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员陈绪忙匆匆跑到负责人面前,神色急迫地说道:“姬茂喜回来了,你听说了吗?”
他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副大队长王志胜马上皱眉,严肃地回应:“不可能,他可是要犯!他之前被送去护送陈毅,怎么可能会回来?敌人肯定不会放过他。”
然而,陈绪忙并没有退缩,他坚定地说:“我亲眼看见他了,千真万确!”
这时,大队长刘洪开口说道:“我认为,姬茂喜叛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从我们这段时间的情况来看,并没有任何损失。”
陈绪忙依旧不解,继续追问:“如果真是这样,敌人为什么会放他回来呢?”
姬茂喜,作为一名伪保长,为什么会引起铁道游击队的关注?他为什么没有被残暴的日军杀掉?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1943年11月的一个寒冷夜晚,八路军鲁南军区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将一项紧急任务交给铁道游击队:护送新四军首长前往延安参加党的七大。
这个重要的任务需要一个可靠的伪保长配合,而鲁南军区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铁道游击队来完成。
大队长刘金山接到命令后,立即组织起精兵强将,与副政委兼铁道大队政委杨广立、副大队长王志胜等人一起筹备,成立了一个精锐的小队,准备执行护送任务。
为了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铁道游击队需要一名当地的伪保长来协助,而这个人就是姬茂喜。
运河支队和铁道大队的交接地点设在峄县和滕县交界处的西界沟,那里跨越着津浦铁路。
姬庄是一个关键的关卡,日军在这里沿铁路两侧修建了十米宽、五米深的封锁沟,并且在两侧设立了几个碉堡,驻扎着伪军。
这些碉堡被深深的护路大沟所包围,南北两端是宽广而深的护路沟,白天探照灯互射,夜晚敌人还会安排铁甲车巡逻。
这个地点几乎是唯一能顺利穿越的地方,其他地方无论是强行突破还是偷偷穿越都非常危险,一旦引起敌人注意,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得到姬茂喜的配合,一切就变得简单得多。
姬茂喜是一个看起来不太起眼的人,三角眼和扫帚眉的脸庞,皮笑肉不笑的言辞,使得他给人一种阴险的感觉。
村里的人对他评价并不好,大家给他取了个外号“铁算盘”,意思是他为人精明,常常暗中算计他人,嘴上说得好听,但实则心术不正。
在日军占领临城后,姬茂喜为了保住自己的家人,不得不屈服于敌人,与日本人合作,做了他们的走狗。
然而,在1940年6月,铁道游击队为了联合一切抗日力量,将正在午饭的姬茂喜抓走,并带到了微山湖上。
在船上,游击队负责人严肃地向他提出了质问:“姬茂喜,为什么你要与敌人为伍?”
“队长,我是迫不得已的啊,如果我不投敌,他们会杀了我的儿子。”姬茂喜痛苦地解释。
游击队负责人说:“日本人很快就会灭亡,难道你没有想过未来吗?到时候你依然会被他们处决。”
他继续说道:“如果你抗日,死了就是英雄;如果你投敌,最终只能遗臭万年,连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最后,游击队负责人耐心地劝导他:“你可以偷偷帮我们做事,保全性命,我们会保护你。”
经过反复的思想工作,姬茂喜终于答应为八路军提供帮助,暗中搜集情报,并以伪保长的身份为游击队提供庇护。
他虽然外表猥琐,但内心却对日军充满仇恨,决定从此为抗日事业贡献力量。
为了表达自己对抗日的决心,姬茂喜甚至和妻子商量,将14岁的儿子送到八路军。
由于日军小队长小野长期驻扎在姬家,他了解姬茂喜家庭的情况,姬茂喜决定将儿子送走,以免暴露行踪。
于是,姬茂喜设计了一场戏,清晨带着满腔愤怒前往日军据点,对小野说:“太君,您要做主,我儿子被八路军绑架了!”
小野听后深信不疑,对姬茂喜更加信任。
姬茂喜的儿子被送到八路军后,成了一名通信员。
为了确保护送任务的顺利完成,副大队长王志胜与黄岱胜找到了姬庄,与姬茂喜见面商议具体方案。
姬茂喜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
当天,姬茂喜向伪军头目发出了寿诞请柬,邀请他们来参加母亲的寿宴,伪军头目们对这个邀请感到有些困惑,但最终还是决定参加。
实际上,在1942年7月,姬茂喜曾经成功地利用过这一招,在护送八路军旅长曾国华的过程中,他通过在母亲寿诞时邀请伪军头目,灌醉他们确保曾国华安全通过。
然而,这次的计划需要做一些调整,因为伪军头目已经有所防备,姬茂喜和游击队员决定用新的策略。
第二天,伪军头目们按时前来参加宴会,而游击队员则随即出现,借机提出感谢,说明去年曾国华的护送行动。
最终,伪军头目们答应配合八路军的行动。
随着任务顺利推进,游击队员们与伪军配合默契,迅速行动,确保陈毅顺利到达预定地点。
时间进入1944年,日军在中国战场节节败退,铁道游击队也在这一年展开了新的行动。
为了瓦解敌军士气,游击队计划在敌人眼皮底下散发传单,而姬茂喜再次成为关键人物。
他和日军火车站的管理人员黑木建立了联系,并通过黑木的帮助,成功地在站台上张贴了抗日传单。
当天晚上,传单引发了日军的恐慌,甚至有士兵在看过传单后唱起了悲伤的思乡歌。
为此,日军对当地百姓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行动,烧毁房屋,抓捕无辜,激起了民众的愤怒。
铁道游击队趁机发起行动,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成功摧毁了敌人的重要目标高桥,进一步打击了日军的气焰。
姬茂喜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贡献再次得到了肯定。
然而,1944年3月,姬茂喜被日军捕获,虽经过严刑拷打,但他依旧没有透露任何有用信息,最终被发配到东北当劳工。
姬茂喜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成功逃脱了困境,最终返回家乡,继续为抗日事业贡献力量。
姬茂喜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他坚守良知,为抗日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