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汉景帝时期的学术辩论故事。故事发生在七国之乱平定后的某一天,辩论的主题是“汤武革命的合法性问题”,参加人员都是当世学术界的名流,我以白话文的形式将辩论的主要内容简单呈述如下。
正方:商纣王暴虐,武王替天伐纣是顺应民意!
反方:你这是乱臣贼子的言论,汤武革命是假借民意,行暴力夺位之事,典型的以下犯上!
正方: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夏桀无道,商汤伐夏,商纣失德,武王代之,暴秦苦天下,是以高祖兴兵讨之,此天道也!
反方:大逆不道之言!天地有阴阳之别,人伦有贵贱之分,圣人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皇帝是帽子,再破旧也得戴在头上,臣子是鞋子,再新也只能穿在脚上,这是伦理纲常,岂能颠倒?
正方:要说大逆不道,你才是真的大逆不道!
反方:呃,俺咋大逆不道了呢......?
正方:按你这个说法,当年高祖兴兵除暴秦,就是把鞋子戴到头上了呗?你是说高祖皇帝也是逆臣?我大汉不该拥有天下?是不是我们得把天下还给赢秦?你这不是大逆是啥?
反方:你你你.....!
火药味太浓,再辩论下去就成了敌我斗争,汉景帝赶忙终止了辩论。表面上正反双方相互攻讦,可实际上双方想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即维护大汉存在及传承的合法性。只是双方的视角不一样,正方立足于汉代秦的法统问题,就必须以汤武革命的合法性作为佐证,反方着眼于大汉未来的永世传承,就必须以汤武革命的非法性作为靶子。共同的目标,不同的视角,形成了自相矛盾的两派,很有意思。
自古以来,无论哪个王朝建立,乃至哪个皇帝登基,都要验证其存在的法统所在,尤其是那些争议性人物。比如,明成祖朱棣,非得说自己是马皇后的儿子。不是做马皇后的儿子多块糖,而是根据宗法制,只有嫡子才有继承皇位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朱棣不是马皇后所生,他就不是嫡子,他就没有资格坐龙椅,皇位就是非法的,这就是玄机所在。
再比如历史上有个倒霉催的皇帝王莽,明明建立了新朝,自己也做了15年的皇帝,后世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不承认他是皇帝,死后连个谥号都没有。
王莽为什么受到如此遭遇,原因就是后人认为王莽得位不正,是“篡位得天下”,不合法。那么我们就按照古代皇位继承法统标准来考量一下,王莽的皇位得来正不正,新朝建立是否合法。
要验证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皇位继承法统是什么,以及它产生的历史沿革。我们知道,上古年代没有国家,只有部落联盟,第一个国家形态的诞生起源于夏朝。在夏朝以前,部落的首领以推选方式产生,尧舜的禅让实际上就是举荐,而且是家族内部的推举(尧舜禹都是黄帝的后人),是“伪禅让”。从这个角度看,禹将王位传给儿子启也是家族内部的推选。随着政权的产生和国家机器的运转,父子相传逐渐形成惯例,由此中国由“大家族天下”进入血缘关系更紧密的“小家族天下”。
后来发生了商汤伐纣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周武王伐纣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改朝换代了。每一个王朝都期望自家的私产长盛不衰,周朝也一样。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汤武革命”的悲剧在本朝发生呢?中国第一个大政治家、思想家周公姬旦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他发明的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宗法制规定,任何家族的财产(包括物资和精神)继承,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当然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地主”——皇帝。
这就是中国皇位继承法统的形成,汉景帝时期的学术辩论,反方的依据就是这个。但是这个法统解决不了另一个问题:改朝换代是否合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儒家,以孟子为代表,提出了“天下有德者居之”,也就是说,如果人君失德,被改朝换代也是合法的。后来儒家逐步完善这个思想,提出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即朝代如五行,相互更替是符合天道的。这就形成了皇位继承的第二个法统:更天命(改朝换代)。
由此,中国皇位继承的法统形成“双轮驱动”,一个是“嫡长子继承制”,一个是“更天命”。当皇帝有德,符合天道,那就按嫡长子继承制代代相传,如果皇帝失德,违逆天道,那么就会出现更天命。
按照这个理论,王莽改朝换代是否合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随着西汉王朝的没落,“更天命”的论调在当时已经流传了百年,全国人民从上到下都认为该改朝换代了。王莽正是被这种思潮裹胁,被社会的多股力量推动,逐步走上皇位的,积极推动王莽登基的力量竟然包括了很多刘氏宗族。应该说,王莽建国登基是众望所归,是大势所趋,他不是“篡位”,是真正意义上的“禅让”得位。
既然王莽得位符合法统,那么为什么他会遭遇不公正待遇?主要原因有两条。
一、“更天命”法统不能发挥正常功效。此话怎讲?皇位继承法统的第一法则嫡长子继承制出于维护传统,属“阳”,第二法则“更天命”是破坏传统,属“阴”。阳的东西可以放到台面上,阴的东西只能犹抱琵琶半遮面,能做不能说。尤其儒家思想里还有一个“忠君”的思想枷锁,更让“更天命”像偷来的宝贝,可以偷摸把玩,绝不可以示人。
正因为如此,每当改朝换代,总有一批愚忠份子维护所谓道统,哪怕维护的是混账皇帝,为改朝换代唱赞歌的肯定要被钉上乱臣贼子、道德败坏的标签。所以,人们通常一边享受新朝带来的利益,一边谩骂拥护新朝的“贼寇”。这就是人性的阴暗之处。
二、新朝存在的时间太短,又恰恰夹杂在两汉之间。新朝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王莽缺少为他正名的后人。试想一下,如果新朝也能立国百年,数十代君王,王莽可能被定义为“篡位”吗?
很不幸的是,新朝之后恰恰又是刘姓汉室。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两汉本一体,中间被王莽玩弄了一下。加之东汉政权为了维护自身的正统性,理所当然地要把王莽说成施害者,如此,东汉政权才能名正言顺地沿袭西汉,皇位的合法性才能彰显,否则就必须验证以汉代新的法统所在,以王莽的品行,东汉还真难找到他失德的地方。
假如,新朝过后是个他姓的皇帝,建立的国家也不叫“汉”,情况还会如此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王莽远没有汤武二人幸运,基于上述这两个原因,他掉进了皇位传承法统的陷阱!真是悲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