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广大民众离不开的了解信息的窗口。无论你在何处,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内容,网络的存在对现在民众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但是在清朝,也有网络,虽然那网络的搬运速度慢的感人。
清朝那么落后,还会有网络这么高大上的东西?
还真有,那就是清朝独创的密折制度。
密折制度是指清代特有的一种文书制度,所谓密折,是指各级官吏上呈给皇帝的秘密奏折,其内容不限,任何事情都可呈报给皇帝。
密折早在顺治时代就出现了,康熙时代上密折的权力主要掌握在重臣大臣手里,而到了雍正时代,密折制度才开始大放异彩,雍正帝为了了解各种国情民计信息,将有资格上密折的官员扩大到一个非常广的范围。
密折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私密性,除了皇帝和具奏人之外,不会有第三者知道密折内容。
雍正帝曰:“密之一字,最为紧要,不可令一人知之……假若借此擅作威福。挟制上司。凌人舞弊,少存私意于其间,岂但非荣事,反为取福之捷径也”。
雍正帝是一个非常注意保密的皇帝。为了达到保密性,雍正帝采取了一系列保密措施,使得密折不外泄露出去。
所以官员向雍正帝上呈的所有密折,都是官员的亲信亲自送往京师,然后送到雍正帝的亲信手上,雍正帝亲自拆封观阅。
一、每个有权使用密折奏事的官员,雍正帝都会给他几个御赐带锁折匣,锁上的钥匙只有具奏官员和雍正帝有,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开启,保密性特别高。二、雍正帝也非常重视密折的功效,基本上臣下奏折都由雍正亲拆亲阅亲批,从不假手他人。三、雍正帝的朱批密折也是先给军机处,军机处抄写一份副本,保存存档。原件由军机处交给具奏臣属。四、具奏官员在收到朱批奏折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回宫中保存,具奏人不得抄录留底,朱批内容亦不得写人正式的题本中。这种定期追缴制度有效的保证了密折的机密性。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严令禁止具奏臣属互相交流密折内容。
密折的保密性得到保证之后,雍正帝还扩大了写密折的人群,康熙时代有写密折权利的官员仅100余人,而雍正时代扩大到1200余人。上至大学士、地方督抚,下至微末小官都可具折密奏皇帝。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秘密信息网络。
雍正帝通过密折制度开辟了一条非正规的信息渠道,形成了以雍正帝为中心的网络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可以充分了解无论天气、社会、国情、民生、收成、灾情、军情、祭祀、文学,还是小品、笑话、某地有什么喜事、某人出了什么洋相、小民今天吃了什么菜、某官员官德咋样、某贵胄人品咋样、谁和谁在青楼打架、谁爱听黄梅戏、谁又喜欢京剧等等海量有用的没用的信息。
所以雍正帝很忙,为了维护这个庞大的信息网络,为了收集全国上下官情民生信息,每天加班加点,每年只有自己的生日才能放一天假。
没错,雍正帝就是一位勤勤恳恳的古代版”程序猿“,痛并快乐着处理着这一巨大的信息网络。
不仅如此,雍正帝还是”键盘侠“,他每天70%的时间花在阅读和回复这些密折上面。近千万字的《朱批谕旨》就是他写的评论。在《朱批谕旨》里,大喜大怒、讽刺挖苦、说笑打诨、与人辩论的各种评论应有尽有。
雍正帝执政13年,写了几千万的字,作为”键盘侠“,雍正帝是认真的。
比如雍正帝正经的时候:“又奏称提解火耗非经常可久之道。凡立法行政,孰可历久无弊?提解火耗,原一时权宜之计,将来亏空清楚,府库充裕,有司皆知自好,则提解自不必行,火耗亦当渐减。今尔等所议,为国计乎?为民生乎?不过为州县起见。独不思州县有州县之苦,上司亦有上司之苦。持论必当公平,不可偏向。”威仪满满的雍正帝。
雍正帝霸气的时候:“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威猛的汉子就是我雍正帝,真汉子,老厉害了。。。。。
雍正帝温柔的时候,批年羹尧折:“从来君臣之遇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总之,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诞就是矣。”年羹尧最后飘了,是不是跟这个有关系?
雍正帝还有基情四射的时候,批石文焯折:“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从你,朕从来不会心口相异。”全身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想一想两个四五十岁的老男人这样说话,不行,隔夜饭要吐了。
雍正帝的基友还不止一个,年羹尧青海平乱成功后,雍正非常高兴的在朱批中说:“你此番心行,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霸道总裁就是我雍正帝,说吧,需要我怎么疼你?再想想这两个也是四五十岁的糙汉子,不行了,不仅隔夜饭吐光了,连酸水都要吐没了。
雍正帝不高兴的时候,广东新宁县不知从哪弄了两株一茎两穗的稻谷,海关监督毛克明马上抢着向雍正“报喜”,结果被雍正帝在朱批中骂了个狗血淋头:“朕屡有谕旨,凡是嘉禾瑞谷,既不必进呈,也不用奏报,你为何专务此等虚而不实之事?”朕说了不喜欢虚的就是不喜欢虚的,为什么你们总是不听呢?
雍正帝发脾气的时候,批佟吉图折:“知人则哲,为帝其难之。朕这样平常皇帝,如何用得起你这样人!”得嘞,您这样的爷,我雍正不伺候了,有多远给我滚多远。
还有雍正帝要崩溃的样子,比如批杭州织造的折子: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请安折)
雍正:朕很好。(朕安)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请安折)
雍正:朕很好。(朕安)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请安折)
雍正:朕很好。(朕安)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请安折)
雍正:朕很好(朕安)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请安折)
雍正:朕很好。(朕安)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请安折)
雍正:朕很好。(朕安)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请安折)
雍正:朕很好,又胖了一点。(朕躬甚安好又胖些了)
.............
杭州织造:这是天气和粮食价格的折子,请皇上过目。(奏呈晴雨录并米粮价值)
雍正:朕很好。(朕安)
好像有哪里不对,仔细一看,没问题啊,雍正帝陷入深深的怀疑中。
果然,每个键盘侠都是一位顶级的段子手,雍正帝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世界,朕就是最早的键盘侠,朕为键盘侠代言。
别人是假指点江山,这位爷是真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当政十余年,评论几千万字,这”网络江湖“的”天下第一侠客“,简称”键盘侠“的称号非雍正帝莫属。
而加班,继续加班,还在加班,依然加班,最后加班到死的”程序猿“也是雍正帝。
雍正帝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甭管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身为”程序猿“,身为”键盘侠“,过劳死是一种宿命,躲不掉的命运。
雍正帝是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在他的手上,国家富裕,百姓安居乐业,说句不客气的话,康乾盛世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这位勤奋的皇帝。
这正是这样的勤奋,这样的努力,这样的夙兴夜寐,为这样的呕心沥血,才成就了这位历史上的皇帝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