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凭什么这么火?
创始人
2025-09-26 20:04:31
0

文化新观察·聚焦暑期档|主创谈电影《南京照相馆》:守护不能忘却的历史真相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取材于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真实罪证影像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热映,该片点燃了暑期档观影热情, 上映5天票房破6亿元,位居单日票房榜首。

电影从一间照相馆、几个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展现一段不能忘却的抗战记忆。记者日前采访主创团队、相关专家,听他们讲述影片创作历程和背后的真实历史。

照片无言 历史有声

影片讲述了一群生活于南京的普通百姓在吉祥照相馆避难,被迫帮助侵华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意外冲印出了记录日军屠城罪证的照片,并谋划将罪证运送出去、公之于众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照片记录的都是人生最值得留念的时刻,一张照片往往承载着一个家族的记忆。”导演申奥认为,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发动的舆论战、宣传战无处不在,一些照片一度成为军国主义操纵舆论的宣传工具。

“作为故事的主要发生地,照相馆里充满了侵略者需要去掩饰的罪行,实际上这都是需要被曝光的真相。”申奥说,鲜少有人知道这些影像图片是如何被保存下来的,希望能通过这部电影让观众了解这段历史。

本片通篇以照片为叙事核心。子弹上膛、胶片上卷;扣下扳机、按下快门……影片一开场,一段蒙太奇手法将枪击和摄影的过程交替展示出来。 “开枪和拍照的英文单词相同,暴行的实施和记录形成了呼应。”申奥说,照片此时成为日本人的战利品。

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侵华日军逼迫中国百姓拍摄所谓“亲善照”,枪口下的平民被迫在镜头前微笑,一些照片在无形间也变成篡改历史的帮凶。

电影结尾处,日军战犯被执行枪决,演员高叶扮演的林毓秀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高叶认为:“影像在那一瞬间成为了捍卫国民尊严的子弹,成为毓秀对已牺牲同胞们的交代。”

“在信息匮乏的年代,一张照片往往就是一种强烈信号。 电影想传递的是,要学会辨别信息真伪,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影片反复提及‘朋友’二字,借其充分揭露日军伪善与欺骗的本质。”申奥表示,放到当下和平年代来看,我们依旧要提醒自己,分清楚是非曲直、正邪对错。

平凡英雄 乱世微光

普通人的故事,往往更鲜活生动。影片采用群像叙事,展现了一群生活在南京的百姓在侵略者的铁蹄下从求生到抗争的觉醒历程。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影片主演阵容既有高叶、王骁等江苏籍演员,还有来自其他省份的演员加入。 “不同的人物操着不同的方言口音,正是为了呈现当时的南京城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气质。”申奥说。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演员刘昊然饰演的苏柳昌是一名邮差,如同现代社会奔波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林毓秀是一名演员,向往着更大的舞台,申奥认为“这两个人物的设定会让观众更熟悉,更有代入感”。照相馆老金一家代表在这场战争中受到迫害的千千万万个家庭。反面人物王广海代表在时代背景下的投机分子。

底片是日军暴行的证据,也是平民反击的“武器”。在发现屠城罪证后,这群普通人谋划保存并转运底片。

从冒用照相馆学徒身份保命,到为了保护众人、底片与日军摄影师拼死一搏,苏柳昌 在危难之际表现出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老金等众人在绝境中曾恐惧、挣扎,却在目睹暴行后选择想方设法守护、传递罪证底片…… 在此过程中,他们展现出中国人的勇敢与韧性,彰显团结一致、守望相助的精神品质;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雨花台、挹江门、光华门、中山门、中华门……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么糟蹋!”……一首南京童谣,一连串南京地名, 点燃了片中人物反侵略的斗志,成为爱国主义情怀最生动的注脚。

主创团队认为,保存日军屠城罪证并非一个孤胆英雄独立完成的事情,而是群策群力、团结一致才得以完成的壮举,因此影片从群像视角切入,着力展现小人物的无畏精神、团结意志和家国情怀。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一张张照片、一帧帧光影,揭开抗战往事,传递深刻昭示。

