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关键的历史变革期,巴拿马运河特朗普已拿下其一,如果格陵兰包括主权,也被强制性拿下,那各地会加速礼崩乐坏。进入抢夺资源,强权即真理的春秋战国时代,
以前是通过市场经济的秩序来安排,现在是凭武力。凭经济威胁,直接动手抢,那这离世界大乱还差多少,非常近了。
特朗普也深知,如果把美国优先作为大政方针,就一定会导致传统盟国的凝聚力瓦解,比如说要逼迫丹麦割让格陵兰,其他欧洲国家会怎么想。会怎么看美国
也就是你盯上的地方,凭你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金融力量,能说拿走就拿走。和当年希特勒有什么差别?
这个时候盟友国还愿不愿意同心协力对付俄罗斯,或者北约凭什么绕这么远来对付我们,那这一切的凝聚力都将不复存在,只剩下美国单打独斗。
那以美国现在的实力,特朗普是知道的,还远不足以在俄乌,中东和东亚地区同时进行进攻态势,所以必须要战略收缩,优先巩固北美的根据地,做长期回报,俄罗斯块头太大,啃不动。也就能看到和谈,把美国力量收回用在其他领域。
那么在东亚,我们肯定是不好惹的。因此特朗普会抑制台海和南海的事端升级,避免发生没必要的大国对抗。
而且在朝鲜半岛,特朗普会选择进一步去缓和朝鲜关系,降低紧张程度。
所以美国最多,也只能在中东这块地方发力,也就能看到空袭也门,在伊朗方向配合以色列进行外科手术,目的是为了摧毁伊朗核设施。
也就是说,特朗普已经想明白了,先要在西半球处于绝对霸权地位,把自己后花园经营,再来坐山观虎斗,看其他国家打来打去,美国就又会成为像二战后的最后的赢家。
这就是特朗普2.0时代的长期战略,全球收缩坐山观虎斗。
我们将时间线重新拉回。海湖庄园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特朗普官宣,第二任期要做的三件事情:
一是把加拿大变成国旗上第51颗星;
二是让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成为美国的飞地;
三是将墨西哥湾收为内海。
用这些国家的山河破碎,重塑美利坚帝国的宏图伟业。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说说而已,他还在当天发布了两幅新版北美地图。整个北美洲只剩下一个横跨南北的巨大国家,那就是领土疆域囊括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的“新美国”。
在上任第一天,更是将墨西哥湾改名美国湾,也就有了开头的话。
但特朗普的目标可不只有墨西哥。
早在去年年底,他发推就丢了烟雾弹,表示美国必须得到格陵兰岛,为此不排除使用武力!
一个号称民主灯塔的国家,公然向北约盟友索要领土。这放在21世纪的今天,属实有点抽象。而作为当事国的丹麦,应对措施更加抽象。
美国人都要抢他地盘了,丹麦的第一反应不是往岛上增兵。
而是连夜修改国徽,将象征格陵兰岛的图案放大再放大,宣示一波主权。紧接着让外交部发言人谴责几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事搞得特朗普半夜都在笑:丹麦人的最后警告,就是往岛上增派两条雪橇犬,不是丹麦没骨气,而是实在是没有对抗美国的底气。
格陵兰岛名义上是丹麦的属地,但岛上的防务早已外包给了美军,岛上的美国驻军比丹麦士兵还多,供暖供电也全由美企承包,经过美国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营,岛上的居民早已与本土貌合神离,对大洋彼岸的丹麦欧皇更是缺乏认同感,反而与供吃供穿的老美更加亲近。
美国人要想拿下格陵兰,无论文拿还是武抢,都很容易。让CIA策反岛民,再来个公投入美,格陵兰州这不就有了。民主行不通的话,老美倒也是略通拳脚。
美军早在1951年,就于格陵兰岛北部建起空军基地,2023年第一次在这里部署F-35A战斗机,无论是制空权还是制海权,格陵兰岛都牢牢掌握在美国手里。说是被美军实控都不为过,可问题是,二战后,美国没有直接吞并其他国家土地,现在又为什么要威胁盟友,强占土地呢?
