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齐观 | 大槐树
创始人
2025-09-15 01:32:50
0

文丨田东江

6月10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山西洪洞大槐树十年前后对比的图片,前一张2015年拍摄的,绿叶环绕,后一张是今年拍摄,明显已经枯死。当地有关人士旋即回应,第一代大槐树清初就已不存,“后在原址仿塑了”一个。去今三十几年前,我到过大槐树下,茂密得很,当地人也说老树早就没了,这是后代。

“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大槐树之闻名,当然不因大小。在河南、河北、山东以及江苏等地许多家族的传说和族谱中,都声称祖先明初自洪洞大槐树迁移而来,大槐树因之成为那些家族后代心目中的故乡象征。不过,赵世瑜先生《说不尽的大槐树》对此进行了条分缕析,认为疑点很多,比如明朝万历年间编纂、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洪洞县志》,“竟没有任何地方提到移民的事情,更没有提到过大槐树”!

我想,在后人的祖先记忆中选择了“大槐树”,恐怕也非偶然。槐树,很早很早以前就是一个文化符号。

白居易说:“忠州(今重庆忠县)有荔枝一株,槐一株。自忠之南更无槐,自忠之北更无荔枝。”未知是否,然槐树确是今日北方乡村举目可见的树种。古代想来也是这样。《周礼·秋官·朝士》载,周代宫廷外便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三槐也成了三公的代称。那些对后代寄予厚望的人,往往“手植三槐于庭”。如宋朝王祐,种的时候信心满满:“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他的次子王旦后来果真做了宰相。《国语·晋语五》载,“灵公虐,赵宣子骤谏,公患之”,派鉏麑去暗杀他。鉏麑大清早潜入赵盾的家,不料被赵盾行为举止所感动,下不了手,又交不了差,便当场“触庭之槐而死”。

顾炎武《日知录》云:“古人于官道之旁必皆种树,以记里至,以荫行旅。”这说的是行道树了。树种呢,“子产相郑,桃李垂街。下至隋、唐之代,而官槐官柳亦多见之诗篇”。吴融便有《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零落欹斜此路中,盛时曾识太平风”云云。《旧唐书·吴湊传》载,时“官街树缺,所司植榆以补之”,吴湊认为“榆非九衢之玩”,否掉了,“亟命易之以槐。及槐阴成而凑卒,人指树而怀之”。《周礼》已有注曰:“槐之言怀也。”顾炎武说:“然则今日之官其无可怀之政也久矣。”这感慨可谓痛彻心扉。

前人也相当爱护大槐树。《朝野佥载》云,西京朝堂北头有棵大槐树,隋文帝杨坚给移到了长安城里,“将作大匠高熲常坐此树下检校”。后来栽树行不正,想砍了这棵,文帝没有同意,理由是“高熲坐此树下”。这是另一种怀人了。《唐国史补》云,唐德宗时,“度支欲斫取两京道中槐树造车,更栽小树”。命令下到渭南县尉张造那里,张造不同意,他说这些槐树长得好好的,“东西列植,南北成行。辉映秦中,光临关外。不惟用资行者,抑亦曾荫学徒”,砍了造车,属于“拔本塞源”,只有“一时之利……运斧操斤,情所未忍”。

在神话、寓言或穿凿附会的故事中,大槐树也占有一席之地。《搜神记》云:“元帝建昭五年(前34)……山阳槖茅乡社,有大槐树,吏伐断之。其夜,树复立故处。”有人就此认为,“凡枯断复起,皆废而复兴之象也。是世祖之应耳”。世祖,刘秀的庙号。《七修续稿》云,元至正四年(1344),道人张中在宿州遇到朱元璋,时老朱正“避暑卧大槐树下”,大吟曰:“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来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地理穿。”张中“注目大骇”,拜之曰:“君大贵,他日验也。”汉元帝那会儿到刘秀建立东汉还有50多年,朱元璋离建立明朝也还有24年,但大槐树都“先见”了这一点。唐传奇《南柯太守传》中,淳于棼梦入蚁穴,被招为槐安国驸马,前提在于其家“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阴数亩”。

