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董卓的形象一直被定格为暴君,带着恶名四处行事。西凉军团,也因其残暴的行径而臭名昭著。无论是吕布这个反复无常的叛徒,还是李傕、郭汜这两位以滥杀无辜为乐的魔头,他们都成为了董卓政权下的一部分。西凉军的将士大多以掠夺无度、欺压百姓而为人所知。然而,在这支以暴力与混乱为特点的军队中,却有一个例外,他就是董卓麾下五虎将之一的段煨。段煨不仅治军严明,还深受百姓爱戴,忠诚于汉室,他的所作所为与其他将领截然不同,堪称西凉军中的一股清流。
在十八路联军攻破洛阳后,董卓被迫撤退至长安,随行的中郎将有牛辅、徐荣、董越等人,其中就包括段煨。后来,段煨被调配到华阴地区,并与其他中郎将一同驻守在长安的战略要道上,构建起防御体系。由此可见,段煨在军中拥有相当的影响力。
董卓以暴政著称,手下将领们大多继承了他的恶劣作风。李傕、郭汜、张济、徐荣、李蒙等人的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奸淫掳掠,百姓疾苦。然而,段煨的治军方式却有着鲜明的区别。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在野史的记载中,都没有关于他为非作歹的记载。恰恰相反,段煨在华阴一带,致力于恢复农业生产,修缮华岳庙、恢复祭祀,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日子过得丰衣足食。相比之下,李傕等人所治理的关中地区,人口流失严重,百姓死伤无数,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董卓去世后,他的势力迅速分崩离析。徐荣和胡轸等人投降了朝廷,而李傕和郭汜却上演了劫持天子刘协的闹剧,甚至未能成功,反而开始追杀刘协。与此不同的是,段煨保持了沉默,直到刘协逃亡时,才开始有所动作。当时,刘协经过华阴地区,段煨迎接了天子,并表明自己愿意忠诚效力。他不仅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住宿,还大张旗鼓地欢迎刘协到来。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护送天子的杨定心生怀疑,借口段煨未下马作揖而诬陷他有异心。杨定与段煨旧有怨恨,趁机加以攻击,诬告段煨图谋反叛,导致刘协不敢进入段煨的军营,只得露宿野外。杨定随后率兵攻打段煨,整整十余天的围攻都未能攻破段煨的防线,最后无奈放弃。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在这段时间里,段煨依旧为刘协和随行官员提供膳食和照料,展现了极高的忠诚与坚守。
随后,曹操发起讨伐李傕的战役,号召关中地区的诸侯响应,段煨立即响应,加入了讨伐李傕的行列。最终,在联合其他将领的努力下,李傕被斩杀,段煨也因此入朝为官。
在后来的岁月中,朝廷升任段煨为大鸿胪和光禄大夫。最终,段煨在建安十四年去世,享年较高。与董卓其他将领的命运相比,段煨无疑是善始善终的一个。他虽没有在史书中留下太多关于军事才能的记载,但作为董卓的亲信将领之一,他依然能够在动荡的汉末时代坚持原则,并在之后的历史中完成自己的政治转型,成为最后的赢家。
事实上,在三国演义和历史的流转中,许多像段煨这样的英雄人物被遗忘。尽管如此,今天我们仍然有机会通过历史记载重温这些被忽视的英雄人物的风采。
在游戏《率土之滨》中,玩家可以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十八路联军的一员,在虎牢关与董卓的精兵猛将展开对决。游戏忠实于历史,展现了李傕、郭汜等暴虐将领领导的飞熊兵和西凉骑等队伍,玩家们可以感受到这些凶狠的军团如何以暴力和快速行军征服敌人。而段煨所率领的华阴军,则复刻了他作为忠诚将领的形象,重甲部队擅长攻坚和防守,后方的屯垦队负责后勤保障,虽然相对较弱,但却能够为董军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援。
每个军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飞熊兵适合快速追击和掠夺,而华阴军则更加注重稳定和持久的防守。在《率土之滨》中,无论是雄关、渡口,还是其他战略要地,都与历史相吻合。每一处关隘的攻防,都可能成为局势的转折点。玩家们将在这片225万格的沙盘地图上,根据自身的战略选择,决定历史的走向,或与董卓对抗,或各自谋取利益,最终成就自己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