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日本女孩分别捂住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嘴,代表什么
创始人
2025-09-21 06:34:34
0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三只日本女孩(猿猴)分别捂眼、捂耳、捂嘴,代表的不仅是“看不见、听不见、说不见”。背后是一套哲学与生活智慧,也是一场文明与谦逊的行为准则。悬念,就从这里展开。

镌刻在神社门楣上的古老提醒

日光东照宫,一组雕刻镶刻在神社门楣上。8世纪佛教传入日本,儒家经典中提到“不看不听不言非礼”。17世纪,东照宫工匠将这句话转化成三只猴子的图像:一只遮眼,另一只封耳,第三只捂嘴。猿猴代表“中立观察者”,远离是非之事。

这座雕刻由工匠左缘绘制,逐渐成为智慧符号。日本民间称其为「三猿」(Sanzaru),名字分别为Mizaru(不见邪)、Kikazaru(不听邪)、Iwazaru(不言邪)。猿,日语中有“奉仕”与“通道”之意,也代表“神明的使者”。巧合在日语中,“不”的变形“zaru”发音与“猿(さる)”相同,形成文字游戏。

这一寓意逐步深入日本文化中。三猿图出现在民间节日石碑上,出现在节庆祭祀装置中,成为提醒人们远离人性恶面、保持清净生活的一种方式

不是逃避,而是清净修行

从佛教视角看,“三猿”不只是闭耳闭口闭目,而是一种修行准则。佛教中强调非邪念、非邪行、非邪语,即“不思、不语、不为”。三猿提醒世人,不被欲望与纷争所侵扰,在纷扰中守住内心。

这一教义广泛影响日本各地寺庙与生活文化。当地香客常说,遇到不正义的事,先止看,止听,再止言,以免心念被污染。这个传统与佛教八正道中的“正语”“正业”“正念”对应。

到19世纪“三猿”图像被带到西方,象征被简化为“睁眼不见”“闭耳不问”“掩口不言”的消极态度。但在原始语境中,这是清净心的体现,是对欲望、谣言、批评、人性贪嗔的“自我防护”。

从劝诫变成冷漠的借口

进入现代社会,三猿图像开始大量出现在流行文化、商品包装与公共场景中。它的外形早已超越神社门楣,变成卡通形象、街头涂鸦、甚至社交网络表情包。捂眼、捂耳、捂嘴,不再只代表不看、不听、不说,而被赋予更多解读。

20世纪后期,西方舆论中,“三猿”开始成为回避现实、漠视正义的象征。它不再被视为哲学修行,而是冷漠、妥协的表现。在欧美讽刺漫画中,三只猿的形象被放入法庭、官僚机构、新闻编辑部,暗示“系统性装聋作哑”,故意无视社会问题。

日本国内部分文化评论也表达忧虑。有人指出,这种“只修自己、不管外界”的理念,被误用在公共事件上。例如面对政治丑闻、校园欺凌、公司性骚扰时,人们常引用“三不主义”作为个人逃避干预的正当性,久而久之,形成集体沉默。

在日本“和文化”中,避免冲突被视为美德,三猿理念恰好为这种和谐倾向提供外壳。不少职场教育、家族育儿中,潜移默化地强化“沉默是保护色”的规则。捂眼——不揭露同事错误;捂耳——不理睬异议;捂嘴——不谈私见。

更尖锐的讽刺出现于2011年福岛核灾难之后。面对信息不透明、风险瞒报、官员回避,日本网民开始用“三猿”表情回应政务发布会。成千上万只“闭目猿”与“堵耳猴”刷屏,集体表达对掩盖真相的愤怒。这一次,图像不再劝人自律,而是在控诉“装作不知道”。

三猿成为双刃剑。它既是一种自我洁净方式,也可能演化为不作为的文化温床。图像不变,语境早已不同。

三猿如何融入全球文化语境

随着媒介传播速度日益加快,三猿的符号功能也在不断变形与融合。它不再局限于宗教、哲学或国家民族,而在不同文化中生出新用途。

美国政治抗议中,反战组织曾用真人扮作三猿,站在五角大楼外表示对军事行动的抗议。英国环保运动中,年轻人化妆成三猿造型,传达“不看破坏、不听托辞、不说妥协”的立场。这些表演式行为,依旧依赖捂眼、捂耳、捂嘴的原始姿态,但意义完全相反。

