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霍去病,如雷贯耳,对吗?
可汉匈四百年战争的终结者,竟不是他们!
一个叫窦宪的男人,率铁骑凿穿大漠三千里,把北匈奴的王庭变成了汉军的打卡地,搞了一场史上最硬核的“刻石留念”——燕然勒石!
功劳簿简直要从天上拖到地下。
可翻遍史书,他的名字却像被风沙掩埋,模糊不清。
仅仅一年后,这位帝国英雄就被逼自尽。
他,究竟是帝国的拯救者,还是一个被悄悄清除的危险品?
窦宪的狠,可不是上了战场才有的。永元元年(公元89年)远征漠北前,他早已是首都洛阳城里家喻户晓的“狠角色”。他做事,简直就是拿着锤子找钉子——看谁不顺眼,就一锤子下去。
他姑姑是窦太后,自己是大将军,位极人臣。可他偏偏看上了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子。公主不给,他倒好,直接派人过去,明火执仗地抢了过来,价钱给得比白菜还便宜。
这事儿办的,吃相也太难看了吧?
公主跑到皇帝那里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告状,窦太后气得把他叫来骂:“你忘了当年马家是怎么倒台的吗?还想重蹈覆辙!”
这还没完。他手下有个叫韩纡的,大概是想跳槽,窦宪就把人家的档案给扣了。都尉西河的刘畅,跟韩家有点亲戚关系,就托人给窦宪递话,想让他高抬贵手。
结果呢?
窦宪直接派刺客,半道上就把刘畅给“咔嚓”了,脑袋还割下来带回了洛阳。
朝堂之上,三公九卿,谁敢说话?
这哪是将军,简直是黑社会老大——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脾气,你说是不是早就给自己的结局埋下了地雷?
就在窦宪因杀人夺产,快要被朝廷“清算”的时候,一个天大的机会从北方边境送了过来。
南匈奴上书,请求朝廷出兵,他们愿意当马前卒,一起去干趴他们的老对头——北匈奴。这简直是瞌睡送来了枕头。
当时的朝廷,大部分人都觉得应该“算了算了”。一个叫宋意的议郎说得挺有道理:“千里之外打仗,赢了也没啥大好处,万一输了,那可是丢人丢到家了。”
这就像公司里,老板想开个新业务,财务总监马上跳出来说风险太高,别干了。
可窦宪不这么想,对他来说,这根本不是什么将功赎罪的机会,而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场豪赌。
他心里门儿清,自己在洛阳城的名声已经臭大街了,再不找个法子翻盘,迟早要被政敌们生吞活剥。
于是他主动上书,声泪俱下地请求带兵出征,说“我愿意用我这条烂命,为国家换取边疆的百年安宁!”这话说的,真是茅房里打灯笼——找死(屎)。
其实他赌的就是,只要打赢了,之前那点破事儿,谁还敢提?皇帝和太后半推半就地同意了。
窦宪心里估计在冷笑:“你们等着瞧,等我回来,就不是你们能随便拿捏的了。”
公元89年夏,窦宪带着一支拼凑起来的四万多人的“联合国军”,从今天的内蒙古出发,一头扎进了茫茫戈壁。
这支军队里,汉军精锐骑兵只有八千,剩下的全是南匈奴、羌胡这些“临时工”。这趟活儿,难度系数堪比登天。
可窦宪硬是把一手烂牌打成了王炸。他分兵三路,长驱直入三千里,在稽落山(今蒙古国境内)把北匈奴主力打得人仰马翻,斩杀了一万三千多人,俘虏了二十多万头牲畜。
北单于(匈奴最高首领)吓得连王庭都不要了,带着几个亲信,跑得比兔子还快。窦宪是什么人?痛打落水狗,那是他的拿手好戏。
他一路追杀,来到了燕然山(今杭爱山)。站在这片彻底征服的土地上,窦宪心中的豪情恐怕已经溢出来了。
他命令随军出征的文学家班固,写下一篇千古流传的《封燕然山铭》,然后命人找来一块巨大的山石,把这篇铭文一个字一个字地刻了上去。
那一刻,他仿佛听到了整个大汉王朝的欢呼。
班固在铭文中写道:“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
翻译过来就是:我们牛逼的军队啊,把这帮野蛮人都给削平了!这,就是窦宪人生的抛物线顶点。可惜,他不知道,抛物线到了顶点,下一步,就该往下了。
大胜归来,窦宪的权势达到了巅峰。他被封为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手下的将领们个个封侯拜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
朝堂之上,他说话的分量,比皇帝汉和帝还重。可他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公司里,真正的老板永远是董事长,哪怕董事长只是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
当时的汉和帝刘肇,虽然年轻,但绝不是个傻子。他是窦宪妹妹的儿子,按辈分,窦宪是他舅舅。
可是在皇家,亲情这玩意儿,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窦宪显然没搞清状况,他把皇帝当成了可以随便摆布的“小舅子”,而不是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君主。
他安插亲信,打压异己,甚至他的弟弟窦景都敢在封地里假传圣旨,为所欲为。这在皇帝眼里,已经不是功高震主了,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啊!
公元92年,汉和帝策划了一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办公室夺权”。
他利用宦官郑众,秘密联络朝中对窦氏不满的官员,趁窦宪从外地回京,毫无防备之际,突然下令关闭城门,收缴了窦宪的大将军印信。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窦宪和他的兄弟们被软禁,最后被逼自杀。他到死可能都没想明白,自己征服了强大的匈奴,怎么就输给了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
回看窦宪的一生,他无疑是位军事天才,他完成了卫青、霍去病都未能竟全的功业,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匈奴之患。
他最大的“错”,不在于战场上的杀伐决断,而在于回到“职场”后,完全没有政治头脑,错把平台当本事,错把君臣当亲戚。
他征服了草原,却没看懂朝堂。
在一个组织里,一个业务能力超强但桀骜不驯、不懂政治的“狼性”员工,与一个能力平庸但忠诚可靠、懂得配合的“绵羊”员工,如果你是老板,你最终会留下哪一个?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参考文献
《后汉书·窦融列传》 - (南朝宋)范晔 撰
《资治通鉴·汉纪》 - (北宋)司马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