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除了香港澳门,中国还有一个地方租期是99年,您知道是哪里吗?
创始人
2025-09-15 06:04:38
0

文|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因其香港篇和澳门篇最为广大中国人所熟知,但其实这首诗还包括了广州湾等多个重要地区。

广州湾,就是今天的湛江市。

那么,这片土地究竟是怎样从晚清政府的掌控下被割让出去,逐步沦为列强殖民地,最后又回归祖国怀抱的呢?

众所周知,位于南海的南沙群岛中,曾母暗沙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的最南端;然而,如果说“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则非广东省的湛江市莫属。

然而,尽管广州湾地理位置优越,最初并未进入列强的殖民视野。那个时期的广州湾,仅仅是一个和当时的深圳类似的小渔村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湾这个名称并非近代才有,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史书中就已有“广州湾”这一地名记载。

广州湾,顾名思义,原本只是一个地理上的区域概念,直到它被租借给法国之前,尚未成为一个行政区划。

在侵华列强中,法国最先发现了广州湾这处天然深水良港。那时,一艘法国军舰为躲避台风意外驶入广州湾,正是在此过程中,法国人对这一良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随即向政府报告了这块战略要地的优势,法国政府从此将目光锁定在了这片土地上。

以1895年甲午战争清政府惨败为标志,尤其是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式拉开帷幕。各国纷纷盯上了中国拥有众多天然港口的东南沿海地区。

1898年,法国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的要求,意图将其作为船只中转和停靠的港口。此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根本无力反抗外来压力。

在法国的强大压力下,租借谈判很快达成,没有遭遇太多阻碍。

1899年11月,中法双方签订了《中法互定广州湾租界条约》,当时雷州府的遂溪县、高州府的吴川县及两县中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全部划为法国租界,租期长达九十九年。

这些地区合称广州湾,法国人到来后将其更名为“白瓦特城”,广州湾也因此首次被正式划为一个行政区域,并被纳入法属印度支那总督的管辖范围。

之所以称作“白瓦特城”,是因为当年登陆广州湾的第一艘法国军舰名为“白瓦特号”,法国人便以此为名。

到了二战时期,由于广州湾处于日军侵略重点之外,许多沿海港口沦陷的情况下,它相对保持了稳定,甚至一度成为重要的通商口岸。

然而随着战争的升级,特别是美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广州湾也难以避免日军的入侵。

1943年,日军与法国签订《共同防御广州湾协议》,名义上是“共同防御”,实则日军已完全控制该地,并建立了日伪政权。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日军的末日也即将来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三天后,法国政府主动将广州湾归还中国。法国驻华大使戴立堂与南京国民政府外长吴国桢签署了《广州湾租借地专约》。

从此,“白瓦特城”才真正回归祖国怀抱。闻一多先生在有生之年也见证了广州湾的回归。

令人惋惜的是,闻先生仅一年后便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七子之歌》描绘了七块被割让或租界的中国土地,分别是:澳门、香港、九龙岛(当时未与香港合并)、威海卫、旅顺与大连(今大连市)、广州湾(今湛江市)、以及台湾。

闻一多先生生前仅见证了威海卫与广州湾的回归,其余四处均在他去世后陆续回归,台湾至今尚未回归,但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国家收回广州湾后,并未将其重新纳入原有县治,而是继续作为独立行政区,发展成为现在的湛江市。

值得称赞的是,从法国殖民时期至抗战年代,广州湾的人民从未屈服于外来统治,一直活跃在抗争的最前线。

如今湛江市南三镇的灯塔村,正是法兰西帝国最早侵占的中国国土。

1898年3月,法国向清政府提出租借要求后,即派兵施压。次月,法国舰队抵达广州湾,“白瓦特”号舰率先登陆今南三镇灯塔村,占领了海头炮台。

此时清政府忘记了“凡失国之寸土者,死后不得入列祖灵位”的祖训,在慈禧太后的主导下选择不战而降,迅速派官员与法军谈判划界。

法国殖民者入侵后,对当地资源展开了疯狂掠夺,到处烧杀抢掠,残暴无度。

西方列强自诩“文明”,却干尽了丧尽天良的勾当,当地百姓对法国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愤怒不已。

尽管清政府背弃了广州湾人民,但他们从未放弃抵抗,纷纷揭竿而起。

1898年6月,也就是法军入侵广州湾两个月后,当地500余名村民首先掀起了抗法斗争的序幕。

他们举起义旗,誓与法国殖民者决一死战。手持大刀、长矛的他们,竟敢挑战装备火枪的法军,英勇无畏,令人动容。

代理广州湾政务的知县李忠珏看到百姓奋起反抗,毅然站在他们一边,参与抗争。

他成立了抗法团练,训练群众军事素质,积极投入斗争。

相比于清中央政府的软弱无力,广州湾官民展现出空前的团结。

“寸土当今与伊打”成为他们抗击法帝国主义的口号,誓死守卫家园。

在《广州湾租界条约》签订之前,广州湾人民已与法军激战十余次,多次击退装备优良的敌军。

他们的抵抗迫使法国缩减租界范围,从最初的百余里缩小到三十里。法国在广州湾的总公署也被迫迁移两次。

广州湾人民的抗法斗争,直到清政府签署丧权辱国的租借条约后才告一段落。

但他们反抗帝国主义的斗志从未熄灭。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湾是推翻清王朝、开启中国新时代的辛亥革命策源地之一。

