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大战结束后,曹操带着剩下的兵马往北逃,在华容道上碰见了关羽。
很多人觉得关羽是故意让曹操逃跑的,但瞧瞧曹操身旁有许褚、张辽这些厉害的大将,再瞅瞅关羽手底下的兵力,事情就清楚了。
这场对战,关羽能赢的机会大吗?
【赤壁之后】
建安十三年冬天,赤壁大战刚结束没多久,长江北边的曹操军营里,到处都是乱七八糟、一片废墟。
火光映照下,曹操瞅着南岸那片火海,脸色阴沉,这场惨败让他折损了不少兵马,但好在主力部队还算完整无缺。
曹操手底下还跟着一支队伍,人数大概五千多人。
这不是一支普通的军队,而是从兖州、许都这些地方挑出来的尖兵强将,每个士兵都打过上百场仗,穿着最棒的盔甲,拿着最锋利的武器。
他们的盔甲都是用顶级好铁做出来的,剑和刀也都是经过仔细加热锻造变得非常锋利。
每个战士都有弓箭,既能远攻也能近战,最关键的是,他们都是骑兵,每个人都有一匹战马。
这些战马全都是从并州精心选出来的骏马,个个长得膘肥体壮,特别有耐力,连续跑了好几天,还是精神百倍。这样的骑兵队伍,在当时可算是战斗力超强,特别是曹操手下的那些大将,一个个都是大名鼎鼎。
曹操自己安排了撤退的路,他觉得军队太累了,所以就选了比较安全的往北走的那条路。
华容道这地方地形很险峻,只要大家紧紧靠在一起,别散开,就不会有啥大问题。
华容道其实就是一条窄窄的山路,两边都是高高低低的山包,中间只留出一条大概二十步宽的小路让人走。
这种地方,要是有人躲起来偷袭,那可真是会让人头疼不已。
曹操早就做好了安排,他让许褚在前面开路,张辽在后面保护,徐晃和乐进则分别守在两边。
他身边的亲兵勇士就是中军,时刻准备着应对任何突发状况。这五千名精兵组成的坚不可摧的阵势,就算碰上埋伏也能稳稳当当地应对。
【关羽的处境】
同时,关羽的情况可就不太好了,他刚从曹操那边回到刘备身边,带的只是一队临时拼凑起来的小队伍。
这支队伍的人数,大概也就一千二百来人左右。
这里面很多人都是从江夏那边临时拉来的士兵,大部分人连正规的训练都没接受过。
他们的装备很差劲,好多人都缺这少那的,连套完整的盔甲都凑不齐。
关羽手下的那些将领,全都是新来的人,战场上那些有名的大将一个都没有。
这些年轻战士虽然忠诚,但因为实战经验不足,所以在对上曹操手下那些勇猛的大将时,难免会感觉使不上劲。
他们的装备很差劲,根本没法跟曹军比,大部分士兵手里就只有长矛和木盾牌,连套像样的铁甲都凑不齐。
弓箭手人数不多,都是从各处临时找来的猎人,射箭技术有好有坏。
关羽在骑兵方面真的不行,他手头只有不到一百匹马,而且这些都是从附近农民那里临时借来的。这些农用马跟曹军的战马比起来,不管是身材大小还是跑路持久力,都差了一大截。
说到军事地位,关羽其实挺尴尬的。尽管他是刘备的结拜兄弟,立下过不少战功,但在江南地区,很多人都不知道他。那里的老将领们,对这个新来的指挥官,都还在等着看表现呢。
补给情况挺让人担忧的,因为这部队是临时凑起来的,所以后勤支持特别不到位。
士兵们的粮食只够吃几天,好多人连过冬的衣服都没备齐。
关羽虽然打仗经验丰富,但对这儿的地形不了解,只能靠着当地的向导来引路,这样一来,在执行战术时就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双方实力对比】