道理很简单,美国碰到“硬茬”了。
随着我们崛起,六代机上天。美国重返亚太的计划基本宣告破灭,而拜登时期苦心经营的印太战略又捞不到什么好处,反倒让国内矛盾加剧得不到有效解决。再不回防本土的话,“苏联的今天,恐怕就会成为美国的明天”。
去年的时候,拜登本想通过美联储加息周期,收割我们改开三十年来的经济成果。可最终的结果如何,大家也都看到了。
我们文不服软,武不服输,愣是撑到了美联储无奈降息投降。
美国回血不成,反倒让自己债台高筑、通胀高企,在这场金融战中沦为笑话。
眼下正是他们最需要回血的时候。重返亚太已经无望。而近水楼台的格陵兰岛,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吞并格陵兰岛,只是特朗普计划的第一步,他最终是要一统北美!建立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北美共荣圈”!把周围国家打造成美国的“血包”,为MAGA“献祭”。
从军事角度来看,拿下格陵兰岛,再配合北边的阿拉斯加,美国就能从西北、东北、正南三个方向,完成对加拿大的战略包围,然后坐等特鲁多进献降表。
接着南下,墨西哥北边的三个州,以及巴拿马运河也是唾手可得,只要武力施压,再配合经济制裁,双管齐下,这些小国还能不乖乖交出领土?
当然,特朗普执于一统北美,我们先想个问题,特朗普第一任期推行过许多单边主义政策,包括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制造业回流等等,为什么都以失败告终。
说到底,还是因为美国缺少自己的“经济纵深”。一统北美的战略作用就在这里!提供强而广的经济纵深!
持久战能持续多少,取决于自身纵深程度,贸易战也不例外,美国稀土依赖我们供应。消费品、工业零部件都需要从我们进口,这些都是经济纵深不足的体现。以至于美国对我们商品加征的每一笔关税,都会以涨价的形式,均摊到美国消费者身上。
贸易战打了那么多年,美国非但没有搞垮我们的经济,反而加剧了自身的通胀,反观我们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产业链。工业体系也足够独立,外部依赖低,受国际波动影响小,且内需庞大,这意味着即便我们失去美国市场,也可以靠“内循环”继续运转,这就是经济纵深广阔的好处。
老美想这样玩吗?当然!可他做不到。
美国虽然现在的经济体量庞大,但经济纵深却配不上这个体量。
制造业空心化问题积重难返,供给需求严重失衡。
特朗普执政的头四年里,尝试过吸引台积电和富士康赴美建厂等方式,来复兴制造业,但这些项目最终都以烂尾告终。
发现本土回流推不动之后,特朗普又开始在邻近国家搞“友岸外包”,也就是让部分生产线退出中国,再把他们引进亲美国家,以减轻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距离美国最近的墨西哥北部三州,自然就成了这项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这些地方制造业基础本就雄厚,有了“友岸外包”的加持,短时间内还真聚集了不少优质产业,但是以特朗普的性格,是不可能做出花自己人的钱,去便宜其他国家的好事的。
在他看来,这些地方能在王的恩泽下,发展得这么好,那干脆让他们并入美国得了。若能完整吞下墨北三州,美国的工业纵深和经济纵深都将得到极大拓展。一个以美国为上游、墨西哥为下游的经济体也将成形,如此庞大的经济体,势必要用更加富饶的资源去浇灌。
于是,美国又把目光看向了格陵兰岛。这不都说通了吗,这座岛离美国近不说,还是块未被开发的风水宝地,岛上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正好贴合特朗普2.0版本的“钻探强国”战略。
比起油气,特朗普同样看重岛上潜在储量,接近4000万吨的稀土资源。稀土之于工业,就像微量元素之于人体一样不可或缺。中国的稀土出口量常年占据全球的70%以上。而美国的稀土储量不足中国的4%。
大家都知道,我们又对稀土的开采和出口采取了严格的限制,现在的稀土可是名副其实的战略资源。
美国要想实现经济内循环,自然是离不开稀土的,更不能接受关键原料被中国“卡脖子”。这才会不顾“吃相难看”,也要对格陵兰岛动手。
起初我们都以为这只是单纯的施压而已。
毕竟老外也讲究“折中”,像特朗普之前要求加拿大增加军费,结果美国总统都换了两茬,加拿大军费愣是没有增长一点,现在他放话要吞并加拿大,特鲁多听后一害怕,就老老实实交保护费了,格陵兰也是如此,之前特朗普说北极航线有中国商船经过,丹麦摆烂不管。如今说要拿下格陵兰岛,丹麦立即做出反应,交齐保护费,斥资组织巡逻队。
