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像吴三桂这样的人物并不少见。实际上,在吴三桂的同时代,英国的议会军也在历史的洪流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当时,他们打开了国门,放行苏格兰人南下,这一策略可以追溯到英国内战时期的早期,甚至在玫瑰战争时就已出现过类似的做法。若吴三桂想要为自己洗刷冤屈,方法其实并不复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推翻满清的统治,甚至至少将满清逐出关外。要实现这一目标,他的时间却显得相当紧迫。
关于历史上的三藩之乱,吴三桂参与的其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吴三桂在三藩之乱爆发的第四年便去世了,之后的四年时间里,才是他麾下的部队与清军之间的激烈对抗。这个时间段,吴三桂想要完成推翻满清的事业,无疑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历史上,只有少数开国君王才能完成这样伟大的事业。而这些君王的成就,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人也未能做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耗时十年;刘邦推翻秦朝用了四年,击败项羽更是用了八年;刘秀在12年后才统一全国;赵匡胤则用了16年时间才稳固了自己的政权,甚至在五代十国的局面下,依然未能彻底统一。朱元璋从占领南京开始,花费了22年的时间才实现全国统一。
即便是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这两位传奇人物,他们的战力无疑远超常人,但即便他们在生前也未能完全征服中国,直到孙子辈才完成这项宏伟的事业。李世民从18岁起就开始领兵作战,并在24岁时定下天下,花费了约五年时间就达成了这一壮丽的目标。相比之下,吴三桂仅用了四年时间便希望能够重建大业,这无疑显得过于自负。与李世民的辉煌战绩相比,吴三桂的作战效率则显得相对平庸。李世民在五年之内,便击杀或俘虏了11万敌人,而吴三桂并没有像他那样取得数万敌军全歼的战果,要想超越李世民,几乎不可能。
因此,若吴三桂有志于成就大业,至少也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在清朝初年,最为有利的时机应当是在顺治十七年左右。那一年,吴三桂成功地征服了云贵,并且收编了马宝等大西军的精锐部队,这些部队被重新整编为十大营。马宝所率领的部队有4300多人,以及1471匹战马,而其他部队则由总兵王有功带领,兵员达到了7900人,马匹则有1300多匹。当时的满清八旗军,尤其是在顺治十二年后,王爷们的军队几乎被彻底消灭,而顺治本人也将在顺治十九年初去世,连云南的八旗军也显现出了军心不稳的迹象。
若吴三桂能够在这一时机,提出反对追杀永历皇帝的名义起义,那么他将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并能够得到西南民众的支持。事实上,在康熙继位的前三年,满清集结了来自湖广和四川的六万军队,围剿大顺的残余势力,但由于战况困难,他们不得不派遣鳌拜的弟弟穆里玛带领一万满洲八旗亲自出征。然而,在这场战斗中,满洲八旗的表现并不理想。镶红旗的副都统贺布索和穆里玛的儿子苏尔马都在战斗中阵亡。如果吴三桂能与这些部队联合,或许有机会合力打败这支清军。
当时,满洲八旗的兵力大约只有五万左右(顺治十一年时约为4万9600人),而这支从京师和西安调派的八旗部队,便是满清在南方的最强军事力量。一旦这支力量被彻底击败,南方的满洲八旗军也可能随之崩溃。然而,吴三桂之所以失败,最终成了历史的叛徒和背叛者,是因为他过于注重在云南称王,甚至不惜以永历帝为筹码与满清合作。而在与满清关系破裂后,他又起义得过晚,最终只能被历史视为汉奸,登上了不光彩的耻辱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