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是一座较为年轻的地级市。它的“年轻”是指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益阳县升格而成的。然而,益阳这个地方的历史却悠久且深厚,作为一个两千多年前就设立的古县,至今未曾改名,这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
益阳县的设立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关于其具体设立时间,学术界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在秦朝时期设立的,另一种则认为是在汉朝时期设立的。根据多年来的历代县志的记载,益阳县最早确实是秦朝时期设立的,但由于史书未明确记载,这一结论更多是依赖于后人的推测。不过,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我们发现益阳的历史要更为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根据考古发现,益阳古县实际上曾是楚国的属地,并且在益阳市境内发现了古代县城遗址,证明了益阳县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便已存在。
古代的益阳市,特别是在秦汉时期,名人并不多见。由于益阳市靠近洞庭湖,一些人曾错误地认为,秦汉时期的益阳区域可能还是水域,成为洞庭湖的一部分。但个人认为这一观点并不准确。尽管古代的洞庭湖确实很广阔,但益阳市的大部分区域早已是陆地,并且早就有人类在此定居,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比如,传说中的上古战神蚩尤,他的活动范围包括了今天的益阳和邵阳一带,因此在安化、新化、隆回一带逐渐形成了神秘而古老的梅山文化。某些专家甚至考证认为,蚩尤的故乡位于今天的益阳市安化县境内。
一、蚩尤故里
蚩尤是传说中的帝王,曾是九黎族的领袖。在过去,蚩尤被误解,但在上世纪末期,史学界为其恢复了荣誉,并把他与炎帝、黄帝并列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化祖先之一。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的境内,有一条叫做蚩尤江的河流。此外,这里还有一个小乡叫思游乡,过去的名字是思尤乡。自明朝嘉靖年间的1543年起,安化县志中多次提及思尤这一地名,直到1953年,才正式改名为思游乡。
在这个区域,不仅有蚩尤江,还有蚩尤桥、蚩尤界和蚩尤河。特别是蚩尤河,这是一条地下的神秘阴河,河内拥有众多的奇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已经开发的蚩尤洞,极其瑰丽迷人。考古学家发现,在蚩尤界一带,有蚩山、蚩尤庵和蚩尤屋场等遗迹,距蚩尤屋场不远处还有蚩尤墓,这被认为是蚩尤的衣冠冢。由于安化县境内遍布与蚩尤相关的遗迹,学术界许多人支持蚩尤的故乡应位于安化县。
二、魏延是益阳籍人士
喜欢《三国演义》或熟读《三国志》的人,肯定对魏延这个人物不陌生。他在《三国演义》中堪比“五虎上将”之外的第六位猛将,战功赫赫。魏延的出生地,过去有很多人认为是河南义阳。这个说法源自《三国志》中的魏延传,记载他是义阳人。《辞海》也确认了这一说法,表示他是“义阳人”。
然而,进入20世纪后,关于魏延籍贯的争议不断,学术界逐渐提出了另一种看法,认为魏延实际上是湖南益阳人。支持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如下:
1. 1913年,挪威人在益阳县的桃花仑魏家巷挖掘土窑时,发现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着“汉前军师魏延之墓”。
2. 魏延墓被发现后,墓主人的后裔将其迁葬,并在墓地立起了新碑。前清举人罗德源为墓碑撰文,并刻上碑文。
3. 1946年,当地老人回忆称,魏延墓在迁葬时,其遗骸是没有头的。
4. 根据民国时期的《益阳县志》记载,虽然《三国志》记载魏延是义阳人,但也提到在益阳县城南的魏家巷有魏延墓,因此也有观点认为魏延可能是益阳人。
5. 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魏延生活的东汉末至三国初期时,义阳并未设立,而只有益阳存在,可能由于“益”与“义”同音,才导致了历史上的误传。
6. 在益阳县魏延巷一带,还有一支自称为魏延后代的魏姓家族,并且保存有族谱。
7. 魏延当年一直在长沙任职,而益阳当时属于长沙郡,若魏延是河南人,考虑到当时交通不便,他很难这么远离家乡,去长沙做一个小官职。
8. 1983年版的《中国历史人物辞典》也记载魏延是益阳人。
从以上资料来看,魏延是益阳人的可能性确实很大。不过,随着更多考古发现的进行,关于魏延究竟是湖南人还是河南人的问题,最终有望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