军松懈。待隋军渡河时,高句丽军突然发动反击,凭借地势优势猛攻,隋军陷入慌乱,许多士兵死于溺水,丢盔弃甲,最终在萨水周边围困数月,30万大军仅剩数千人勉强撤退,战死和被俘者不计其数。

这场惨败让隋炀帝气愤不已,但他并没有放弃。第二年,他再次出征高句丽,然而即便如此,隋军仍未能取得突破性胜利。因为辽东的高山密林、寒冷气候、补给困难,再加上高句丽顽强的抵抗,隋军始终未能一举攻下高句丽。到了614年,隋炀帝终于无奈与高句丽议和。

然而,这一胜利并没有延续太久。隋朝国内已经陷入了政治动荡,战乱、饥荒和民变四起,最终,隋炀帝被宇文化及弑杀,隋朝灭亡。高句丽虽然挺过了隋朝的百万雄师,但它的命运却远未结束。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深知,要想稳固北疆,首先要解决高句丽问题。于是,唐太宗决定亲自出征,彻底剿灭这个顽强的对手。公元645年,唐太宗亲自率领10万大军前往东北。与隋朝不同,唐军选择了海路运输补给,并在战争中保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到一个月,唐军便攻克了辽东城、白岩城、安市城,将高句丽的外围防线几乎摧毁。此时,唐军的战术执行和推进速度明显优于隋朝,似乎胜利已近在眼前。

然而,真正的难点是安市城。这座依山而建的坚固山城,凭借险峻的地势,守将坚守不出。唐军围攻了数月之久,甚至修建了巨大的云梯、地道、攻城塔,试图强行突破。就在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唐朝边境的突发局势使得李世民不得不分兵应对。西突厥和吐蕃在边境挑衅,李世民为避免两线作战,只得做出撤兵的决定。尽管唐军取得了不少战果,重创了高句丽,但未能完成完全灭国的目标。

高句丽的王室和贵族们暂时松了一口气,认为自己又一次逃脱了灭顶之灾。然而,真正的灾难,反而来自八年后的唐朝。公元660年,唐高宗李治决定彻底铲除这一东北心腹大患。与之前不同,这一次,唐军采取了“围魏救赵”的策略,联合新罗攻打高句丽的盟友——百济。唐军迅速扫荡百济,彻底打破了高句丽的南部防线,令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四年后,唐高宗派出了年近八旬的老将李绩(原名徐世勣),目标直指平壤城。此时,李绩尽管年事已高,但依旧精神矍铄,带领大军跨越辽水,直逼高句丽心脏地带。与此同时,唐军水师沿海进攻,势如破竹。高句丽的国王高藏王在多年的战争和内斗中已经筋疲力尽,面对唐军的强攻,他最终选择投降。公元668年,高句丽正式灭亡,结束了700多年的辉煌历史。

唐朝随后在辽东设立了“安东都护府”,对东北的直接统治加强。这一战,不仅标志着高句丽的彻底灭亡,也使得东北亚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罗趁机统一了朝鲜半岛,而唐朝则牢牢把握住了辽东的控制权。隋唐两代的数次征战,最终为唐朝赢得了决定性胜利,证明了对中华版图威胁的地方政权,必定会在必要时被彻底消除。

隋炀帝三次出征,百万雄师血洒萨水;唐太宗亲自出征,未能完全征服高句丽;直到八十岁老将李绩的到来,才最终结束了高句丽的700年历史。这场长达近百年的战争,成了国家意志和战略智慧的较量,也是一段充满悲壮与泪水的史诗,标志着中国东北历史的新时代。

相关内容

原创 ...
岳飞,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凭借忠诚的信仰...
2025-09-26 05:05:03
原创 ...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科技与文化交融,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逐渐打破了许...
2025-09-26 05:04:58
原创 ...
从西元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近代史阶段。当然对于华夏来说这一变...
2025-09-26 05:04:30
原创 ...
在当今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呈现出高度的现代化,...
2025-09-26 05:04:00
原创 ...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宣布投降,整个中华大地上人们欢声...
2025-09-26 05:03:51
原创 ...
秦始皇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大一统的帝王,还是历史上首位自称“...
2025-09-26 05:03:50
原创 ...
1933年,郭炳生这一名字突然引发了我军的剧烈震动——他被我军击毙...
2025-09-26 05:03:39
原创 ...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的前线,一股寒冷的气流伴随着刺骨的北风席...
2025-09-26 05:03:25
原创 ...
1981年冬,北京一间简陋的病房里,杜聿明静静地躺在床上,病榻上显...
2025-09-26 05:03:11

热门资讯

孟嘉:劝君少骂诸葛亮 难道有人说诸葛亮是反动派吗?真有,请看朱多锦先生的大作《诸葛亮文学人物形象批判》(《当代小说》200...
原创 顺... 《——·前言·——》 顺治帝虽然只活了短短24年,但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留下了14个子嗣,这一事实...
原创 四... 四平市,曾有过“东方马德里”的美誉,这一称号并非随便附上的,而与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间发生...
原创 清... 在清朝末年,龚自珍这位出色的大诗人留下了一首让人意想不到的“马屁诗”,本是为了感激一位知县的热情接待...
原创 关... 在漫长且纷繁复杂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代无疑是一个英雄辈出、波澜壮阔的时期。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曹操的赤...
原创 此... ——·前言·—— 赵佗,这位深谙政治与军事之道的历史人物,在中国的动荡时代中凭借其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原创 清... 在清朝,进入宫廷成为太监的第一步就是经历可怕的“净身”手术。这个过程绝非简单的切割,而是一项充满危险...
原创 美... 现代中美对抗的现实与挑战 在美国政治精英的思维框架中,似乎始终存在一种无法摆脱的偏见:如果当年能够...
陕西出土一墓志,揭露了1320... 说起武则天,大家都知道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活得风风火火,从一个小小的宫女爬到最高位,确实挺牛...
原创 长... 公元前257年冬季,咸阳城外五十里处的杜邮亭里,寒风凛冽,卷起地上枯黄的茅草,吹动着一片寂静的空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