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举世闻名的民族英雄和军事统帅,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动。他一生征战无数,亲自指挥过百余场大小战斗,带领的军队不仅英勇善战,而且纪律严明,深得士兵和百姓的尊敬。金人更曾对岳家军赞誉有加,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见岳飞及其军队的威名。遗憾的是,由于南宋内部的政治纷争,岳飞最终未能完成恢复失地的使命,被冤枉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处决,成为了两宋乃至整个中华历史中的一大悲剧。
然而,尽管岳飞英年早逝,他的后代却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尤其是他的二十一世孙岳钟琪,继承了先祖的军事才华,战功卓著,堪比祖父岳飞。岳钟琪出生于甘肃,活跃于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的三朝大臣。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当时担任四川总督,并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这对岳钟琪的影响深远,使得他从小便对军事、兵法产生浓厚兴趣。
25岁时,岳钟琪放弃了文官的职务,投身军旅,开始了他自己的军事生涯。在他参军后不久,准噶尔叛乱爆发,岳钟琪便跟随父亲的步伐,致力于平定这一近70年的叛乱。岳钟琪的军事才能很快得到体现,尤其是在32岁那年,准噶尔势力入侵西藏并支持当地叛乱。康熙帝任命岳钟琪为四川永宁协副将,协助十四阿哥胤禵平叛。岳钟琪凭借卓越的战略眼光,在战斗初期便利用计谋抓获了叛军前锋的指挥官,直接重创了敌军三千余人的前线部队,展现出他过人的指挥能力。
此战之后,岳钟琪带领六千清兵继续挺进,迅速控制了清军进入西藏的战略要地,并通过一夜急行军亲自带领三十名精锐,突袭并占领了西藏关键地点,成功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岳钟琪深知在西藏作战,大军若是停驻太久,风险便会加剧,因此他提出了“速战速决”的战略,决心十天内直接攻占拉萨。事实证明,岳钟琪的决策是准确的,他带领清军在短短十天内翻越山脉,打到了布达拉宫,敌人措手不及,叛乱首领被活捉,准噶尔的西藏控制计划最终失败。
凭借此战的卓越表现,岳钟琪被赐予孔雀花翎,并升任四川提督。不到四年后,青海再次爆发叛乱,岳钟琪再次亲自率军出征,并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平定了这场叛乱,展现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震动了整个朝廷。康熙帝对他赞赏有加,授予岳钟琪世袭的骑都尉爵位。为了缓和少数民族与清朝之间的矛盾,岳钟琪还在青海实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理。
岳钟琪不仅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他在内政方面同样有着显赫的成绩。通过长期的奋斗,他最终升任甘肃巡抚,并在年羹尧被诛之后接任了川陕总督一职。这使得岳钟琪在朝廷的爵位达到了三等公爵,且他手握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军权,掌控了整个西北边疆。
然而,岳钟琪的权力巅峰时期并未持续太久。在雍正七年的喀尔喀战争中,岳钟琪因部下误报情报导致大败,数万清兵阵亡。此战的失利使得岳钟琪深陷政治风波,他被降职并入狱审理。尽管他曾因战功被雍正赦免,但这一事件揭示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岳钟琪因大权在握而遭到雍正的怀疑,加上曾有过与吕留良案相关的背景,雍正对此心生戒备。
最终,岳钟琪被投入监狱,似乎命运再次与他的祖先重演。然而,历史的转机总是来得出乎意料。雍正死后,乾隆帝即位,赦免了岳钟琪,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岳钟琪被闲置在家,度过了十年的平静生活,种地养蚕。
不过,天命不改,十年后的岳钟琪再度迎来改变。他被召回重新征战,这一次他再次发挥出色,迅速平定了四川的大金川叛乱。此后,他又接连平定了西藏和重庆的叛乱。五年内,岳钟琪的军事才能再一次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可惜,正在凯旋途中,岳钟琪因病去世,英年早逝。
岳钟琪的一生充满传奇,无论是战场上的风光,还是政治斗争中的起伏,都展现了他非凡的智慧与胆略。他的事迹不仅是对岳飞精神的继承,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英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