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口众多,劳动力过剩,造成晚清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与其他国家相比,清国劳动力价格要低很多,他们处在被极限压榨的地步。
1882年2月,一位美国记者记述了清国劳动力价格。
人人都在谈论清国劳工是如何如何的廉价,难道这值得争辩吗?工匠或者技工在大清国的实际收入怎么会如此之低呢?似乎没人能够理解。
根据美国国务院印发的驻清领事报告,邓利先生给我们列示了一个清国熟练工匠、农民和技工在那个奇妙国家的劳力价格,很显然,这不是一个完全的统计。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很明显的,即清国工人、农民的生活境遇要比那里的小商贩差得多。
对于被称为熟手的工人,雇主需付出的年薪是156美元,一般工匠的年薪是78美元,而手艺相当熟练的女工每年只能挣26美元。即使工钱很低,他们也只能忍受。用这么低的薪水,怎么养家糊口呢?以一位熟练工匠作例子,他一年可挣156美元的话,可用其中的120美元来维持家用;而如果他在同一时期内仅仅能挣到65美元,那就只能压缩生活开销了。
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而言,他们的收入就更低了,尽管从土地创造出来的利润并不见得低。邓利先生引述了一个由一对夫妇和两个孩子组成的四口之家的情况。这家人耕种着2.5英亩田地,维持家用的开支每天必须控制在20美分之内。他们每年可从土地上获得25美元的盈利,种棉花最划算,一年也只能挣到33美元。另外,一个妇人纺一天的布可得4美分,一名纺织女工工作一周也只有60美分。一名农工在丰收的季节能挣1.5美元就非常满足了,通常他们一年的工钱也只有1.3~2美元,普通小工一年能挣到3~4美元就相当不错了。
在航运路口,码头上的搬运工挣得多些,他们每月有4.5美元的收入。但如只在室内搬运,工资就低多了。一个身强力壮的苦力,一次能扛300磅的货物,但一天下来也只挣25美分。根据邓利先生的测算,一个普通的清国苦力每月收入4.5美元,花掉4美元,净得50美分。
如此廉价的劳工价格还反映不出清国煤矿工人的情况。一口深矿井每日可出产一吨煤,属矿主所有,而矿工所得甚少。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清廷每年花在每名士兵身上的钱是67美元,从中也可看出,清国劳工的价格与日本劳工没什么差别。据日本的总领事说,一个能干的日本农工如果包住,每年可挣35美元的工钱,如果不包住,一年的工钱则为60美元;一个健康强壮的日本女工,如果包吃,一年可挣8~10美元,如果什么都不管,一年可得20-30美元。
从这份报告中,我们看到,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底层人民被极限压榨,付出辛苦的劳动,所得只能维持生存的最低要求。实际上,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