撂狠话、吓唬人,非常符合特朗普的做事风格,但这次不一样,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要动真格,因为这事关乎美国未来的战略抉择,容不得含糊一点,特朗普从政的前四年里,美国喊了无数遍MAGA。
但山河日下已成大势,衰落的趋势根本刹不住。
中东国家反美的反美,欧盟松绑的松绑。
就连“号令天下”的全球霸权都难以维持。
问题有多严重,特朗普再清楚不过。
为了寻找新的出路。特朗普想到的办法便是战略收缩,先稳住基本盘,将更多的资源从中东和亚太撤回到北美。吸一波盟友的血补充实力,以求来日再战,毕竟美国早期大发展,都是靠对邻国的南征北战换来的。
美国最初的形态,只有东海岸十三块“龙兴之地”,就连最富有的加利福尼亚州以及南方最大的德克萨斯州,也都是后来通过战争,从墨西哥身上割肉割出来的。
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无疑是资源量。而资源量又是由国土面积决定的。若不是西进运动和美墨战争让老美捡漏了那么多风水宝地。只有东海岸13州的美国人,估计过得还不如阿根廷和巴西。
老美靠不义战争完成了原始积累,骨子里流淌着强盗的鲜血。
如今发展遭遇瓶颈,会想到复刻老祖宗的“智慧”,也就不足为奇了,大扩张往往带来大发展。秉承这样的想法,特朗普2.0时代,极有可能是一个开疆拓土的新时代。
吞并加拿大,让50%的原油进口转为内销,彻底实现油气自由,收下墨西哥北部三州,得到大量廉价劳动力,补齐美国工业体系的短板。让北部三州取代中国,成为美国廉价商品来源地。
然后便是控制巴拿马运河,将贸易路线全部收回自己手中,强化内循环。
只要控制了巴拿马运河,就能让美国东西海岸的贸易要道更加扩散,由于美国铁路老化严重,运力十分有限,各州又各自为政,建一条新的跨州高铁,要谈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因此运量庞大的物流只能走水路运输。
于是美国西边的商船,只能从太平洋出海绕个弯,穿过巴拿马运河,到达祖国的另一端。以至于现在美国40%的集装箱货运,都得被巴拿马这个弹丸小国“卡脖子”。
尽管巴拿马无意与美国为敌,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巴拿马运河之于美国的重要性,说是美国的“海上生命线”也不为过。
以特朗普的性格,肯定不会放任这么重要的命脉把握在他国手里,更何况往返中欧的商船,也对巴拿马运河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掐住这条航道,在实现通行自由的同时,又能起到分化中欧贸易关系的作用。
特朗普在位四年里,能够吞掉以上领土的几分之几?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当然这么干的话,会不会被群起而攻之呢?毕竟周天子的血值已经出现,也有人认为,特朗普说这话时,还只是候任总统,开玩笑罢了,做不得数。毕竟自由灯塔,怎么会干出奴役他国的事情呢?
之所以有人会这么想,还是因为我们安逸惯了,长期生活在一个和平国家里,被保护得太好,以至于误判了局势。总觉得侵略和扩张离我们很遥远。
实际上,和平共处只存在于强国和强国的附庸之间,绝大多数地区的秩序,都还停留在残酷的丛林法则,小国依然是大国的玩物。
例如丹麦作为北约成员国,其领土受到北约保护。丹麦遭到攻击,将被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攻击,可现实是,面对特朗普的武力威胁,北约一言不发,联合国默不作声,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为丹麦发声。就连其他同样受到威胁的国家,也都一副无可奈何的可怜模样。
除了说“我不同意”之外,就是装傻充愣,转移视线,孤立无援又实力不济,丹麦当局只得在归属问题上松口,表示如果岛民同意,岛屿可能会独立,但不太可能成为美国的一个州,接连用了两个“可能”,足以见得他们心里多么没底,这话是说给特朗普听的,代表着妥协与商量。
实力差距摆在那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算特朗普真这么干了,丹麦也只有妥协的份,与其死磕到底,不如争取卖个好价钱。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平台发布,原创内容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