曹操的私人部队,打了好多年的仗,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打仗方法和规矩。
每个百人队里,都有专门的侦察兵、射箭的和冲在最前面的战士,他们自己就能打仗。
这支骑兵队伍里的战士特别让人害怕,他们都是从幽州、并州这些北方的养马地方,精心挑选出来的顶尖骑手。
每个人都至少练了三年以上的骑马打仗的本事,能做到人马配合默契,就算马跑得飞快,也能稳稳地射箭。
他们的战马特别好,都是从最好的军马里,一个一个仔细挑出来的,每一匹都贵得要命。
这些马身强体壮,训练得很好,即使在战场上箭如雨下,它们也不会害怕。
曹军里的那些将领,全都是打仗打了很多年的勇士,许褚从跟了曹操以后,就没在一对一的较量里输过。
他的力气特别大,听说能不用工具就拎起三百斤重的大铁锤。上了战场,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一个人就能挡住敌人的去路,谁也别想轻易过去。
张辽非常擅长打仗,他很会利用地形条件,经常能用少量的兵力打败敌人。
合肥之战里,他只带着八百个骑兵,居然就把孙权的好几万大军给打退了,这样的战绩,在当时真的是绝无仅有。
徐晃和乐进俩人都挺有本事,徐晃在曹军里算是顶尖的射箭高手,一百步开外就能轻松射中敌人脑袋,就像从口袋里拿东西一样简单。
乐进是个出了名的勇猛将领,在汉中之战时,他孤身冲入敌人大军里,一刀砍死了对方的大将。
曹军的装备特别好,每个士兵都穿着顶级的铁甲,拿的刀剑都是用好钢做出来的。
他们的弓箭都是用特别的木头做的,能射得很远,威力也很猛,就连马都披上了皮做的盔甲,用来挡住箭的攻击。
【华容道遭遇】
建安十三年快要过年的时候,天气冷得出奇,华容道上细雨绵绵,地上泥巴糊得到处都是。
曹操的军队正在一步步往前挪,每个战士都精神高度紧张,阵营排列得非常紧凑。
许褚带着最厉害的骑兵打头阵,张辽在后面掩护,徐晃和乐进分别把守两边,曹操自己带着中军,周围全是他信任的亲兵和敢死队。
先头队伍瞧见山坡上有点不对劲,许褚赶紧派侦察兵前去查看,并且让全军都小心提防。没过多久,侦察兵回来报告,说是发现了关羽的军队。
关羽的人马躲在山坡树林里头,他们挑的这地方挺好,从上头能看清整个华容道的情况。
但是士兵人数太少了,根本没办法围起来。
那时候的天气可真不给关羽面子,连续几天的小雨把山坡弄得又湿又滑,骑兵根本冲不起来。而且,弓箭手们的弓弦也因为天气潮湿,变得不好用了。
曹操一听说来的是关羽的兵马,马上命令改变队伍的排列方式。
他叫许褚带着最厉害的骑兵排好队,打算硬闯过去,同时让张辽带着后面的军队,小心防备关羽从背后偷袭。
关羽从山头上瞧见这场景,心里已经清楚赢的机会不大了。
曹军的队形整齐有序,武器先进,带头的都是顶呱呱的勇士,反观他的队伍,人数不多,武器也落后,还没啥打仗的经验。
要是硬着头皮上,只怕自己这点人马都得赔进去。
小雨绵绵中,两边人对峙着,曹操的兵马都已整装待发,许褚更是亲自拿着大刀站在最前面,随时等着开打。关羽瞧着这架势,心里明白,自己这方赢的希望渺茫。
最后,关羽决定放他们走,这并不是因为他心存感激要回报什么,而是实在没办法,双方实力相差太大了。
当实力差距悬殊时,单靠个人的勇猛是没法扭转战争局面的。
这次在华容道上的突然交锋,虽然表面像是故意放走对方那么戏剧化,但说到底,还是双方军力对比后不得不出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