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四军在阜宁的故事----我们的师长黄克诚
创始人
2025-09-03 03:33:21
0

开国大将黄克诚,湖南永兴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后曾任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区党委书记,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抗战期间的1940年到1945年,他一直在盐阜地区工作、生活和战斗,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抗日斗争的胜利作出杰出的贡献,对盐阜区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黄克诚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和无私无畏、一心为民的优秀品德有口皆碑,苏北根据地的军民都亲切地称他“黄老头子”、“我们的师长”,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

劝黄师长吃鸡

1940年秋,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黄克诚率主力部队挺进淮海、盐阜地区,策应驰援新四军黄桥作战。10月10日,与新四军北上部队会师盐城白驹狮子口,打通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络,共同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连日来,他马不停蹄,夙兴夜寐。身体逐渐消瘦。刘少奇看见他,很担心他的身体,要求后勤部一定要保证黄克诚的伙食,强调要经常烧只鸡给他补养身体。但黄克诚始终坚持同战士们打成一片,十分节俭,伙食跟普通战士一样,从不吃小灶。

1942年秋冬以来,盐阜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日益严峻,黄克诚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虽然注意锻炼身体,但身体状况仍每况愈下。一天,炊事员买了一只鸡,想给师长补补身体,又担心他和以往一样不肯吃,就求助警卫员帮忙劝劝。也许是警卫员和炊事员的讲话声惊动了师长,只见他伸了个懒腰。警卫员知道,这是师长工作告一段落的表示,也可能是劝师长吃夜餐和休息的最佳时机。炊事员和警卫员一前一后地跨进屋里“师长,吃夜餐吧,”炊事员提醒。“是啊,肚子也在提意见了,”黄师长乐呵呵地说,“大家一道来吃烧饼吧!”“今晚是吃鸡肉!”炊事员惴惴不安地说着,把一只军用瓷缸放桌上,热气腾腾,香味四溢。“鸡?”师长惊喜地问道。只见他双眉一扬,转过来对警卫员说:“刘大伯的病怎么样了?”“已趋好转,但身体还是比较弱。”警卫员回答。刘大伯是大崩子的一个村民,因贫病交加,气息奄奄,我军卫生员及时救治他,现已脱离危险。“那你快把这瓷缸鸡肉送去。”“这——”炊事员和警卫员面面相觑,却没有移动身体。“执行任务吧!”师长一面笑着说,一面从抽屉里拿出烧饼吃起来,警卫员习惯性地为师长倒了一杯开水。月朗星稀,夜色苍茫,初冬的盐阜大地结着薄薄的霜花,整个大地沉浸在夜色之中,刘大伯的屋内亮起明亮的灯光。

结婚时“约法三章”

?1941年11月,经阜宁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宋乃德的撮合,黄克诚和阜宁县委书记唐棣华在阜宁县羊寨喜结连理,从此两人成为相濡以沫近半个世纪的亲密伴侣。?当时,唐棣华、杨纯与李风是华中名气很大的抗日女干部,工作能力很强,被誉为“巾帼三杰”。黄克诚与唐棣华结婚时,他们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也没有摆喜宴,只向几个好朋友打了声招呼,就算结婚了。婚房是简陋的临时住房,连个大红喜字也没贴,床上摆着破旧的军用被褥。新婚夜,黄克诚就和新娘唐棣华“约法三章”。他一脸严肃地说:“我们就要共同生活了,有些问题需要郑重地讲清楚。第一条,我们都是共产党员,都要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因为婚姻的利益而妨碍党的利益;第二条,我所处的工作岗位重要,你不能因为要求男女平等而让我迁就你;第三条,我这里有军队的一些文件,还要经常找人谈话,你不得打听你不应该知道的事情。”唐棣华晚年回忆,觉得第一条、第三条都好接受,唯有这第二条有些大男子主义的味道。虽然当时有些不乐意,但她很快便想通了,没说什么,全力支持丈夫的革命事业。对常人而言,新婚夜就“约法三章”,是不太好接受的。??但黄克诚就这么做了,而且还得到妻子唐棣华的理解,这对革命夫妻着实令人敬佩。这一不成文又有点苛刻的“约法三章”,一直是唐棣华和子女们共同遵守的“家规”。黄克诚与唐棣华结为连理之后,都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信念,互敬互爱,患难与共,相濡以沫,是一对模范夫妻,成为共产党人的楷模。

