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又把两京的丝绸用光了!
◇李津军
《资治通鉴》炀皇帝上之上-大业二年(丙寅、606),有这样一段记载:初,齐温公之世,有鱼龙、山车等戏,谓之散乐,周宣帝时,郑译奏征之。高祖受禅,命牛弘定乐,非正声清商及九部四舞之色,悉放遣之。帝以启民可汗将入朝,欲以富乐夸之。太常少卿裴蕴希旨,奏括天下周、齐、梁、陈乐家子弟皆为乐户;其六品以下至庶人,有善音乐者,皆直太常。帝从之。于是四方散乐,大集东京,阅之于芳华苑积翠池侧。有舍利兽先来跳跃,激水满衢,鼋鼍、龟鳖、水人、虫鱼,遍覆于地。又有鲸鱼喷雾翳日,倏忽化成黄龙,长七八丈。又二人戴竿,上有舞者,倏忽腾过,左右易处。又有神鳖负山,幻人吐火,千变万化。伎人皆衣锦绣缯彩,舞者鸣环佩,缀花醛;课京兆、河南制其衣,两京锦彩为之空竭。帝多制艳篇,令乐正白明达造新声播之,音极哀怨,帝甚悦,谓明达曰:“齐氏偏隅,乐工曹妙达犹封王;我今天下大同,方且贵汝,宜自修谨!”
这一段告诉我们,在齐温公那个时代,有鱼龙、山车等戏,称为散乐,到了周宣帝的时候,郑译奏请予以征用了。隋高祖杨坚接受禅位后,命令牛弘制定音乐,不是正声清商和九部、四舞的色样,一律都遗弃之。
如今隋炀帝杨广由于启民可汗将要入朝,想要向他夸示富庶安乐。太常少卿裴蕴便奉迎皇帝的旨意,奏请搜括天下周、济、梁、陈的乐家子弟都成为乐户;而六品以下的官以至于庶人,有精通音乐的都隶属太常。隋炀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这样一来,四方的散乐,大量集中到了东京,在芳华苑积翠池旁边让人观赏。有舍利兽先来跳跃,把衢道积满了水,鼋鼍、龟鳖,会泅水的人、虫鱼,遍布于地上。又有鲸鱼喷雾蔽天,一下子变为黄龙,长七八丈。又两人头顶竹竿,上面有人跳着舞,一下子腾跳而过,左右互换了位置。又有神鳖背负山丘,魔术师口中吐火,真是千变万化,无奇不有。耍把戏的人一律穿着锦绣的彩衣,跳舞的人鸣动环佩,用彩色的羽毛做装饰;并督责京兆、河南的人民制做衣服,两京的丝绸因而全被用光了。
隋炀帝杨广倒是懿德圆满,写了很多妖艳的篇章,还命令乐正白明达编制新的乐曲演唱出来,声音十分哀怨。皇上十分高兴,告诉白明达说:“齐氏偏处一隅,乐工曹妙达尚且封王;我现在天下大同,正要使你显贵,你应当谨慎地涵养自己!”
对此,笔者感慨良多!
隋代文物的隆盛,在近代算是最隆重的了!这隋炀帝的排场,也着实是够大够奇葩啦!
他一就位,便令天下人刮目相看。先是闹出督责州县送羽毛的事儿,以致于人们纷纷设法捕捉禽兽成风,网罗遍及水陆各地,禽兽能做为羽毛饰品用途的,都捕捉净尽了。乌程那边有一棵高高的树,高度足足有100多尺,周围没有攀附的树枝,树上有鹤筑的巢。人们打算取它的羽毛,因为没法上去,便开始砍伐树根;老鹤担心伤了小鹤,就自己拔下氅毛丢到地面来。现在又闹出督责京兆、河南的人民制作衣服的事儿来,两京的丝绸竟然因而全被用光了!
凡事小中见大。据说,如果不是如此挥霍,隋朝或许还要长久存在一些时日,可惜皇帝不懂得节制,自己把自己的大好前景终于彻底毁灭了!
2025年7月28日
李津军,天津市职业院校退休老教授,水聿益德斋斋主,醉 心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字文。学思践悟出观点,著书立说为生命,笔耕不辍成乐趣,已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表作品5000余篇50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