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此事必有蹊跷
《军师联盟》这部剧让三国历史中较为冷门的魏明帝曹叡一夜之间成为大家熟知的名字。那么,曹叡究竟是在何时出生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令人吃惊:无法确定!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叡的死亡时间是在“三年春正月丁亥……时年三十六”。换句话说,曹叡去世是在景初三年,也就是公元239年。由此推算,曹叡的出生时间应该是公元204年。
然而,这就带来一个非常复杂的疑问。因为在公元204年,正是曹操攻破邺城之后,曹丕闯入袁熙府并迎娶了袁绍的儿媳甄宓的时候。而甄宓恰恰是曹叡的生母。那么问题来了,甄宓是不是怀着曹叡时,就碰巧遇见了曹丕呢?这显然让人觉得不太合理!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历史学者只能通过推测古人通常虚岁两年的传统,倒推出生年份。因此,曹叡的出生年份被推定为公元206年,这样一来,曹叡活了34年。
虽然这些推测都是为了给曹家人的脸面找个台阶下,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模糊不清的出生年份,确实很不寻常。相比之下,曹操、曹丕、刘备、刘禅、孙权等人的出生时间都没有任何疑问。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曹叡的出生时间之所以不明确,必定有某些令人不解的隐情。如同元芳所说:“此事必有蹊跷!”而这“蹊跷”背后,正是牵扯着曹魏内部错综复杂的一个著名事件——一女乱三曹。
二、一女乱三曹
《世说新语》曾记载,公元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后,曾公开表示:“我之所以要攻下邺城,就是为了得到甄宓,快去保护她!”然而,曹操的部下却面露难色,表示曹丕已经先下手抢走了甄宓,曹操无奈之下,只得将甄宓许配给曹丕。
《后汉书》对此事的记载成了笑谈,因为孔融得知此事后,竟然给曹操写了一封讽刺的信,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意思是,周武王灭了商纣后,抓住了妲己,竟然将她赐给自己的弟弟周公旦。曹操看到这封信后,迷茫不已,直到孔融补充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实际上,他是在通过“甄宓嫁给曹丕”的事件,暗讽曹操的作为。
民间传言更是添油加醋,称曹操、曹丕与曹植都钟情于甄宓,为了她争风吃醋,最终搞得一团糟,这就是所谓的“一女乱三曹”。而当曹丕成为皇帝后,为了“清除”甄宓的威胁,他不仅赐死了甄宓,还用极其恶毒的方式处死她——把她埋葬时甚至以“发覆灭,口塞糠”的方式,来表示对她的极度不满。
至于曹丕为何如此残忍对待甄宓,流传下来的解释有三种:
第一,曹丕的皇后郭女王害死了甄宓。曹叡登基后为母报仇,逼死了郭女王,并用相同的方式埋葬了她。
第二,甄宓作为才女,写诗文时得罪了曹丕。
第三,甄宓与曹植相互倾心,并在诗文中有所透露,比如曹植的《洛神赋》便是写给甄宓的,这让曹丕误以为甄宓与自己兄弟间有不正当关系,最终因此下手。
总之,曹叡的生母甄宓的事件,显然让曹叡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如果没有“蹊跷”,这就真对不起历史的关注了!
三、曹操、曹丕对曹叡的态度
那么,曹操对待曹叡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毕竟无论上一代如何纠葛,曹叡毕竟是曹操的亲孙子。
曹操对曹叡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寄予厚望。
曹操虽然有许多缺点,但他的优点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教育后代方面,他确实投入了大量心血。例如,曹丕、曹植、曹彰和曹冲等都在曹操的教育下成长。
曹操有个显著的教育特点,那就是他非常喜欢让子女跟随自己征战四方,亲自历练。曹丕曾自述,自己从十一岁起就跟随曹操征战四方,并且从宛城逃脱了生死。而曹昂则不那么幸运,为了救曹操丧命。
曹操的这种教育方式,显然比刘备和孙权更为出色。曹丕、曹植和曹彰都经历了实战,且从小受到父亲的教导,成材速度远超刘禅等人。
对曹叡来说,曹操同样寄予厚望,虽然曹叡年纪较小,但曹操早早就开始培养他,进行学术和战场的双重锻炼。曹操非常欣慰地发现,曹叡不仅记忆力惊人,学业上也常常名列前茅。他认为,曹叡继承了老曹家的学习天赋,未来必定出类拔萃。
公元217年,曹操准备东征孙权时,决定带上曹叡一起前往,让他亲自见识一下大军出征的艰辛和残酷。这一经历对曹叡来说至关重要,也为他日后应对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在诸葛亮和司马懿夹击中突然
然而,曹叡的人生并没有因此一路顺风。在曹丕去世后,曹叡立即面对了来自蜀汉丞相诸葛亮和曹魏权臣司马懿的双重压力。
得知曹丕病死,诸葛亮迅速采取行动,启动北伐,迅速取得了一些战果,令曹魏震动。曹叡只能硬着头皮应对,派遣曹真和张郃等将领去抵挡诸葛亮的进攻,同时自己亲自坐镇长安,决心亲征以稳住局势。
然而,刚刚离开不久,长安便传出谣言,称曹叡被诸葛亮俘虏了,整个朝廷顿时陷入恐慌。经过长时间讨论,曹魏的朝臣一致认为这条消息可能是真的。就在此时,曹叡及时赶回京城,打破了这一谣言的传播,避免了朝廷的混乱。
尽管如此,诸葛亮并没有就此停止,他的北伐仍在继续,而曹叡的压力也不断加大。为了确保政权稳固,曹叡不得不依靠手下的将领们,尤其是曹真和张郃,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而在这种局势下,曹叡最终发现,自己不仅要应对外部的敌人,更要防范内外的复杂局势。而司马懿的崛起,也让他深感威胁。在诸葛亮去世后,曹叡迅速调整策略,将司马懿的权力控制在手中,避免了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曹叡在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双重压力下,终于突破了困境,成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皇帝,尽管他的权力之路依旧受到了曹丕留下的阴影影响。他试图通过一系列举措恢复大魏的威信,但最终未能摆脱与曹丕相似的命运,36岁时病逝,年纪轻轻就离世,而曹魏的历史,也因此悄然转向,开始进入了司马氏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