一言一行堪作模范

周恩来曾称赞黄克诚是管家理财的行家。他说:“他这个人我了解,你给他一万块钱,他能当十万块钱用。”这一评价一点都不过分。黄克诚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依然保持在井冈山和长征时期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他一件棉袄穿了好几年,还打几个大补丁。师直机关管理员几次要替他换一件新棉袄。他却说:“换什么,又冻不了,能穿就行。”那时,每人每月发两盒火柴点烟用,黄克诚不够用时,就用火刀石打火,从不多拿一盒火柴。平时,黄克诚坚决不准为他买一支牙膏或一袋牙粉,一直坚持用食盐刷牙。当时部队生活很艰苦,从师长到战士,各项供给一视同仁。由于当时常常连续阴雨,粮食霉变严重,部队有时吃的是霉黄豆、霉山芋干,还吃麦麸子,很少能吃到大米。每供给10斤霉山芋干,才能搭配给1斤大麦糁子或玉米糁子。黄克诚都是按部队供应标准吃饭。虽然黄克诚吃的是“小灶”,但他既坚持标准,又常与战士对照,从不吃什么好菜。一个月下来,他总要查问几次炊事人员:“我这月有没有超支,有没有多吃油?可不要把供应战士的油给我吃了。”另外,黄克诚洗脸用的毛巾只有半截,另半截子剪给别人用。他说:“整条毛巾洗脸太浪费,因为洗脸时只用当中的部分揩脸,两头揩不到,结果当中被揩破了,两头还是好好的。5000条毛巾剪两段,够1万人洗脸。”黄克诚独特的“经济理论”,为苏北根据地军民节约开支、共渡难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41年5月,新四军军部在盐城召开各师供给部长会议,刘少奇在总结讲话中说:“全军七个师,第三师人最多,花钱却最少,应该学习他们的经验。”会后,第三师供给部长刘炳华将会议精神向黄克诚作了汇报,黄克诚当即指示:“你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精益求精,防止骄傲自满。”?黄克诚率部在苏北转战,每到一地,都与房东结下深厚情谊。有一户姓朱的人家,夫妇都有病在身,仅靠15岁的儿子卖油条维持生计。黄克诚问小朱:“一天能赚多少钱?”小朱答说:“我没有本钱,赚不了多少。”黄克诚立即从口袋里掏出三元钱给了他。两个月后,小朱将钱还给黄克诚时,黄克诚说:“这钱不用还,你家困难,就算我送给你的!”第三师师部在评选“模范党员”“节约标兵”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一致推选黄师长。

大生产运动“结硕果”

针对日军的扫荡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给根据地造成极为严重的困难,194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黄克诚坚决贯彻这一总方针,要求全师在开展节约运动的同时,号召盐阜区军民利用战争间隙大力发展生产,军民兼顾,克服困难,改善生活,共同渡过难关。一次,黄克诚到驻苏家嘴地区的七旅二十一团检查工作。团长王良太、政委罗友荣、参谋长钟玉祥等接待并汇报工作。黄克诚听了汇报后,用微哑的声音,亲切地对他们说,在供给上还要多想办法,开展生产,改善部队的生活。部队生活好了,战斗力也会提高的,并要求大家“艰苦奋斗,坚持抗战,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这是黄克诚第一次到二十一团检查工作,于是团部特意准备几道菜。黄克诚见状,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做这么多的菜,我都是40多岁的人了,又瘦,你们要把我吃胖是不行的。以后不要做了,我和你们大家吃一个灶。”接着他又说:“要节省着点,要艰苦奋斗!利用日军主力抽调其他方面的空隙,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搞好生产,不是每人要产400斤蔬菜嘛!要争取自给有余,减少当地群众的负担。抗战第五年了,在开支和一切问题上要打打细算盘了。”黄克诚走后不久,七旅宣传队便把师长讲的话编成歌词,到部队宣传教唱:抗战第五年,需要打算盘,不怕艰和苦啊,节约运动没困难。第一要勤俭,节省米和柴,自力更生干呀,艰苦奋斗做模范。虽然黄克诚要求勤俭节约,但他对下级的困难总是主动帮助解决。他看到团长王良太连个挎包都没有,用个布包装着材料背在身上,工作起来很不方便,便主动向供给部长要了只皮挎包给他。这只挎包王良太一直带在身边,用了很久很久。

