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议政”和“君主立宪”有着本质区别,如果雍正时期的“八王议政”成功,中国反倒会距离“君主立宪”越来越远。到光绪年间,就连“君主立宪”的谎言都不会出现!
具体原因如下:
君主立宪:即在保证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限制君主权力,保证人民主权。说白了就是荒地可以有,但皇帝的权力必须限制甚至只能作为国家的象征,而非掌握实权的君主。
八王议政:褚英和代善的太子之位,接连被废以后,努尔哈赤决定不再明立太子,改由八旗旗主共同议政参政,也就是以代善为大贝勒,皇太极、阿敏、莽古尔泰等九位(多尔衮和多铎因年幼被当成一个计算单位)努尔哈赤的子侄共同执掌国政的制度,也被称为“八旗固山额真议政制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八王议政”虽然将皇权分摊下放,但国家的朝政大权依然掌握在上层皇室成员手中,也就是说在“八王议政”制度的保障下,皇权虽然被分摊和限制,但人民主权并未得到任何保证,更没有宪法的支撑来限制和约束统治阶层的权利范围。说到底,“八王议政”虽然不是君主专制,但却是统治阶层的专制,和皇权集中并无差异。
另外,如果“八王议政”在雍正朝得到实施,那么面对限制统治阶层无限权力的“君主立宪”制就算皇帝统治,满洲八旗旗主们也不会同意,“君主立宪”只会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