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道听途说终究是证明不了真伪,一个人只有用自己的眼睛亲眼见证过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就拿历史来说,最珍贵的第一手史料其实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史书,而是亲身经历者的真实口述。
如果那些亲历者的口述与史书相互冲突,只能证明史书的记载有误、需要删改,毕竟亲身体验过的人,所做的回忆和叙述往往能体现出历史的真实原貌,就比如溥仪皇帝和他的《我的前半生》一书。
想要真真了解历史,就不能将我视线只放在那些呆板的史书上。而应该放眼于那个时代中去体会、去感受,这样才能得出真正你想要的答案。
行走在中华大地的法国人
就拿清朝来说,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这个王朝跨越了古代和近代,是我们中华民族旧时代的最后辉煌,却也是新时代的惨淡开幕。
对于这个时代,尽管他离我们并不算久远,但却也超出了我们的生命范围。因此,已经无法去亲身体验这份苦涩和痛苦,无法亲身了解那个年代的历史。
所幸,随着那个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照片作为能够长久留存的时代证据,已经出现在了世间。清朝时期,就有一位法国人,靠着自己手中的相机,将当时清朝社会百态的场景都记录了下来。
百年前的时代,当时软弱无能的清廷,可以说是一败涂地,将我国的主权都丢得差不多了,整个清廷已经沦为了洋人的工具,用来统治中华儿女。
与清朝水深火热的环境相对立的是,西方此时正在历经着工业革命的洗礼,那个年代是整个西方世界最具有光辉和希望的年代,他们借助着科学与技术的力量蓬勃发展着。
照相机等相关技术也出现在了世间,一位名叫卡恩的普通人,经过短暂的学习后,很容易就掌握了如何使用相机。
身为犹太民族一员的他很高兴,自己能生活在这个平等的时代,使得他和众多的族人得以平静地生活着。
感慨着生活的平静以及时代的幸运,卡恩想利用科技来记录下历史,于是在他的脑海中,一个走遍世界的计划便诞生了。卡恩将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拿出来,做路费或是设备费用,以此来完成自己走遍世界、记录遍世界的梦想。
卡恩的一场旅行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西方人,卡恩对于东方始终都是有着一份奇妙的憧憬之情,东方的富庶与繁荣在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他就要去完成自己走遍天下的宏图伟业,又怎么能不将这么一个神秘而又富饶的国度,列入自己的行程单中呢?说走就走,卡恩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了其他的必需品之后。
而后,他就踏上了前往那个令他魂牵梦萦、久久无法忘却的神秘的东方国度。之后的事情,用一句俗语来形容可能会很合适——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卡恩的思想其实代表了绝大多数的西方人民的思想,在他们的印象中,东方就是遍地黄金的富饶之地,是极具神秘色彩的人间仙境。但我们都知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道听途说毕竟不可取。
只有亲自见证才能明白何谓真实,卡恩就是那个有幸亲眼见证的人,他有幸能够踏入中华大地,并且见证了中华大地的真实面貌——那个繁荣富庶的国度原来只是传说。
真实的东方其实是一片纷争之地,感慨万千的卡恩想到自己带了照相机,便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将东方的真实面貌记录下来,以求能够流传后世,为后人研究这个时代提供一些帮助。
尽管眼前的一切很难令卡恩相信,这难道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东方,那个富饶的东方究竟是怎么了?怀揣着这种疑问的卡恩,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反而和他手中的相机,一起在东方中华大地上留下了大量的记忆。
他的相机中,不单单记录了中华百姓的生活百态,更是记录了大量贵族的日常生活状态,或许有些贵族的照片能向我们解释为什么清末时期会是这样的一种场景了。
骇人的装束以及天堂一般的风景
从他的照片中,我们也或许能够得到一些所不知的信息,就比如一张贵族格格的照片来说。在那张足以惊骇众人的照片中,满清格格似乎不知道,她的妆容打扮已经跨越了百年的时光流传到了今天。
照片里的满清格格身穿一袭紫色旧式旗袍,带着名贵的首饰,梳着传统的满族发型,从衣装上看上去似乎还像是那么一回事,勉强算是看得过去。
但问题在于,这格格的面容实在是有些令人难以恭维。整张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一眼望过去绝对会把别人吓到,与这张白的、吓人的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宛如黑洞一般的眼窝。
试想一下,那样的面容再配合上红粉涂抹的脸颊,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这种化妆方式又是怎样的一种审美观!也得亏卡恩心理素质过硬,要不然,就这么一下就容易给自己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
不过,虽然格格的照片令人难以恭维,但卡恩随后拍下的一张照片却很不错,因为他随后就来到了颐和园的门口。在颐和园中,有着中华各式园林风格的仿制园林。
看到这一切的卡恩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抬手拿起手中的相机疯狂拍摄着,企图将他所看见的繁华和秀丽永久记录下来。不得不说,作为皇家园林的颐和园,当真是有着天堂一般的秀丽。
也正是见证了颐和园的繁华壮丽,才令他相信曾经的东方究竟有多么的繁华,也能从他所留下的照片中看到,颐和园等一系列皇家园林天堂一般的景象,但难免令人心情复杂。
一方面,能有这等堪称奇迹的世界遗产被人们所熟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骄傲。可是另一方面,每一个中华儿女无比心痛,因为颐和园有多么繁荣,就代表着圆明园有多么的凄凉......
那个工业崛起的时代与我们无缘,在漫长岁月中的探索中,这能挽救民族的良方直到半个世纪后才找到,让人感慨不已。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