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们对权势和财富的渴求始终未曾改变,往往是“势利使人争”。特别是对于皇位和尊荣,许多人争先恐后,宁愿不择手段。比如说,霍光的妻子霍显,她为了让女儿霍成君能够顺利成为皇后,采取了极端手段,竟然毒死了汉宣帝的第一任皇后许平君,确保自己的女儿能够坐上那个皇后的宝座。
然而,霍成君虽通过这种方式取得了皇后之位,最终却未能长久保住这一位置。公元前66年,霍家谋反的阴谋被揭露,霍氏家族因此被满门抄斩。霍成君也被汉宣帝废除了皇后之位,移居至昭台宫,度过了困顿而悲凉的岁月,直至生命的终结。
然而,霍显费尽心思为女儿谋得的皇后之位再次出现空缺。毫无疑问,无论是汉宣帝还是朝廷的大臣们,都不愿意让这个权力象征继续空悬。两年后,即公元前64年,汉宣帝重新立了一位婕妤为皇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位新皇后不仅背景平凡,貌美无奇,也不是汉宣帝宠爱的妃子之一。若把她的特别之处一言以蔽之,恐怕能让霍显气得再度暴毙。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名叫王的女子,竟然在后宫中稳稳地坐了十多年皇后宝座,还成功抚养了太子刘奭成人。刘奭继位后,王皇后被尊为皇太后,继而又被尊为太皇太后。她安享富贵,一生未曾再遭不幸,直到七十多岁自然去世,成为少数善终的外戚之一。那她究竟具有什么独特的优势,能够稳坐如此重要的宝座呢?
1. 皇后最突出的特点
汉宣帝的这位皇后姓王,历史上未留下她的名字。她的父亲王奉光,曾是汉高祖刘邦的部下,立下过赫赫战功,封为关内侯,并世袭家族的爵位。
汉宣帝刘询年轻时,生活贫困,经常在民间游历,结交朋友。在这段日子里,他便认识了王奉光,并了解到王奉光有一个女儿。王奉光曾试图为女儿张罗婚事,但因为种种原因,每次定婚时,男方总是神秘死亡。经过几番失败,王奉光的女儿成了“难嫁”的女子。
2. 纳入宫中
公元前74年,刘询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机。朝廷派人将他召入宫中,迅速封侯,并最终登基成为汉宣帝。在即位之前,刘询已娶了许平君为妻,然而许平君和王奉光的女儿一样,也有些“命途多舛”。许平君与欧侯氏之子订婚时,对方突然去世,婚事未能成行。后来的婚姻,则是刘询和许平君家里共同安排的。
即位后,汉宣帝虽早已有了许平君为妻,但后宫仍不断涌入新宠。为了平衡权力和满足朝臣需求,汉宣帝将王奉光的女儿召入宫中,不久便封她为婕妤。王婕妤从此成为汉宣帝后宫中的一员。
3. 宫斗
后宫中,争斗自古不乏。权势和欲望的角逐总是充斥其间。而王婕妤,身为“老大难”,能够入宫就已算幸运,她并没有过多奢望,仅仅安静地观察这场风云变幻。汉宣帝即位后,虽然他将原配许平君立为皇后,但这一决定显然成了许多人心头的刺。经过宫中几番明争暗斗,许平君终究在公元前71年因霍显的指使被毒死,汉宣帝痛心疾首,却无力挽回。
此时,王婕妤静静地看着宫中局势的变化,见许平君被杀害,霍成君坐上了那个曾经属于许平君的位置。尽管霍成君笑容满面,但她没有看到许平君留在座椅上的温度与血迹。
4. 不知足的霍显
霍显的贪婪无穷。即便在女儿霍成君当上皇后的第三年,霍显依然渴望更多的权力。公元前67年,汉宣帝立刘奭为太子,这本应是理所应当的举动,但霍显却因刘奭是汉宣帝早年在民间所生的儿子而大发雷霆,甚至到了吃不下饭的地步。她不满的情绪愈加激烈。
然而,霍显的心机和狠毒,最终导致她失去了女儿继续生育继承人并稳坐皇后的机会。
5. 霍家的结局
霍显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指使女儿霍成君毒杀太子刘奭,但汉宣帝早已看破一切。他对太子的抚育严加防范,让霍成君无法下手。此时,霍显曾经毒死许平君的秘密也被揭露,霍家陷入危机。最终,霍家被一锅端,霍显和她的家族成员皆遭到严惩,霍成君被废除皇后之位,被流放至昭台宫。
6. 犯错就是为别人创造机会
霍成君被废后,后宫空缺,太子刘奭年幼,需要有人稳重地照料。经过慎重考量,汉宣帝选择了王婕妤。她的品德稳重,心地善良,并且一直没有子嗣,成为照料太子的理想人选。
王婕妤被立为皇后后,安静地履行着自己抚育太子的职责。她虽然身处后宫,但从未过多享受权力,始终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十几年间,她没有得到更多宠爱,但她始终如一,竭尽全力抚育太子刘奭。
王婕妤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崇。刘奭继位后,她被尊为皇太后,而后又因感恩而被尊奉为太皇太后,最终安享晚年。她与汉宣帝合葬于杜陵,成为西汉历史上少数能够善终的外戚之一。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安分守己”如何能够改变命运,也看到了在宫廷斗争的复杂漩涡中,如何凭借沉稳与善良赢得一生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