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张献忠的军队成功占领四川,当时的大西皇帝张献忠凭借数十万兵力,实力丝毫不逊色于大顺皇帝李自成。在这动荡的时期,法国耶稣会的传教士利类思和安文思驻足四川,并撰写了《圣教入川记》一书,详细记载了这一历史事件。
张献忠占领四川后,几乎对整个地区的人民进行了大规模屠杀,他命令将大量的金银沉入江中,并下令纵火焚烧宫殿,火焰连日不灭。传教士在书中回忆道:“成千上万的百姓被囚禁在南门外的沙坝桥附近。当张献忠到达时,所有人都纷纷跪倒在地,痛哭求饶...然而,张献忠毫不怜悯,策马冲入人群,让马在百姓中横冲直撞,随即下令士兵们严刑逼问。”更为残忍的是,张献忠还开设了科举考试,数千名举子在考场上惨遭屠戮。
在《圣教入川记》中,传教士还提到,他们曾送给张献忠一只精致的地球仪。张献忠将这只地球仪放置在大殿之上,每日细细观赏,并主动向传教士询问关于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山川、人口以及军情等各类信息。
张献忠在了解到世界的广阔后,产生了一个宏大的野心。他认为,既然地球如此辽阔,作为流动性的军队,大西军自然能够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驰骋,无所畏惧。于是,他开始着手制定征服全球的初步计划。
凭借四川的财富,张献忠准备发动新一轮的征战,决定将大军东进,穿越两湖地区,向更远的地方进发,最终实现全球的征服。根据张献忠的规划,他的四个义子分别指挥四支大军,计划征服东、西、南、北各地。首先,平东将军孙可望负责攻占山东、辽东、朝鲜半岛,并准备渡海征服日本。扶南大将军刘文秀则带领大军征服广西、广东、云南,并远征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最终夺取菲律宾。定北大将军艾能奇负责长江以北的山西、陕西、河北,并准备出兵夺取蒙古高原。而最艰巨的任务则交给了安西大将军李定国,他将带领大军控制青藏高原、西域,并向中亚及欧洲各国发起猛烈进攻,进行一场震惊世界的超级流动作战。
流动作战具有巨大的优势——它能通过抢掠资源、解放后勤,轻装简从,并借助机动战术围剿敌军。通过杀死地方官员和乡绅,释放监狱中的犯人,迅速制造出权力的真空。每占领一地,便掠夺当地物资和人力,扩充自己的军队,再向下一个目标进发,最终导致敌国的崩溃。根据张献忠的计划,每支大军都有至少15万士兵,途中可以通过征兵壮大队伍,最后每支大军将形成百万之众,势不可挡。
然而,在顺治三年,清军大将豪格率领八旗军进入四川,向张献忠发起进攻。张献忠得知清军即将来袭后,迅速命令李定国、刘文秀、孙可望、刘进忠和艾能奇等人固守四川北部前线,而自己则亲自指挥中军。
12月11日,清军八旗军在大雾掩护下,连续几日强行突破四川北部山区,突然出现在张献忠的中军营地附近。就在这关键时刻,张献忠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他没有穿戴盔甲,带着几个侦察兵前往最前线进行侦察。
在一条河边,张献忠一行偶遇了清军的四名侦察骑兵。当地一名投降的将领刘进忠向清军侦察兵透露:“那人穿蟒袍的就是张献忠!”随即,八旗军侦察兵雅布兰从对岸射出一箭,精准地穿透了张献忠的胸膛,张献忠应声坠马,瞬间死亡。由于张献忠的突然去世,整个大西军瞬间崩溃,士兵们四散逃亡。仅有李定国、刘文秀、孙可望、刘进忠和艾能奇等几位将领,带领数十万残兵撤离战场,最后投降南明朝廷,继续与清军作战。张献忠的全球征服计划就此告吹。
而曾向张献忠献上地球仪的法国传教士利类思与安文思,则在乱军中被清军俘虏,最终被押解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