槐树,更被引申为一种文化意象。如汉代长安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称为槐市,即因其地多槐树而得名。后以槐市借指学宫,学舍。又如唐代俗语之“槐花黄,举子忙”,谓槐树开花时节,乃举子准备应试的季节。《墨客挥犀》云,此则俗语来自唐翁承赞诗:“雨中妆点望中黄,勾引蝉声送夕阳。忆得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槐花,在我少年时代是小朋友都喜欢的零食,从树上撸下就吃,甜丝丝的。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龙,家里缺茶叶时,仆从“日采衙后槐叶啖之,树为之秃”。

唐朝有个贾嘉隐,“年七岁,以神童召见”。李勣曾戏嘉隐曰:“吾所倚何树?”答:“松树。”李说是槐树啊,小孩子很会说话:“以公配木,何得非松。”长孙无忌同样发出此问,小孩子才说是槐树,因为“但取其鬼木耳”,开了不小的玩笑。贾嘉隐能讲出这话,大约他知道北魏擅长解梦的杨元稹。《酉阳杂俎》云,“广阳王元渊梦著衮衣,倚槐树”,请元稹解梦。元稹说“当得三公”,私下里却说:“死后得三公耳。槐字,木傍鬼。”元渊果真给尔朱荣杀掉后,“赠司徒”。当然,此果真与前面的种种罗列,性质无异:由果溯因。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洪洞的知名,除了大槐树,还有被冤枉的苏三。当年我到访时,也参观了那座复建的明代监狱。得知原物毁于20世纪70年代,为之叹息不止。

【作者】 田东江

南方评论

相关内容

原创 ...
西北大地上,有一座历经千年仍光彩夺目的文化古城——西安。作为陕西省...
2025-09-14 13:42:08
原创 ...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火车站往往象征着城市的现代与宏伟。高铁飞驰如风...
2025-09-14 13:42:07
原创 ...
在广东省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韶关。它宛如岭...
2025-09-14 13:38:38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最近我来到广东省云浮市的新兴县游玩...
2025-09-14 13:38:23
(走进中国乡村)从“晒秋”...
中新社 合肥9月14日电 题:从“晒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焕...
2025-09-14 13:37:50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广州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2025-09-14 13:37:32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广州的商业活力...
2025-09-14 13:37:05
2025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与保障中心主任蔡嘉璇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三天...
2025-09-14 13:36:55
原创 ...
1942年,凌少农为了购买布料与日本商人接洽,面对对方疑惑的目光,...
2025-09-14 13:34:17

热门资讯

从大汶口出发 揭秘山东四大“国... 近日,第五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结果公布,山东泰安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原创 孙... 1911年9月,在国内外压力的双重逼迫下,被摄政王载沣于1908年底罢免的袁世凯再次被朝廷召回,担任...
广西新发现一批史前遗址 中新社南宁6月17日电(张广权)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17日发布消息称,该所在近期开展的洞穴遗址专...
原创 汉... 声明:本文内容结合了权威资料及个人观点,所有信息已在文末注明出处并附上相关截图,敬请留意。 在汉朝历...
原创 王... 好的,以下是对你文章的改写版,保持原意并增加细节描述,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千军易得,一将...
造反前的安禄山,为何见了“奸相... 按理说,掌握兵权的封疆大吏安禄山,既是皇上眼里的第一红人,也是大唐位高权重的权臣,对于首相李林甫,应...
原创 清... 清朝灭亡百年,皇陵守护者背后的秘密 清朝灭亡已经过去了百余年,曾经的皇权与辉煌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
原创 1... 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朝鲜青壮年纷纷加入了东北抗联,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展开了激烈的战...
原创 毛... 头条创作挑战赛 毛主席是历史长河中彪炳的伟人之一,他的丰功伟业无可匹敌。他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占据至...
原创 蒋... 在您阅读本文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方便您随时获取我们新的文章内容,您还可以参与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