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王必成迎来了双重喜讯——他被任命为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并且还荣获了开国中将的军衔。那天下午,上海市委的电话打来,通知他陈毅市长即将亲自到上海视察,还计划顺道来看一看这位新上任的老战友。王必成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不免一阵紧张,立刻拨通了陈毅的电话,向他表示歉意:“首长,我刚刚上任,正忙着了解工作,没能第一时间去拜访您,还请您见谅。”
电话那头的陈毅听后,语气轻松地开玩笑道:“你升官了,现在可不会记得我了吧。” 王必成顿时有些愣住了,急忙答道:“首长,您可别开玩笑了!我其实那天已经打电话给您了,但您的秘书说您不在。我马上过去,去见您!”
陈毅哈哈大笑,“行了行了,不用太急。其实,我有事儿要和警备区交代一下。你来时正好,咱们见个面。具体时间我来安排,最近实在太忙,恐怕这几天抽不出时间来,你也不用特意来我这里,到时候我过去找你就行了。”
听着老首长的话,王必成有些愣住,但他也了解陈毅的脾气,既然陈毅这么说了,那自己也只能按他说的来。几天后,上海市委终于确定了陈毅来访的具体时间,王必成随即召集警备区机关相关人员开会,指示他们做好一切准备,确保在陈毅到来之前,一切都安排妥当。
然而,这个下午,司令部管理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前来询问接待标准。问陈毅元帅到访,是否应该提高接待标准。王必成一听,立刻摆手:“可千万别这样,老首长的脾气我知道。如果过分招待,恐怕要挨批了。记住,按照原来标准来就行了。首长一向不在乎这些,如果做得过分,他反而会批评我们。”
工作人员点点头,准备离开,突然又被王必成叫住。“不过,”王必成又补充道,“除了正常的招待餐,你们还在我家里备一桌菜,别搞得太复杂。我和老首长几年没见面了,我请他在家里吃一顿。”
王必成马上写下几道菜的名字,交给工作人员,并特地叮嘱道:“尽量找个山东籍的战士,最好是能做煎饼的。”工作人员表示马上去安排,随后离开了王必成的办公室。临走时,王必成突然想起什么,赶紧手写了一张纸条交给秘书,要求从他的工资里扣除采购费用,强调这是私人宴请,完全由自己承担。
几天后,陈毅元帅如约来到警备区,先在警备区用餐,之后进行了一系列视察,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交换意见时,陈毅针对上海市建设、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指示,王必成则进行了简短的表态。听完后,陈毅风趣地说:“那就看看你王必成能不能把话落实到行动上。”
当陈毅一行准备离开时,王必成将他拦住,说道:“老总,咱们这一下午都在聊工作,咱也该聊聊生活了。你一天也该累了,干脆别回去了,去我家里吃饭吧。”
陈毅瞥了眼表,问道:“那你准备什么招待我啊?可别太寒酸,毕竟你要掏自己腰包了。”
王必成笑着回答:“放心,包您满意,不奢华不浪费,绝对不会动公家的钱。” 说完,他便带着陈毅朝自己家走去。
当两人来到王必成的家时,饭菜已经准备好了。陈毅一看这些菜,愣住了,眼里突然闪现出一丝泪光,声音有些哽咽,他轻轻拍了拍王必成的肩膀,说:“你这小子,真有心啊,必成。”
王必成笑着答道:“老总,警备区的接待菜有规定,但家宴的菜我可随便定,肯定合您的口味。”
陈毅大笑一声:“那就不说了,边吃边聊。” 二人相视一笑,便坐下享用了这顿家常饭。
为何陈毅看到这些简单却又熟悉的菜肴时,眼里会含泪呢?餐桌上的菜包括了回锅肉、腊肉、麻辣豆腐、炒竹笋等,还有陈毅特别喜爱的山东煎饼卷大葱和担担面。这些菜肴,都是陈毅在过去岁月中最喜欢的味道,尤其是山东的煎饼,这道菜他曾在战争年代向部队推广过。在他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时,发现煎饼便于携带,适合带到战场上,因此推广到了军中。如今,当这些熟悉的菜肴出现在眼前,陈毅自然会感慨万千,眼泪也情不自禁地涌上了眼眶。
这些菜肴不仅勾起了他当年革命岁月中的点点滴滴,更是让他感受到王必成的深情厚意。王必成的细心安排,显然让陈毅深受感动,也让这顿简朴却充满回忆的晚餐,成了两人难忘的珍贵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