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当差,事事都要十分小心,一句话说错,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不仅如此,在别人面前,也要注意谨言慎行,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人去告黑状,到时候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而古代的皇帝大多都很小气,就算是大气的皇帝,听到有人说要当“天子”,恐怕都会沉不住气,在第一时间除掉隐患。
可在隋朝就有这么一位大臣,自称要当“天子”,可事情传到皇帝耳中,非但不追究此事,最后还赐钱百万,这是怎么回事?
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隋朝的开国功臣杨素。杨素出身名门,和隋文帝杨坚同出一门,最开始两人都效力于北周。
北周权臣宇文护弑杀三个皇帝后,被周武帝宇文邕设计诛杀,由于杨素之前深受宇文护重用,因此受到牵连。
当时杨素的父亲杨敷立了功,甚至以身殉国,按理来说,杨敷应该受到朝廷追封,就连杨素都应该被赦免。但是周武帝一直没动静,这让杨素十分气恼。杨素这个人性格耿直,不拘小节,总是有一说一,见周武帝此次丝毫没动静,便屡次上书催促。
刚开始周武帝不理他,但是次数一多,周武帝也不耐烦了,于是下令要杀了杨素。杨素一点都没害怕,反而直言道:“臣事无道天子,死其分也。”意思是说:“我给无道的天子做事,死是应该的。”周武帝一听这话,顿时觉得杨素此人很有胆气,于是下令赦免,从此开始重用杨素。
不得不说,周武帝还是很有眼光的,重用杨素之后,他为北周立了很多功。不过他最大的功劳,还是帮助杨坚建立了隋朝。杨坚登基之后,杨素被封为上柱国,之后又立下功劳,因此晋升为宰相。
如此一副君臣和谐的画面,杨素又怎么会说自己要当天子的话呢?这就要说到杨素的妻子郑氏了。
郑氏是出了名的悍妇,不仅在家里十分跋扈,还不准杨素纳妾,两人常常因此事争吵。有一次两人又吵了起来,杨素是个直脾气,说什么也不经大脑,气急之下便对郑氏吼道:“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为皇后。”意思是:“我如果当了天子,一定不会选你当皇后。”郑氏一听这话,赶紧跑去向杨坚告状。
她这一告状倒好,杨素立即就被罢官免职了,而郑氏因为告发有功,免受连坐,“郑氏奏之,由是坐免。”
如此说来,杨素还是因口无遮拦获罪了,那为何又说皇帝后来不追究,反而赐钱百万呢?
原来当时虽然杨坚已经登基,但是陈国还一直没灭,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杨素被免职以后,仍然日夜思考灭陈之策,并上书进献给杨坚。杨坚也知道杨素之前是无心之失,既然已经惩罚过他,而他也一心为隋朝效力,日日进献灭陈之策,于是就不追究那件事了。
不仅如此,开皇五年,“(杨素)拜信州总管,(朝廷)赐钱百万、锦千段、马二百匹而遣之。”
之后杨素便接着为隋朝南下灭陈、剿灭匪患、大破突厥等等,就连独孤皇后去世,其墓葬的规模制度,大多都是出自杨素之手。隋文帝杨坚为表彰其功绩,封杨素的儿子为义康郡公,食邑一万户,世代承袭。
史书记载“可别封一子义康郡公,邑万户,子子孙孙,承袭不绝。馀如故。并赐田三十顷,绢万段,米万石,金钵一,实以金,银钵一,实以珠,并绫锦五百段。”
看得出隋文帝此人还是十分英明,他知道杨素是个人才,所以对他不予追究,反而加官进爵。而对于杨素的无心之失,导致自己被罢免,只能说他娶了个没脑子的夫人。
(参考文献《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