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低估的李治,历史上他到底有多厉害?看国外史书怎么评价就懂了
创始人
2025-09-06 17:34:03
0

前言

唐高宗李治,一位被低估的明君?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伟大的君主都留下了璀璨的足迹,成为传奇人物。然而,也有一些帝王虽然治国有方、深得民心,却在后世的评判中被冠上了“平庸”的标签。那么,对于一位在位期间稳国安邦、深具智慧的帝王李治,我们该如何去重新审视他的历史地位呢?

李治之子,一位仁孝君子

628年秋,长安城内的欢乐歌声四起,宛如五谷丰登的象征。文德皇后终于如愿以偿,诞下了期盼已久的龙子。宫中掌孩之人看到天子眉开眼笑,纷纷称喜,而这位新生的皇子便被取名为“治”,寓意着吉祥与安宁。

李治天资聪慧,而且得到了太宗李世民的精心培养。每当朝议结束,太宗便会召集几位亲信大臣与李治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尽管李治年纪尚小,但他的言辞中却能展现出不凡的眼光和深思熟虑的智慧。朝中的宰相长孙无忌对李治的表现非常欣慰,他称赞道:“李治的德与器,远非古人所能及。”

六岁时,太宗特别安排国子助教萧德言为李治讲解《孝经》。李治稚嫩的声音响起:“孝,始于事亲,终于事君,至最终是立身。”他紧接着说道:“臣子事君,既要尽忠,又要在退处时反省自己的过失,既顺应君主的美德,又要纠正其不当之处,方能称之为孝。”

太宗听后大为赞赏,欣慰之情溢于言表。可见,他对于李治的期望满满,寄托了深厚的父爱与期待。

然而,636年,年仅四十有一的文德皇后突然去世,这一噩耗令长安城陷入了悲痛之中。李治年方九岁,却痛哭失声,令宫中众人无不动容。太宗亦因失去贤妻而深感悲伤,接连数日寝食难安。此后,他对李治的宠爱愈加深厚,不仅常常召他入宫,还亲自教导他治理国事。

储君之位承乾夺权

随着李治逐渐长大,他的才智与仁爱之心令太宗深感欣慰,太宗也认为李治在未来必定能继承大统,为唐朝江山添砖加瓦。但令人未曾料到的是,朝廷权力的更替并不总是如人所愿。

638年,太子李承乾与群臣的关系恶化,屡屡与朝中的重臣发生争执,甚至言辞尖锐,导致朝廷陷入严重分裂。太宗不得不在深思熟虑后,废除李承乾太子之位,并实行了“未定太子”的制度,试图以此观察接班人的潜力。在众多候选人中,李泰最具可能继位,太宗也多次提拔李泰,给予其更多权力。

李治心中充满忐忑,不时思索着自己是否会因某些失言而使太宗蒙羞。就在他为自己担忧时,太宗的健康开始急剧恶化,权力的争夺变得愈加紧张。

神龟三年(640年)冬,突厥大举侵犯西北边境。太宗亲自出征,然而途中马失前蹄,受伤导致无法继续督战。李治在一旁悉心侍奉,太宗见到他的努力,终于决定将皇位传给李治。

两年后,太宗废黜了李泰的王爵,正式立李治为皇太子,朝中上下都为之欢呼。李治心中的忧虑和担忧终于得以释怀,他与太宗长谈,言辞间透露出坚定与雄心。太宗对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为有能力继承帝位的继承人。

即位后,稳国安邦

649年春天,李治终于接到来自西宫的消息——太宗已驾崩,李治继位即为唐高宗,年号永徽。这一时刻,长安城充满了悲伤的气氛。李治继位后,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如泰山。虽然他继承了唐朝的强盛根基,但能否安稳统治,稳固国家政权,依然是个巨大的挑战。

李治继位后,为了避免太宗晚年宰相长孙无忌权力过大的局面,他决定采取渐进式的削权策略。通过与长孙无忌外甥女武昭仪的婚姻联盟,李治顺利掌握了更多的权力,逐步削弱了长孙无忌的政治影响力。两年后,长孙无忌被贬至衡州,而唐朝的关陇集团也随之日渐衰弱。

与此同时,李治大力扶持中书侍郎褚遂良和薛万彻,并为他们赋予重要职务。褚遂良被任命为中书令,薛万彻担任枢密副使,他们成为李治治国理政的重要助手。在他们的辅佐下,李治逐步恢复了国家的政治秩序,稳固了政权的基础。

