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初中时应该都学过一篇叫《送东阳马生序》的课文,这是一篇宋濂写给后辈勉励其学习的文章。说起宋濂这个人,那可是大名鼎鼎,曾经做过大明太子朱标的老师。然而后来却要被朱元璋杀掉。危急时刻太子跳河救老师,侍卫们也忙着下河救太子。然而最后朱元璋却把侍卫杀了。喜怒无常的朱元璋,难道真的如此残忍吗?
实际上,朱标能为宋濂跳河是情有可原的,宋濂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又是“浙东四先生”之一,说这些名号大家可能没概念,那么这么说吧,著名的神算刘基也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以及浙东四先生之一。宋濂曾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那么这么有地位的宋濂又为何会被朱元璋赐死呢?
洪武十年,宋濂告老还乡。在走之前,他曾对着应天皇宫磕头,表示日后会一年来一次,来看望洪武大帝朱元璋。
随着宋濂远离官场,他也开始陷入危机。
其实到这为止,一切都还是正常的画风。直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生了。
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涉嫌谋反,被满门抄斩。这就是著名的洪武四大案之一:胡惟庸案。年老力衰的宋濂惨遭牵连,两个儿子被连坐处死。朱元璋本想把宋濂也一块砍了,但是太子朱标力保之下,他只判了宋濂流放。
太子朱标是怎么力保的呢?正如前文书所说的那样,跳河。说来好笑,在朱元璋常年的高压下,朱标没什么能左右朱元璋主意的能力,他选择了最窝囊的以死劝谏。他跳河了。
《明史·宋濂传》记载:太子于是泣且谏曰:“臣愚戆无他师,幸陛下哀矜裁其死。”帝怒曰:“俟汝为天子而宥之。”太子惶惧,不知所出,遂赴溺,左右救得免。
什么意思呢?就是朱标不想让宋濂死,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能劝住朱元璋,不过很可惜,朱元璋不仅没听,还生气了。表示我现在是皇帝,为所欲为的是我,你要是想救谁就救谁,等你当皇帝了再说。朱标就害怕了,不知道怎么办了,出去跳河了……得亏左右侍卫救他,他才得以活命。
那么为什么朱元璋又杀了救他的侍卫呢?其实这里说的不太准确,因为朱元璋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杀掉了全部侍卫,当时救朱标的侍卫里,还有些因此官运亨通呢。
《明史·宋濂传》记载:帝且喜且骂曰:“痴儿子,我杀人,何与汝也!”因遍录救溺者。凡衣履入水,擢三级;解衣舄者,皆斩之。曰:“太子溺,俟汝解衣而救之乎!”
什么意思呢?就是朱元璋气的都笑了,表示我杀人关你屁事啊。然后刚刚那些救人的侍卫,直接跳下去的直接连升三级,但是还想着先脱衣服脱鞋再下去的那就斩立决。太子都掉水里了,你们还在乎要先脱衣服再下水吗?
其实朱元璋这个举动很容易理解,毕竟假设我作为一国之君,我儿子都跳河了,你们还在那在乎衣服能不能湿,然后才考虑是不是要救人。等你脱完衣服了,那我儿子,这大明帝国的接班人淹死了怎么办?
这不能算是他喜怒无常或者说残暴怎么样的。毕竟当朝太子,自己亲儿子掉水里了,侍卫不想着先救太子,而想着先脱衣服再下水,说明有顾虑了。那么,当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