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89年,日本天皇裕仁88岁去世,曾说:我低估了中国!无耻至极
创始人
2025-09-10 05:01:45
0

1989年,日本的昭和天皇——裕仁去世。裕仁在其执政期间,不仅是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幕后推手,更常常避居幕后,将自己的责任推到他人身上,特别是对东条内阁依赖甚深,时常隐形不见。直到东京审判,他在美国的支持下,以“天皇无权”这一理由逃脱了法律的追究。甚至有许多人因为裕仁曾接受了波茨坦公告,误认为他是结束战争的关键人物,认为他是“热爱和平”的天皇。然而,这种说法实在是荒谬透顶。

实际上,裕仁天皇是侵华战争的核心人物之一,二战期间,日本沦为了一台疯狂运转的战争机器,其中少不了裕仁的煽动和纵容。更重要的是,裕仁与日本民众一样,从未对自己曾犯下的罪行感到愧疚或反思,甚至从未觉得侵略中国有什么不对。1940年,抗日战争逐步进入僵持阶段时,裕仁多次向下属抱怨,说低估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这种态度简直令人愤慨。

那么,裕仁天皇在这场侵华战争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是不是如一些人所说,那个“爱好和平”的天皇?

提到日本天皇,许多人都会将其与英国王室相比,认为他们类似于一个无关紧要的吉祥物,真正的政治权力并不在他们手中。但这个观念无疑是个大误解。至少在二战之前,日本的天皇确实拥有实权。今天我们讨论的裕仁天皇,是日本历史上掌握权力最大的天皇,他几乎控制了日本的政治、军事和外交,侵华战争也正是他亲自推动的结果。

至于裕仁天皇在侵华战争中的责任,至今依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裕仁对战争负有直接责任,另一种则辩称裕仁天皇无辜。首先,我们来看看后一种看法。许多日本人认为裕仁天皇实际上并没有实权,侵华战争是由军方主导的,裕仁天皇只能在背后默许,并未公开反对,也未表示支持。甚至有人认为他反对军国主义,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君主立宪制下的“正常君主”。因此,这种观点认为裕仁不应该为战争负责,反而是“勇敢的失败者”。

然而,真相如何呢?美国作家比克斯坚定支持“裕仁有罪”这一论点。他的书《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深入揭示了裕仁的真实面目。比克斯通过研究与裕仁共事过的皇室官员、政治家和军方高层的资料,以及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揭开了裕仁天皇背后的虚伪面纱。

根据比克斯的描述,裕仁天皇从小便接受了儒教和武士道的教育,崇尚武力,继承了日本民族的极端、阴暗和病态特征。他是一位偏执的独裁者,尽管作为天皇,表面上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但却在背后以冷漠和无情的态度行事。裕仁把自己的目标定得非常明确,那就是保护皇室,扩展日本的帝国,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愿意牺牲任何人、任何国家。

从战争的筹划到实施,裕仁天皇都深度参与其中,完全不是什么“被动接受”情况。在实际掌权的过程中,裕仁天皇拥有巨大的权力,他的点头同意对于战争的推进至关重要。只要他不同意,军方即使再强大,也不可能擅自决定。在《真相》一书中,比克斯引用了大量史料,详细阐述了裕仁天皇如何参与了制定日本的战争战略,并在战争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早在1925年,裕仁天皇就指使驻朝鲜的日本军队进驻中国东北,这被视作日本侵略中国的前奏。1931年,裕仁天皇亲自制定了一项庞大的军事计划,目标是控制满洲,并通过满洲进一步向中国南方扩展,最终控制重要的战略要地,如新加坡。这一战略很快在“九一八事变”后得以实施。

尽管裕仁在“九一八”事变前曾稍有犹豫,但他并非考虑战争是否正当,而是担心战争能否成功。当关东军顺利占领东北后,他才真正放下心来,继续推动战争进程。事变爆发后,裕仁天皇还专门向关东军发去了“敕语”,表扬他们的英勇表现,并激励他们继续扩大战果。

1937年,日本决定全面侵华时,裕仁天皇举双手双脚赞成,并积极参与军事决策。对于日军向华北增兵,他亲自批准了这一方案,并且鼓励日军继续向中国内地扩张。甚至在南京大屠杀发生时,裕仁天皇下达了命令,要求松井石根攻占南京,而日军随之展开了屠杀行动,至此南京大屠杀成为历史上最为人痛心的事件之一。

