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李隆基下令将太子李瑛、皇子李瑶和李俱废为庶人,不久后又将其全部刺死。唐玄宗为何如此冷血?一天之内将三个儿子赶尽杀绝,这一切都跟一个女人有关联,她就是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她的父亲早逝,武则天可怜这个孩子,便下令将其养在宫中。唐玄宗继位后,将武氏封为结余,武氏凭借着一手跳舞技能,很快成为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此时的杨玉环还没进宫,武惠妃先后生了七个孩子,儿子礼貌一表人才,随着恩宠日隆,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皇后去世多年,武惠妃起了当皇后的念头,枕边风天天吹,唐玄宗还真被他吹动了。想要立武氏为皇后,但大臣们一盆冷水将唐玄宗给泼醒了,武不是个好鸟,何况武家还出了个武则天立武氏为后怎么服人心呢?一旦武氏当了皇后,必定会为自己的儿子李瑁谋划。到时候如今的太子李瑛该如何治住一块绊脚石,挡住了武惠妃的皇后之路,也挡住了李瑁的太子之路。这块绊脚石就是太子李英。于是武惠妃决定先除掉李英。
李英的生母是赵丽妃,早年受宠,如今已经失宠了,在唐玄宗面前连句话都说不上。太子还有两个小弟,李瑶和李具这两个皇子的母亲同样是不足为惧。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武贵妃告发太子和其同党心思,歹徒想要谋害武惠妃,甚至还有谋害皇帝梨花带雨哭诉一番后,唐玄宗盛怒,当即就废了太子三人。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同时废除三位皇子的记录,朝野上下都极为震惊,宰相张九龄力保太子,光凭武惠妃上下嘴皮子一动就能坐视太子的谋反之罪了吗?未免太草率了些。除了张九龄力保太子之外,还有不少大臣。双方僵持不下,唐玄宗只得冷静下来,放了太子一马。此时的太子虽逃过一劫,但却埋下了隐患。
当朝宰相和大臣力保太子,更是在唐玄宗心里留下了怀疑的种子。思来想去,唐玄宗还是不放心,将宰相张九龄罢黜,转而扶持了李林甫当宰相。张九龄不中用了,太子李瑛的保护伞没了,新宰相李林甫早就和武惠妃暗中勾结。此时武惠妃知道最好的时机来了。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设计派人去对太子说,宫里有贼,请太子速速带人帮忙抓贼。那三个傻小子一听,立即带着兵器前往,等他们来到宫里,碰到的却不是贼,而是唐玄宗本人。唐玄宗这头得到的消息却是武惠妃说,太子谋反已经带着兵器杀进宫里了。此时一看不正是谋反现场吗?连人带证据抓个正着。唐玄宗再次大怒,心里已经动了杀念,他马上去找宰相李林甫商量。李林甫说,这是皇上的家事,臣等外人无权干涉。您就照您的意思办吧。这话呢表面上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实则阴险至极。他早就知道皇上心里怎么想的,只不过是鼓励唐玄宗想杀就杀吧,不必有所顾虑。就这样,太子李瑛、皇子李瑶和李具在同一天被送上了断头台。故事到这里算是结束了,这是被记载在旧唐书里的历史。但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对此却只字未提。如此劲爆的政治事件,司马光为何视而不见?唯一的解释是,他认为此事不可信,理应当了二十二年。太子怎么会不知道带刀入宫是违法的。武惠妃是死敌,李英怎么会听了他的话,就直接冲进皇宫,没人知道事情是如何发生的。但唐玄宗确实在开元二十五年处死了三个儿子,是什么让唐玄宗如此绝情,恐怕呀是李家人祖传的基因。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开了个头,到武则天、太平公主、李家人已经习惯用血腥的手段谋取权利了。当唐玄宗下了杀心时,太子有没有谋反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除掉对皇位有威胁的人是天经地义的。不管这人是太子还是血亲,皇权始终只能握在皇帝一个人手里,这也算是封建帝制的残酷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