1911年,同盟会广州湾分会领导下,当地群众在高雷道掀起反清浪潮,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雷道是清政府的行政区,涵盖今广东信宜、阳春、阳东等市县至雷州半岛。

该地与广西、海南相邻,隔海望越南,向南通往南海,向北连接西南,被称为“天南重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州湾迎来了发展的有利因素。

由于国内多港口和铁路被日军占领或封锁,广州湾作为相对安全的港口,吸引了大量难民。

逃离上海、广州、香港的商人也将先进的商业模式带到广州湾,在赤坎镇开设酒店、剧院、百货和珠宝店,推动当地经济繁荣。

大量外来人口和资本涌入,带动了人口激增和产业发展,市场日益繁荣,甚至吸引了学者、科学家和政治家。

与此同时,广州湾人民不忘国仇家恨,积极组织抗日团体。

如遂溪县的进步青年成立了“遂溪县青年抗敌同志会”,并将抗敌组织扩展至广州湾各地,积极发动救亡活动。

抗战期间,广州湾的抗战文化迅速发展,达到鼎盛。

当地抗战文化不分党派,展现出全民抗战的精神面貌。

丰富的抗战宣传和出版物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广州湾人民的团结体现在对抗战人士的保护上。

所有抵达广州湾的抗战人士均受到当地民族义士的保护和资助。

因此,许多抗战志士、政经要员、文化名人及科学家得以在广州湾安顿休整,随后转移至桂林、重庆等后方,有效保存了抗战力量。

抗日文化宣传成为广州湾抗战时期最重要的篇章之一。

在军需物资运输方面,广州湾百姓也贡献巨大。

1938年,广州沦陷,广州湾与广西之间交通中断,仅剩一条长约230公里的陆路相通。

抗战物资紧缺,大批爱国侨胞从海外采购纱布、药品等重要物资,这些必须经过广州湾转运到广西。

然而,日军严密监视下,无法使用汽车等交通工具。怎么办?

数以千计的民众自发组织,挑着担子

相关内容

原创 ...
西北大地上,有一座历经千年仍光彩夺目的文化古城——西安。作为陕西省...
2025-09-14 13:42:08
原创 ...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火车站往往象征着城市的现代与宏伟。高铁飞驰如风...
2025-09-14 13:42:07
原创 ...
在广东省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韶关。它宛如岭...
2025-09-14 13:38:38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最近我来到广东省云浮市的新兴县游玩...
2025-09-14 13:38:23
(走进中国乡村)从“晒秋”...
中新社 合肥9月14日电 题:从“晒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焕...
2025-09-14 13:37:50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广州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2025-09-14 13:37:32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广州的商业活力...
2025-09-14 13:37:05
2025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与保障中心主任蔡嘉璇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三天...
2025-09-14 13:36:55
原创 ...
1942年,凌少农为了购买布料与日本商人接洽,面对对方疑惑的目光,...
2025-09-14 13:34:17

热门资讯

百闻不如一见|来宝鸡 聆听历史... 秦岭脚下,渭水之滨 宝鸡 位于中国版图中心地带的城市 这里有中华民族文化、文明和文脉的重要原点 这里...
原创 胡... 当然可以!我帮你对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语义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和丰富描述,让内容更生动且字数接近...
原创 为... 好的,我帮你改写一下文章,保持字数和原意基本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 在我国古代开国皇...
原创 首... 昨天,上海男篮迎来了又一场季前热身赛,他们在日本对阵横滨海盗男篮。 其实这不是上海男篮在日本的第一...
1613年以来美国最老企业的历... 谢莉庄园,约 1900-1906 年,威廉·亨利·杰克逊拍摄的照片。/ 谢辞维基共享资源 一种坚韧...
原创 传... 在朝鲜,判断一个女人是否持家有方、人情练达,有时只需看她家那只用来“走亲戚”的布包。它通常由厚实的家...
原创 宋... 作为一座皇家寺院,相国寺不仅是皇家展示政治威严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市场交易的关键区域,更是百姓日常休...
汉代遗址响起中和韶乐 北京市属...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记者杨淑君)身着清代乐舞生服饰的演奏者缓缓行进,中和韶乐的悠扬乐声回荡在汉代...
原创 对... 美西方对中国的认知:傲慢与偏见的背后 美西方对中国的看法,不论是积极还是负面,往往是通过带有偏见的“...
湖南双旗币梅花版:历史、特征与... 一、历史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