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印案使得整个明朝绝大部分官员都被卷入进来,甚至连很多两袖清廉的好官都被杀掉,是朱元璋时代十分罕见的冤案。
空印案到底怎么回事呢?
按照明朝当时的规定,地方各部门每年都要向户部报告地方财政账目以及开支情况,这个上报的账目和户部对账时,必须一致,分毫不差,才能完结。
如果对不上,哪怕只错了一个数字,就得打回去重新写,盖上地方官府的印章,再回来重新核对。
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
那些离京城比较近的基本影响不大,但是那些离京城非常远的州府就很惨了。
比如说,云南、广西、贵州这些地方离当时的明朝首都南京非常远,来一趟起码一两个月。
如果有个云南的地方官派人带着盖好章的账册,花了一个多月,马不停蹄地赶到京城,跟户部一核对,有个把数字对不上,这下就得打回去重写。
这名负责跟户部对账的官员,又得马不停蹄地带着账册,再花一个多月时间赶回云南。
重新改正,盖好章后,又花一个多月时间赶到京城核对。
这样一来,四五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要还对不上,那得折腾一年!
官员们于是想到一个好主意,一般账目对不上,可以现场修改。
最关键的是要重新盖章比较麻烦,得回到当地盖上之后,再拿回来。
笔可以随身携带,而且到处都有,这官印可不能随身带,毕竟只有一枚,带走了,官员处理政务就没得用了。
所以,大家一合计,要是给空白的册子预先盖上官印,带着一起进京,要是有对不上的地方,用空白册子改好就能直接交差,反正印章都是盖好的。
这条潜规则其实从元朝开始就一直存在,从未有人去追究过这事儿。
而且,这事儿从宰相到地方官,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情况,大家也明白里面的苦衷,唯独只瞒着朱元璋。
直到有一天,有锦衣卫向朱元璋汇报了这个事情,朱元璋听完当场大怒!
底下这帮人真是过分,不仅偷懒,还胆敢搞这么多花样。
这些盖有空印的册子,要是流传出去或者一些心术不正的官员拿去,往上边写一些以权谋私或者贪污公款的内容,岂不是大开贪腐之门?
因此,他认为这是一件欺君罔上的大事。
于是立即下令调查,但最尴尬的一幕出现了。
负责调查的官员以及被调查的官员,都清楚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朝廷中央的宰相以及各部官员也都清楚。
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把它说出来!
眼看着大家都要一起跟着倒霉了,这时有个叫郑士利的官员站了出来。
他给朱元璋写了一篇数千字的进言书,他在上面解释了盖空印的原因,也说明了大家的苦衷。
其次,他还说,这些盖有空印的纸张,用的是骑缝章,每张纸上面都不是完整的印章,即使流传出去也干不了事,不会引发贪腐。
但老朱根本不听他解释,大手一挥,就把郑士利给流放了。
紧接着,朱元璋对所有涉案的官员进行了恐怖的处理。
具体处罚是:
主印官员直接拖出去砍了。副手及以下涉案的,打一百仗,然后充军。
具体涉案被处罚的官员,历史上存在很大的争议,有的说高达七八万,有的说被处置了上千人。
目前比较主流的一个说法是,空印案与郭桓案合在一起,一共处置了七八万人。
郭桓案是当时比较著名的一起贪污案,牵连非常广,涉案人数较多,影响也非常大。
实际上,郭桓案杀掉的人数要多很多,大约有三万余人被杀,整个明朝官员几乎被杀尽。
空印案,只要用心想想,就不可能杀掉那么多人!
按照明朝的官员数量来说,就不可能杀这么多人。
明朝有13个省,140多个州府,1000多个县,官吏总数也差不多2万人左右。
而朱元璋在处罚的时候,只杀了主印官员,副手被仗责一百,然后充军,并没有杀。
而且,本来这事儿就是朱元璋故意借题发挥,他不至于蠢到把所有官员都杀光,那就没人干活了。
因此,比较靠谱的数字,应该是被杀掉的有上千人,剩下的要么幸免,要么充军。
由于在处理这个案子的时候,不分对错,只要跟空印有关,都要受牵连。
所以,有不少为官清廉的好官也被杀掉了。
明明是事出有因,而且是潜规则,大家都知道的事儿,一直以来,从没有人去追究过。
为什么朱元璋一定要整治那么多人呢?
其一,这应该跟朱元璋这个人的经历有关。
他从小生活在元朝贪官的压迫下的农民家庭,对这些官员深恶痛绝。
作为一个从最底层干到皇帝的人,朱元璋对从皇帝到最低一层中,每一层的猫腻,他都清楚。
所以,他根本不相信这些官员,他认为这些人就是不好好干活,而去搞各种花样偷懒。
其二,这件事触碰了朱元璋的痛点。
在空白文册上盖空印这事儿,所有人包括宰相在内都知道,就唯独朱元璋一个人不知道。
当他突然得知这件事的时候,作为皇帝,他首先会想到的是,这帮人在藐视他作为皇帝的权威。
按理说,官员们要是一开始就跟朱元璋汇报,提出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给出建议,请求皇帝批准,也不会有这档子事。
事情坏就坏在所有人都瞒着朱元璋,这么多的官员,竟然胆敢不向他汇报请示,就把这种理论上属于违规的事情给干了。
没经过我的允许,这帮人就胆敢为了偷懒,擅自盖空印,这不就是藐视皇权吗?
在他看来,这些官员在藐视他的权威,必须要整治一番。
所以,空印案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冤案,上千名官员被处死,其他估计得有数千人被仗责充军。
注:图片来源——电视剧《山河月明》截图。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本文同名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