在黄克诚的领导和带动下,三师和苏北军区当时还专门发布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训令,要求各团队利用战斗空隙,普遍开展种菜、种麻、种黄烟竞赛活动,各连队、机关单位种地达3至5亩,以开垦荒地为主。根据训令要求,各团、总队开办了磨坊、豆腐坊、粉坊等,流动性较小的机关或部队开展养猪、养羊等。各旅还开办了合作社、油坊、碾米坊等。在大生产运动中,仅三师师直机关、直属团队,在1944年上半年即收获蔬菜1.7万余斤。八旅全年种菜89.7万斤,养猪、羊、鸡9745头(只)。生产发展了,物资丰富了,有效地改善了部队生活,缓解了地方上的供应困难。当时三师部队的许多单位,在日用品、办公经费、油盐、菜金、衣服等方面,基本达到了自给或半自给,大大减轻盐阜根据地人民的负担。三师部队的财政供给在苏北不同阶层中只占收入的一二成,老百姓的生活也因此较前有所改善。由于三师部队和苏北军区内部生产运动的开展,1944年全年减少开支达三分之一,收支基本平衡。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得到华中局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军通报推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苏北根据地党政军领导人率先垂范,挤出时间从事生产活动,发挥了表率作用。

#阜宁红色经典故事#欢迎阅读、点赞、留言、转发#

相关内容

旅游媒体|在华第100家戴...
时尚广州新媒体讯:在酒店业的宏大棋局中,真正的“地标”早已不是建筑...
2025-09-03 00:49:17
金大川雎晓雯一家三口去迪士...
搜狐娱乐讯 9月2日,有自媒体曝光一段金大川雎晓雯带女儿去迪士尼的...
2025-09-03 00:48:50
中国沾河平台:让黑龙江旅游...
在中国东北大地上,有一片被森林群山环抱的秘境,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绿...
2025-09-03 00:47:40
景德镇陶瓷景科院院长梁子轩...
在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梁子轩的名字如雷贯耳。作为景德镇陶瓷景科院院...
2025-09-03 00:34:18
原创 ...
汉唐时期的封建社会由于统治制度不完善,中央集权相对较弱,以至于有些...
2025-09-03 00:34:17
邓小平说他是我军一位猛将,...
1973年10月,邓小平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到韶山,在一位烈士遗...
2025-09-03 00:34:09
原创 ...
在14世纪时,一场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后扩...
2025-09-03 00:34:06

热门资讯

原创 盘... 哈喽大家好!今天小编来给大家盘点一对三国名将父子,父子二人皆是不分上下的杰出名将还都被评 入武庙七十...
原创 秦... 胡亥, 秦始皇的 第十八子,秦朝第二位皇帝,所以也叫秦二世。 说起胡亥,我觉得再也没有比他更败家的皇...
原创 公...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大帝王,这十位都创造了无人能超越的卓越功绩,对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秦...
原创 李... 隋朝末年民不聊生,隋炀帝荒淫无道,残暴不仁,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李世民跟随父亲李渊一起四处征战,立下赫...
原创 鲁... 相信大家对鲁班还是有很深印象的吧,虽然说鲁班距离我们几千年,但是他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地位那是极其高超的...
原创 魏... 士人既可借此获得名声以便出仕,亦可借此在危难之时全身而退。但是,同样是魏晋之际,同样追求名士风度,家...
原创 美... 众所周知,二战爆发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美苏各自率领一帮小兄弟,建立了两大阵营,为了抢占...
原创 魏...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终于拿下了顽抗的赵国。赵国灭亡后,秦王嬴政的野心不断膨胀,继而想要统一六国。...
原创 晚... 晚清后下落不明的4件国宝,许多人心心念念,却只闻传说不见踪影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皇帝们几乎都喜欢收藏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