在拍摄前,主创团队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城墙博物馆等地调研,查阅历史照片、书籍文献和纪录片等大量资料,并着重参考了华东照相馆、秦淮照相馆等原型故事。

“我们尽可能做到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呈现当时当地真实发生的事件,让故事更具力度和厚度。”申奥说。

影片中,躲藏在照相馆里的人们将底片护送出城。现实中,南京城内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把16张日军拍摄的照片装订成册,后由爱国青年吴旋接力守护这些珍贵影像,才有了南京大屠杀案“京字第一号证据”,也成为战后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的铁证。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表示, 罗瑾和吴旋保存的16张照片,作为法庭审判的重要物证,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电影中出现的日军掠夺城砖的情节,也改编自真实历史。日军当年掠夺的城砖用于建“八纮一宇”塔,建造该塔总共从海外掠夺石材370多块,其中从中国掠夺的有200多块,从南京掠夺的有4块。

“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八纮一宇’塔如今被包装成‘和平之塔’,日本右翼势力依然在用错误的历史观影响日本年轻一代。”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说,宣传南京大屠杀真相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为功。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不少观众通过影像关联现实,感受到历史真相的分量。

有观众评价,照片穿过战火,电影跨越时空,让课本中的文字变得更加鲜活,让孩子了解先辈的勇敢与无畏,更知和平时代的珍贵、吾辈自强的意义。

而引发无数观众共鸣的一条影评是—— “影片并非没有彩蛋,当你走出影院,看到今日盛世中国的真实图景,山河无恙、万家灯火,这就是电影的最大彩蛋。”

来源:新华社

相关内容

原创 ...
岳飞,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凭借忠诚的信仰...
2025-09-26 05:05:03
原创 ...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科技与文化交融,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逐渐打破了许...
2025-09-26 05:04:58
原创 ...
从西元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近代史阶段。当然对于华夏来说这一变...
2025-09-26 05:04:30
原创 ...
在当今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呈现出高度的现代化,...
2025-09-26 05:04:00
原创 ...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宣布投降,整个中华大地上人们欢声...
2025-09-26 05:03:51
原创 ...
秦始皇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大一统的帝王,还是历史上首位自称“...
2025-09-26 05:03:50
原创 ...
1933年,郭炳生这一名字突然引发了我军的剧烈震动——他被我军击毙...
2025-09-26 05:03:39
原创 ...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的前线,一股寒冷的气流伴随着刺骨的北风席...
2025-09-26 05:03:25
原创 ...
1981年冬,北京一间简陋的病房里,杜聿明静静地躺在床上,病榻上显...
2025-09-26 05:03:11

热门资讯

原创 象... 2025年9月24日上午,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通过抖音直播平台播出了对孙晓洋律师的专访,披露了...
2025海南高尔夫球公开赛“橡... 白露已过,秋风轻拂中国大陆,北方已渐感凉意,而位于祖国南方的国际旅游岛海南正迎来一年中最舒适的季节,...
原创 立... 立陶宛这个只有不到300万人口,国土面积仅6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国,曾经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可大...
原创 三...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的声名震动华夏,威震四方,几乎无人能敌,曹操这个“曹老板”面对如此...
原创 宋... 民国枭雄宋教仁与其子宋振吕:一段跨越时代的复仇与追寻 1913年3月20日,上海火车北站,枪声撕裂...
原创 王... 对于创一代来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自己英雄盖世,靠自己的能力赤手空拳打开局面,但是自己的继承人却很难成...
原创 烤... 第一次接触到烤冷面的时候,感觉很神奇,根据字面意思:烤着吃还是冷的?买了一份来吃,跟其名字一点儿也不...
佛教雕塑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引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纷杂、社会最无序的历史时期之...
华工与加拿大铁路②︱血染的道钉... 在19世纪80年代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修建过程中,大量华人劳工参与了工程修建工作。对于华工的历史贡献,...
原创 抗... 在平型关战役结束后,由于八路军115师的师长林被友军误伤,导致他无法继续担任115师的师长一职。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