对于日军在战争期间犯下的暴行,如“三光政策”、屠杀平民、虐待俘虏、使用化学武器等,裕仁天皇不仅知情,还在某些情况下给予了奖励和表扬。东条英机的任命就是最有力的证据。裕仁天皇亲自任命这个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为首相,表明他早已身心投入到这场血腥的战争中。

然而,战争的局势从1940年起逐渐恶化,裕仁天皇开始担心战争的失败。他开始抱怨军方低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频频向下属表达对战争判断错误的担忧。尽管如此,由于东条英机等军国主义者的强力推动,战争并未停止,反而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愈加激烈。

裕仁天皇虽然一再表达对战争的无奈,但他从未关心过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他所担心的,始终只是日本能否赢得战争,而非是否应该发动这场战争。其冷酷自私的态度,深刻揭示了他内心的邪恶。

最终,裕仁天皇在1945年以“无条件投降”结束了战争,并自称为“悲悯国家人民”的领导者,然而他的行为无非是为了逃避责任,减轻他在战争中的罪责。东京审判上,裕仁以“天皇无权”被免于审判,而这背后则是美国的政治操作,旨在保住日本天皇的统治,从而维持日本的稳定。

美国的这种手段,成功地为裕仁天皇避开了应有的审判,然而,他的罪行却被历史和全世界铭记。

相关内容

组团去广东潮汕纯玩两天要多...
假期来临,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潮汕地区以其独特的文化、美食和迷人的自...
2025-09-10 09:03:52
耍到不想走的成都千年古镇,...
◀ 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 ▶ 溪水穿镇而过 明清老房尚有人家 烟火气...
2025-09-10 09:03:32
邂逅成都版“小洱海”!红杉...
踏入这片秘境,我才懂得什么是 “人间仙境”。 最近发现了一处藏在成...
2025-09-10 09:03:22
广东潮汕两天一夜旅游人均花...
前段时间,我一直心心念念着去潮汕旅游,那片充满历史韵味与美食诱惑的...
2025-09-10 09:03:04
原创 ...
在三国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里,关羽失荆州无疑是一个极具震撼性的重大事...
2025-09-10 09:02:54
原创 ...
类别:历史,内容:韩信的军事天赋如何卓越?以小胜大,三万汉军克敌二...
2025-09-10 09:02:51
原创 ...
一个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比命运本身更为重要。——洪保德 我国有...
2025-09-10 09:02:46
原创 ...
《三国》一书中最让人感到激动与快意的,莫过于那面鲜艳的红色旗帜,它...
2025-09-10 09:02:38

热门资讯

原创 汉... 东汉末年的动荡不安,宦官专权、朝廷腐化,使国家陷入了深重的危机,民众疾苦,生灵涂炭。这种局势导致了大...
原创 南... 《宋史》记载:“理宗享国久长,与仁宗同。由其中年嗜欲既多,怠于政事,权移奸臣,经筵性命之讲,徒资虚谈...
原创 明... 最近我写了一些关于明朝开国功臣及其家族的故事,之前已经写过常遇春和汤和,今天我再介绍一位功臣的故事—...
原创 原... 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有一位人物,他虽具备一定的才华,但与五虎上将的地位相去甚远。这位人物深得诸葛亮的信...
原创 县... 在封建时代,皇帝自称是“天子”,代表着最高的权力与尊贵身份,这使得皇权显得格外庄严。但正因如此,往往...
原创 蒙... “匈奴是蒙古人的祖先”——这是蒙古教科书上的话。但问题来了:这个祖宗,认得是不是有点太大胆?匈奴没有...
原创 秦... 在许多后来的历史记载中,秦朝的灭亡常常被归因于其暴政所引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但事实远比这更为复杂。秦...
原创 新... 在明朝时期,曾有一位太监名叫魏忠贤,居然敢自称“九千岁”。大家都知道,皇帝的年号才是“万岁”,魏忠贤...
原创 清... 喜欢观看清宫戏的朋友们可能会注意到,清朝后宫里的各位娘娘,几乎都佩戴着一种长指甲套。只有在她们失宠或...
原创 南... 在西晋末年,因内部的八王之乱和外部的五胡乱华,晋朝走向了灭亡的边缘,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西晋灭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