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练成,这位非凡人物的经历堪称传奇。他不仅曾是国民党中将,还是解放军的中将,且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使他既能成为国民党中将,又能在解放军中崭露头角呢?
韩练成出生于宁夏固原,家庭贫困,早年便选择投军。17岁时,他借用他人的文凭,通过了马鸿逵的军官教导队的入队考试。在马家军中,由于韩练成勇敢的作战表现,迅速获得晋升,短短两年便升任营长。1930年,蒋介石被冯军围困在归德的一列火车上,韩练成奉命出征解救。成功救出蒋介石后,蒋误以为他是黄埔军校的学员,几次询问他的背景,韩练成回答不清,蒋介石随即亲自为他写下手谕,宣布他为黄埔三期生,并将其纳入军校名册。从此,韩练成成为了黄埔生,迅速获得蒋介石的重用。此后,他又被白崇禧赏识,官职不断上升。
然而,韩练成从不盲目追随,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怀。七七事变后,他全身心投入对日抗战,并于1939年升任第46军中将军长。可对蒋介石政府的消极抗日政策感到失望,韩练成在1942年主动联系了重庆的开明人士周士观,通过他秘密见到了周恩来,并表达了希望加入共产党之意。周恩来建议他继续待在现岗位上,并暗中为党工作。从此,韩练成开始在暗中为共产党提供帮助,给李克农、潘梓年等人提供了不小的资助。
1947年春,韩练成带领部队前往山东“剿共”。然而,在莱芜战役中,面对紧急局势,他故意脱离了部队,导致第46军指挥失误,最终被陈毅指挥的解放军全歼。战后,韩练成决定投身解放军。他请求陈毅允许他回到敌营继续为党工作,陈毅向党中央请示后,批准了这一请求。于是,韩练成精心策划,编造了自己在战火中逃到青岛的故事,再次返回南京,见到了白崇禧与蒋介石。蒋介石称赞韩练成是“莱芜战役唯一生还的英雄”,对他表现出极高的评价,但也悄悄将他调职为总统府参军。此时,韩练成意识到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在1947年秋,韩练成的副官邢某毅然跳入长江自尽,理由是自己受命向军统报告韩练成的动向,但由于韩待他如亲人,左右为难,最终做出了极端选择。随后,蒋介石得知韩练成的动向,立即发出了逮捕令。为了保全自己,韩练成得到白崇禧的帮助,秘密逃往兰州。在那里,张治中为他安排了飞往香港的机票,韩练成最终成功脱离险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旋,韩练成与家人最终团聚,大家一起被党组织送往东北解放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他顺利抵达党中央所在的平山,并见到了党和军队的领导人。朱德总司令鼓励他:“好好学习。” 韩练成也向总司令提出了入党问题,朱老总毫不犹豫地答应:“完全可以。”不久后,韩练成在西北军区任副参谋长,并于1950年5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韩练成的转折期,曾有规定对国民党投诚将领进行黄金奖励,但他却拒绝领取。他认为自己并非“起义将领”,而是党员,应该将所有奖励款项上交党组织作为党费。在1955年,他被授予了解放军中将军衔,并在随后的岁月里,担任了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和甘肃省副省长等职务。然而,在60年代,某部电影将他描写成濒临崩溃、无处可逃的俘虏,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感情和自尊。他在对朋友谈及此事时感慨:“我们电影、戏剧作品往往太简化地下工作的艰难,似乎只要装扮得体、靠脸蛋就能成功,但现实远非如此。”
直到1965年,韩练成因身体原因获得中央军委批准离职休养。1984年2月9日,韩练成的老友周士观在北京去世,令韩练成万分悲痛,身体也随之垮掉。仅仅十八天后,韩练成也因病去世,享年75岁。时任元帅的徐向前评价他为:“像韩练成这样的大智大勇的人,我看是我党少有的英雄。” 韩练成的事迹被许多人铭记,陈冠任等学者的著作《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以及《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也以他的传奇人生为主题,成为广受欢迎的红色历史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