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造就英雄,说起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三国时代无疑是最为著名的一段。那个时期涌现了无数英雄豪杰,而其中马超在东汉末年的名声尤为响亮,他被尊称为“西凉战神”,这称号足以彰显他卓越的武艺和战场威名。
尽管马超在三国群雄中地位显赫,但也有几个他不敢轻易招惹的人物。历史上,有两位猛将是马超忌惮三分的,另外还有三位强敌是他难以取胜的。
马超虽然是常胜将军,但最令他忌惮的,首推关羽。马超心知肚明自己惹不起这位蜀汉名将。关羽不仅是刘备的结拜兄弟,更是蜀汉的二把手,是刘备集团中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两人的关系可谓深厚,马超无法比拟。回想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义时,刘备还是一无所有,穷困潦倒,是关羽一路陪伴他克服重重难关。相比之下,马超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加入刘备阵营,显得较为晚近。
当时马超虽然名声大噪,但处境却异常艰难。他与曹操之间的冲突激烈至极,联手韩遂抗曹的战役几乎让曹操陷入危机。曹操向来骄傲,不肯轻易认输,因而勃然大怒,对马超穷追猛打。尽管马超侥幸逃脱,但他的妻儿却被曹操残忍杀害。因局势紧迫,马超无奈投靠刘备,而刘备自然欢迎这位有能力的将领,这消息很快传到了关羽耳中。
自从吕布死后,关羽变得更有自信,甚至带有几分骄傲,他绝不允许有人在武艺上超越自己。听说刘备收留了马超,关羽立刻写信给诸葛亮打探马超的真实能力。诸葛亮心领神会,回信称马超的能力远不及关羽,劝他不必放在心上。实际上,马超作为败军之将,在刘备阵营内自然得低调行事,根本没有胆量去挑战关羽的地位。
除了关羽,曹操麾下的猛将许褚也是马超不得不忌惮的对手。许褚的武艺在三国公认极高,他曾与吕布激战二十多回合,打得不分胜负。许褚还曾与赵云过招,同样难分高下。能够与吕布、赵云抗衡,足见许褚武艺之强大。据史料记载,当马超见到许褚时,心中震撼,甚至止步不前,最终勒马回避。战场上的许褚勇猛无畏,拼尽全力甚至不惜牺牲生命,马超自然无法轻易招惹。
除了这两人,马超还有三位对手是他难以取胜的。其一便是刘备的另一结拜兄弟张飞。史书记载张飞为“万人敌,当世猛将”,与此相比,马超则被称为“阻戎负勇”,从称号上就可看出两者实力层次的差距。诸葛亮虽曾称马超英勇过人,可与张飞相提并论,但这评价颇有夸大成分,实际上他心里还是认定张飞更胜一筹。
张飞在正史中的形象与《三国演义》稍有不同,虽显莽撞但战场上多有计谋,粗中有细,这点与马超颇为相似。除此之外,马超打不过的还有蜀汉的赵云。赵云虽不像关羽常领大军,但他作为刘备的贴身护卫,显示了其非凡的战斗力。刘备怎会让普通将军来保护自己?赵云独闯曹军营救刘备幼子刘禅,七进七出,堪称传奇。比起马超对曹操的较量,赵云个人战斗能力更胜一筹。
最后一人是韩遂麾下的阎行。两人年轻时在战场交锋,彼此年纪相仿,均处于战斗巅峰期。史料记载阎行曾差点用长矛刺死马超,若非长矛意外折断,马超恐已命丧当场。这一记实反映了阎行的强悍。
尽管如此,马超的整体实力在三国中依旧突出。当年他与韩遂联军与曹操激战多次,屡屡击败曹军,甚至将曹操逼入绝境。三个月鏖战,马超曾两度险些取曹操性命。若非曹操施展离间计,分裂马超与韩遂的联盟,局势未必如此。
马超虽败,却未气馁,迅速东山再起,攻占冀城,击退夏侯渊援军。若非军中发生内乱,他本可不必投靠刘备。如此迅速的复苏彰显了他的军事才能,连曹操都耗费长时间才得以整顿。
投奔刘备后,马超的军事才能愈加显现。他助刘备攻下成都,平定西川,在汉中之战中成功牵制曹军,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无论是军事指挥还是作战能力,马超都毋庸置疑。
不过,作为人,马超也有明显缺陷——人品问题。这也是他后世名声不佳的根源。韩遂杀害了他的母亲,然而马超却让韩遂收他为义子;他的叛变也牵连了家族亲人。张鲁曾收留他,结果却遭他出卖。在当时讲究忠义的社会里,马超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行为,招致了众多非议,也成为刘备不曾真心待他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