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吕布麾下的第一猛将,亦是最忠心吕布的武将,他极善于领兵作战,手底下统领着东汉末年最为精悍的步兵特种部队,刘备夏侯惇在他手上都吃过败仗,他就是高顺,一个被三国演义弱化的历史名将。
为何说高顺被演义弱化了呢?
我们先看正史中的高顺有多猛!
“将众整齐,每战必克。”
这是《后汉书》对高顺的评价,它指的是高顺勇猛剽悍的作战能力,他曾把刘备打得抛妻弃子,如同丧家之犬。
曹操派夏侯惇援救刘备,结果也被击败,而且夏侯惇还在战斗中失去了一只眼睛。
高顺领兵打仗擅长快速突击与正面攻坚,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其麾下的陷阵营虽只有700人,但个个都骁勇善战,且作风强硬,装备配制精良,乃为精锐中的精锐。
史料记载陷阵营在高顺的统领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公元196年,吕布部下郝萌发动叛乱,吕布见贼军势众只好带领家眷逃往高顺营寨,高顺让吕布不要慌,了解一番实情后,他立马整顿兵马,亲率陷阵营到下邳平叛。
只一个晚上的时间,郝萌军便被打得屁滚尿流,尽皆逃散,郝萌的首级也被高顺趁势斩下。
除了作战勇猛以外,《英雄记》还记载高顺为人正直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收礼,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自律且注重个人修养的猛将。
此外,高顺还屡次向吕布进谏,每次吕布有错或者决策失误时,他都会直言不讳的指出其中的问题,曾劝吕布要知人善用,不要目光短浅,反复无常。
结果吕布非但不听,还从他手中收回了陷阵营的统领权,转而就把这支精锐部队交给了自己的小舅子魏续统领。
而高顺即使遭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也没有怨言,还是一如既往的为吕布尽忠尽力。
但以上这些皆为正史中的高顺,《三国演义》对这个人物的塑造远不及正史中这么丰富,就连他麾下的那支精锐无比的陷阵营也没有被提及到,这位猛将的军事作战才能一度遭到埋没。
要说正史与演义当中的高顺,唯一一处相通的地方就是在于他被俘时的情景。
白马楼上,没有人为高顺求情,所谓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高顺这样的性格也不需要别人为他求情。
而当曹操问他还有何话说时,高顺一言不发,身子一扭,不正脸看曹操一眼,表现出一副宁死不屈的姿态。
曹操看到后直接就火了,这哪有一点俘虏的样子,分明是故意甩脸子,藐视胜利者,于是直接下令将其斩杀。
高顺的结局是三国中的一大悲剧,他的人品与能力都不在张辽之下,本来也可以大放异彩的,但因为投错了主公,再加上愚忠,最终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不敢说别的,如果高顺愿意像张辽那样归降曹操的话,那么五子良将中也会有他的一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