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墨上桑看来,即便当时没有司马懿夺权、代魏,还是会有其他的门阀家族崛起,取代魏国和统一三国都是历史的趋势,会迟早发生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曹魏政权领袖的衰落
自曹操66岁去世后,继位的曹丕年仅40岁就死掉了,随后继位的曹叡也是36岁就死掉了,曹叡的几个亲儿子也都早早夭折,最后没办法只能从养子中选了一个年仅8岁的曹芳继承皇位,大权完全旁落在顾命大臣曹爽和司马懿手中。
以史为鉴墨上桑认为:曹氏政权没有一个有力的领袖,没有吸取东汉末年幼帝上位后外戚、內侍作乱的教训(或者说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只能让8岁的幼帝继位了),新的曹魏政权领袖根本不是朝中大臣的对手。
而且曹叡托孤失败,任命的曹家人:曹爽任用私人,专权乱政,起居堪比皇帝;司马懿更是大家都知道的暗中觊觎皇位的阴谋家。
这样的情况,焉能不败?
二、门阀士族的崛起
东汉末年,之所以军阀割据,其实就是门阀士族壮大的原因;
河北袁绍:四世三公之家,袁绍和袁术分裂了袁氏士族的力量,依然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重大一笔,要是袁家出来一个比袁绍、袁术都强一点的人物,基本上就没有三国什么事情了;
颍川荀氏:颍川荀氏,当时有“荀氏八龙”的称号,其中的荀攸、荀彧等等都是曹操重要谋士;荀氏见于史籍记载者达一百多人,而且基本都是文职高官,荀氏的婚姻之家基本上属于高门大族,且与皇室联姻,绵延两晋,一直与皇室保持亲戚关系。
河内司马:河内名门司马家族包括司马懿在内的兄弟八人被称之为“司马八达”,都是高官;
还有颍川陈氏:陈纪,陈群……
徐州陈氏:陈珪,陈登……
琅琊诸葛氏: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兄弟三人分别出仕魏蜀吴三国,不管谁能统一中国,诸葛家都能笑到最后;
而且,曹操所在的曹家和夏侯家本身也是士族;
三、九品中正制
曹操起兵以来,为了防止门阀士族的独大,启用《求贤令》重用寒门士子,得以成功的统一北方,建立强大的北方政权。
但是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曹丕为了打压地方行政长官权利,以及压制曹氏宗亲对自己皇位的威胁,拉拢更多的士族支持自己,于是采用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来选拔官吏;
但正是九品中正制的采用,让寒门和士族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国家重臣渐渐被门阀士族所把持,寒门子弟无望,到了后期连中正官都被士族所把持,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司马懿就是当时门阀士族的典型代表,所以历史上要是没有司马懿夺权,可能会有颍川荀氏、琅邪王氏、陈郡谢氏等等士族来取代曹魏政权。只是士族换个代表人物出来罢了。
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以史为鉴为您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