然而,褚遂良与薛万彻的相继去世,使得李治在朝廷中愈加孤立。为了应对局势,他开始大力提拔宗室和勋贵,加强自己的政治支持。尽管这些举措让权力进一步集中,但也引发了政治危机。

653年,李元景等宗室勋贵联合发动政变,企图废黜李治自立。然而,李治在军中依旧有强大的支持,政变迅速被镇压,首谋者被处决。此一教训让李治意识到,必须加强与群臣的合作,才能确保长治久安。

李治决定废除太宗时期的宰相制度,设立了三省六部的分权体制。这一举措有效地防止了权力的滥用,也使得朝廷逐渐恢复了安定。

武功赫赫,国威远播

李治即位后,正值突厥对边疆的威胁高涨。他任命大将苏定方征讨突厥,成功击败了其主力。突厥的颉利可汗被迫撤退,唐朝对突厥的威胁几乎消失。

655年到660年,唐军连续发动灭百济之战。657年,李治亲征百济,成功攻破其都城泗沘,迫使百济王投降。百济王国再度叛乱时,李治亲自指挥唐军,最终彻底消灭了百济的抵抗,平定了朝鲜半岛。

661年到668年,李治多次亲征高句丽,并于668年攻破高句丽的都城平壤,使高句丽王国灭亡。李治的军事扩张,使得唐朝的国威远播,成为当时亚洲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唐军在外立下赫赫战功,也为李治在国内政权的稳固提供了有力支持。正是因为强大的国力,李治才能在宫廷内外游刃有余,稳固自己的统治。

外国史书的高度评价

李治统治时期,唐朝疆域辽阔、国力强盛,被誉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外国史书中也对李治给予了高度评价。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曾在史料中提到:“中国有位名叫李治的皇帝,他的军队曾击败了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祖先不得不离开故土,最终迁徙到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地方。”

李治的铁骑不仅打败了突厥,也间接促成了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尽管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但它充分体现了李治的军事力量对突厥民族的巨大冲击。唐朝的强盛也源自于李治对外的军事成功。

结语

回顾李治的一生,他经历了不少风雨。年轻时被卷入太子之争,登基后又面临政变危机。然而,正是这些磨砺使他成长为一位政治智慧超群的君主。

李治为唐朝的中期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武则天的登基和开元盛世的辉煌打下了重要的铺垫。尽管他所做的贡献经常被忽略,但他无疑是唐朝最具远见卓识的帝王之一。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在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形容退休官员返回故乡的说法,称为“告...
2025-09-06 13:03:53
原创 ...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众多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甘愿...
2025-09-06 13:0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形象广为人知,这一场景也成为了许...
2025-09-06 13:03:20
原创 ...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重要性的朝代,却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未能得...
2025-09-06 13:03:08
原创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朝廷中并无实权,他的权力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一系...
2025-09-06 13:02:48
原创 ...
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名称,称为“华夏”。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一个地理...
2025-09-06 13:02:40
原创 ...
前言: 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的某个午后,岷王朱楩正在...
2025-09-06 13:02:38
原创 ...
瓦岗军的五虎将中,单雄信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奇怪的是,《旧...
2025-09-06 13:02:30
2025 湖北旅游及襄阳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旅游市场全景扫描 近年来,湖北旅游业...
2025-09-06 12:51:13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在唐朝那段辉煌而灿烂的历史中,除了那些无畏的将士和才华卓越的文人之外,还有一对被誉为最完美的皇家兄弟...
原创 中...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这句古话意味着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在中国,即便你是万里挑一的人才,依然能在这个庞...
原创 建...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及文化爱好者们热衷探索的热门话题之一。在明成祖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并...
她已去世,没等来道歉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于5月15日上午去世,享年101岁...
原创 熬... 前言: 在三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司马懿的名字注定要铭刻其中。这位出身名门的政治家、军事家,虽然在魏国...
原创 清... 在清朝灭亡之后,中国陷入了极为严重的债务危机,债务总额达到了7.3亿两白银,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原创 为... 当谈到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时,武则天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位。作为唐朝时期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生平和政...
秦国文官之首——李斯,被腰斩时...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开启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进程。它的缔造者秦始皇因为这些功绩被称...
原创 为... 三国时代风云变幻,各路英雄豪杰竞相登场,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奇。在这场传奇中,涌现出了一位既文...
原创 最...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大一统王朝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常常用鲜明的代名词来代表其辉煌与特色。例如,西汉以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