在商业领域,三猿也被品牌利用。不少科技公司、通讯企业甚至保险广告中加入三猿形象,作为“诚信”“保障”“隐私”的象征。尤其“捂嘴”的形象,被用来表示“不泄露客户信息”,借传统文化为产品背书。

另一方面,社交网络中,三猿衍生出“第四猿”——捂心口的版本。这一变化最早出现在Instagram滤镜与动漫风格贴图中,代表“感受不到、不动情、不受伤”。它不是源自宗教,而是数字文化中对“情绪免疫”的再加工。符号继续繁殖,演化。

回到日本本土,三猿形象开始被年轻艺术家重构。一些现代艺术展中,三猿被拆解、扭曲、重组,猿猴不再闭眼闭口,而是怒目、张嘴、大喊,象征“自我觉醒”。这种反叛式回收,让三猿回到本体意义:不为恶,不随波,而非沉默与退缩。

值得注意的是,三猿在全球化背景下成为典型的“文化漂流物”。它从宗教伦理变成政治隐喻,从修身方式变成抵抗武器。这种漂移说明:文化图像无法固定,只能不断被解构与重塑。

在东京涩谷街头、伦敦地铁涂鸦华盛顿广场抗议、北京独立设计展中,三只捂眼捂耳捂嘴的小猴子早已不再是日光神社的石雕。它们穿上各种语言的衣服,说着完全不同的话。

这个来自佛教与东亚礼仪文化的形象,已变成全球化语境下的“视觉密码”。谁掌握它,谁就能用它说话。

相关内容

填补早期秦文明通史著述之缺...
近日,著名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
2025-09-21 01:02:54
原创 ...
隋唐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英雄与名将的汇聚地,那个时期的历史充满了豪杰...
2025-09-21 01:02:42
原创 ...
众所周知,20世纪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有两次划时代的事件,一是两次世界...
2025-09-21 01:02:38
书讯 |《困于沙丘》以战国...
几卷得而复失的残简,一段湮没无闻的史实 为何胡服骑射光耀华夏,赵武...
2025-09-21 01:02:28
原创 ...
提到长坂坡之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勇形象,以及...
2025-09-21 01:02:09
原创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在其笔下对靖康之耻的愤怒...
2025-09-21 01:02:06
原创 ...
《北齐书·卷九·李祖娥传》记载:帝高洋怒不可遏,挥刀责骂道:“你杀...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即便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我也要将爱新觉罗家族彻底铲除。”这...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赵匡胤的无奈困局:帝位之争下的悲剧 赵匡胤的悲剧命运,仿佛被无形...
2025-09-21 01:01:38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广东男篮已经相继签下了麦考尔、奎因、萨林杰三名外援,萨林杰和奎因的经纪公司已经官宣其加盟广东男篮,随...
原创 曾... 突厥,是继匈奴、柔然之后,六世纪中叶活跃于中国西北边陲的又一个强大游牧民族。在历史舞台上,突厥活跃了...
原创 万... 中华民族多年抗战中,台儿庄战役是鼓舞全民族抗战士气的重大战役,万家岭大战取得的成果也不亚于它。 万家...
原创 真... 虎牢关的“英雄会战”,是《三国演义》开篇最为精彩的一幕。这场战斗,不仅让刘关张三英名声大振,吕布同样...
原创 马...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
原创 朱...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的八个儿子齐聚京城觐见皇帝。这八位藩王各自镇守不同的封地,虽说是父...
原创 嘉... 前言(开头暴击) 给大明朝当兵,有时候还不如蹲大牢。 一张忠君爱国的凭证,到头来,可能还换不来一个...
“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16时23分 在法国巴黎召开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 通...
原创 “... 抗日战争期间,山东省曾活跃着一支令日军及伪军胆寒的游击力量——铁道游击队。这个敌后武装力量,长期潜伏...
原创 家... 在甘肃省临夏州,马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家族荣耀与深情的中华民国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壹圆(上六星)。这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