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一直未能形成像秦朝那样统一的大帝国? 西方一位历史学教授感慨道:“因为我们没有秦始皇!”这句话反映出秦始皇在西方历史学者心中的崇高地位。许多人批评秦始皇是暴君,指责他焚书坑儒、征伐过度,且长城的建设伴随着大量的劳工牺牲。但事实上,秦始皇所焚烧的书籍主要是那些江湖术士的炼丹书,而他所建的长城,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成功防御了匈奴的侵扰。正是由于他的统一,才让“中国”这个概念真正成型,成为后人共同的认知和文化根基。秦始皇身上充满了许多谜团,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一生未曾立皇后的事实。
根据现有考古学的研究资料,秦始皇拥有超过30个子女,其中包括20多个儿子和10多个女儿。那么,为什么秦始皇至死都没有立皇后呢?许多人初步的看法是,秦始皇深受母亲赵姬的影响,可能因此对女性产生了不信任。赵姬,原本是赵国的一个舞女,后来被商人吕不韦纳为妾。吕不韦试图通过政治手段获得更高的地位,他看中了赵姬,随后将她送给当时在赵国为质的秦国王孙子楚,而赵姬也为子楚生下了嬴政。随着秦赵两国爆发战争,赵国试图杀死子楚,而吕不韦则拼尽全力将子楚救回秦国,并让他拜入华阳夫人门下,成为干儿子,最终被立为太子,嬴政母子也因此得以回到秦国。
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去世,年仅13岁的嬴政继位。当时嬴政还很年轻,母亲赵姬则没有强烈的政治抱负,权力逐渐落入了吕不韦之手。赵姬年纪轻轻就守寡,内心孤寂,因此与吕不韦旧情复燃,两人私通长达数年。随着嬴政的成长,吕不韦心生不安,担心最终会被嬴政报复,于是他通过民间渠道找来了一个伪太监嫪毐,让他以太监身份进入赵姬宫中。赵姬沉迷于与嫪毐的关系,忽视了吕不韦,而嫪毐在赵姬心目中得到了特殊的地位,为她生下了两个儿子,甚至图谋毒死嬴政,使嫪毐的儿子继位。
尽管嬴政及时铲除了这一威胁,但此事深深伤害了他,使他对女性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和痛恨。因而,秦始皇一生未曾设立皇后,并且不仅如此,甚至连太子也一直没有确定。他的长子扶苏是秦始皇最为宠爱的儿子,但扶苏性格仁慈,尚且未完全具备继承帝位的资质。于是,秦始皇四处求仙问药,甚至屡次受骗,目的是希望自己能活得更久,选择一个最为优秀的继承人。秦始皇未设立皇后与未确立太子的事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一旦立了皇后,她所生的嫡子便是太子,这样一来,朝廷中便会形成“太子党”和“王爷党”,兄弟之间不可避免的权力斗争让秦始皇难以接受。
更重要的是,秦始皇认为没有任何女子能够配得上他这个“千古一帝”。众所周知,“皇帝”一词源自“三皇五帝”,秦始皇自认为其德行比三皇五帝还要卓越,贡献远超过历代统治者,因此他认为,能与自己匹配的女子,必然应该是举世敬仰、母仪天下的女性。然而,在他的后宫里,似乎并没有这样一个女子。
虽然秦始皇一生未曾设立皇后,但他并非未曾考虑过这一问题。实际上,他亲自确立了“立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宫制度。然而,他始终未能等到一位贤良淑德、能够与他并肩的女子,因此,皇后的位置空缺了终生。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一生中最为尊敬的一位女子是来自四川巴地的女商人——清。清是巴郡的寡妇,丈夫去世后,她没有再婚,而是继承了家族的朱砂矿,凭借这个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战国时期的七大富豪之一。秦始皇所用的朱砂和水银大多来自清的家族,她的财富不可计量。秦始皇对她十分敬重,并将她接到咸阳居住。清去世后,秦始皇为她修建了“女怀清台”以示纪念,这也成为她在历史上的唯一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