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英雄人才辈出的时代,谈及最厉害的将军大家可能一致认为是白起。白起为何能够如雷贯耳?因为白起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就如大家一听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潜意识里就认为她们是最漂亮的,只是她们闻名遐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罢了。
而且战国四大名将皆为战国晚期的将领,白起虽贵为四大名将之首,但是白起出生的年代秦国在商鞅变法下已经变得十分强大,秦国虎狼之师的诞生应该归功于商鞅,而不是白起。
战国初期有这么一位军事家,他为魏国训练一支精锐部队,他带着这支精锐部队横扫六国,把秦国打成三流国家,这个人就是吴起,那么吴起到底有多厉害?让诸侯国都惧畏呢?
吴起在中国历史上名声不太好,史载吴起杀妻求将,母伤不归,这一切都源于他功名心太重。吴起本来是卫国人,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惜将家中财产花光,最终也没有谋得一官半职,反而落得倾家荡产的下场,还招来街坊邻居的讥笑。
于是吴起离开了卫国来到鲁国拜孔门弟子曾申为师。因吴起母亲去世后,他没有回家守孝被逐出孔门。吴起离开孔门之后,开始钻研兵法,结果把他的军事天赋挖掘出来了,吴起一跃成为鲁国赫赫有名的军事家。
公元前412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鲁穆公也想用吴起,但是由于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穆公一直犹豫不决。吴起为表忠心将妻子杀害,成功得到了鲁穆公的信任。鲁穆公随即任命吴起为主帅率军抵御齐军,结果吴起率军打的齐军落花流水,惨败而归,吴起因此名声大涨。
吴起虽然取得战争的绝对胜利,但是他杀妻求将之举备受人们诟病,所以鲁穆公并没有重用吴起,这对于功名心重的吴起而言无疑是一种打击。吴起听闻魏国正在招贤纳士,于是吴起便离开了鲁国来到魏国。
吴起来到魏国之后,魏文侯也很犹豫,便问李悝吴起怎么样?李悝说:“吴起虽然名声不佳,但是他的军事才能可以秒杀齐国名将司马穰苴”。魏文侯求才若渴便重用吴起。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帅率兵进攻秦国,吴起成功占领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和元里两地。第二年吴起率兵再次进攻秦国河西地区,秦军无力抵抗,魏军乘胜追击至郑县,直捣秦国腹地,秦军退守洛水。后来吴起索性把秦国整个河西地区全部占领,魏国在这里建立西河郡,吴起担任郡守,镇守西河遏制秦军东扩。
魏国占领河西地区犹如一颗大钉插入秦国的腹部,使得秦国很难翻身。河西地区是秦国向东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东边强大的魏国,秦国不敢东扩。
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改革魏国军制,创立武卒制,建立精锐部队。吴起在选拔武卒之时,对参选人员要求很高。候选人必须全身武装,佩戴长矛、佩剑、五十支箭,还有三天的干粮,半天时间行军百里(约合40公里)。
通过考核的成员可以顺利成为魏国士兵,吴起根据士兵的特长,将其分在不同的队伍,比如擅长弓箭骑射的为一队,擅长攀岩的分配到另外一队,擅长打伏击战的又是另外一队。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吴起对武卒要求这么高,有人愿意参军吗?这个问题吴起早就考虑到了,吴起提出只要参军入伍的士兵,他的家庭可以全部免税,所以在当时参军入伍是件荣耀的事情。
公元前389年,秦国为了夺回河西地区,率领50万大军攻魏,秦魏两军大战于阴晋,吴起仅率领五万魏军、三千骑兵大败秦国五十万大军。阴晋之战是吴起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吴起替魏国保住了河西地区。
魏军虽然少,每位都是装备精良的魏武卒,而秦军大多都是装备简单的农民,秦军自然无力与精兵抗衡,魏军几个来回的冲杀,打的秦军落荒而逃。
吴起还带着这支精锐部队替魏国开疆扩土,史载,吴起与周边诸侯国一共交战76次,胜64次,另外12次,魏国没有失败,吴起跟敌军打了个平手,吴起因此被誉为“长胜将军”。
吴起的屡战屡胜,使得周边诸侯国惧畏,都不敢惹恼魏国,魏国从此在诸侯国中地位一路飙升,在国际上有了话语权,魏国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
就在吴起事业达到顶峰之时,赏识他的魏文侯去世了,魏武侯即位。一年后丞相李悝也去世了,魏武侯并没有升任屡立战功的吴起为相,而是任命田文为相,对于功名心重的吴起来说又是一次打击。可是等到田文去世后,也没有轮到吴起。新上任的丞相怕吴起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采用离间计,使得魏武侯对吴起产生怀疑,吴起不甘受到冷落,便离开了魏国去楚国。
吴起来到楚国以后受到楚王重用,随即推行变法,使得楚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可是他跟商鞅一样因变法而生,也因变法而死。吴起得罪了楚国贵族,等到器重自己的楚悼王去世后,吴起被贵族乱剪射死。
关于吴起杀妻求将,《史记》虽然有明确记载,但是并没有得到证实,也有史学家认为是有人黑吴起。但是在战国时期男人为了自己的事业杀妻,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管吴起名声如何,他的军事才能不能被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