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非洲安哥拉知道了黑人的穷,看过黑人种地,明白了穷是有道理的
创始人
2025-08-28 19:03:38
0

关于非洲人为什么贫穷这个问题,我一直困惑了很多年,非洲大陆大部分都位于热带、亚热带的地区,远古喷发的火山灰让这里的土地格外肥沃,农作物的种类也很多。

非洲大多数的地区全年都十分炎热,不存在北欧或我们亚洲冬天只能呆在家中无法耕种的情况。非洲人在正常状态下都要比亚欧或美洲的住民要强壮得多,运动神经发达。

如此天时地利人和都凑齐的情况下,非洲大部分的区域竟然连年农田荒芜,人们一直处于饥饿之中,很多地方甚至多年都会被饥荒和天灾所困扰,饥民遍地流离失所。

没去过非洲,真无法想像,气候炎热适合庄稼生长,只要付出些劳力,开荒种地,一年三熟,只要努力一年,吃上饱饭还是可以做到的吧,非洲为什么会穷成这个样子呢?

若你来到非洲安哥拉当地走一走,你便会发现,这些黑人兄弟的性格习惯,真是一绝,他们的劳动状态,别说吃饱,没饿死都是万幸。非洲受穷真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其中极缺的水资源和简陋的生活设施,便极大的影响了安哥拉经济的发展。来到安哥拉后,你触目可及的都是十分低矮且简陋的土窝棚,整个城市楼房非常稀少。

因为城市没有自己的轻工业,当地的物资极其匮乏,用来建筑房子必须的水泥和钉子等物资都非常稀缺,所以当地大多数的房子只能用树枝绑在一起混合黄泥做成墙。

这样的房子的坚固程度可想而知,哪怕一场暴雨都会有房子坍塌,也是万幸本地气候炎热,当地人不存在御寒的问题。但当地人的生存环境却极其恶劣,尤其是卫生条件。

热带气候本身便容易滋生细菌,而本地人的生活习惯更是加剧患病的机率,当地人对于环境卫生十分淡漠,不但随意将生活垃圾扔在街边房头,随地大小便现象比比皆是。

原本,当地政府为了改善市内污浊不堪的环境问题,曾经与国际组织求助,将安哥拉的各个街路都修建成水泥地面,原以为这样路面的污浊程度有所改善,城市也会好起来。

谁知,仅仅过了几个月,整个路面便已经被大量的垃圾和粪便污染得无处下脚,而本地人便在这样肮脏的路上蹚来蹚去,对这样的恶劣环境已经习以为常,让人无奈之极。

以上仅是非洲人的小日常,而在安哥拉,你若看到当地人是如何种地的,便要知道,为什么这块肥沃的土地会穷成这样。到了需要耕种的时候,为了增加土地的肥度。

非洲人便会到自己的地里去烧荒。对!就是将地里收获过的田地,及地里庄稼的根茎原封不动的烧一遍,烧的过程中,人们便在地边躺着观看,直到火熄灭为止。

接下来,你想象的翻地、松土等等环节都是不存在的,本地人会拿着一把种子,来到刚刚冷却下来的地里,随手刨几个坑,然后一个坑扔下一颗种子填平土后,种地结束。

虽然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农耕历史的农业大国,但是如此简单粗暴的耕种方式,我想中国农民也是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吧!非洲的农民们简单的耕种已经结束,只等收获了。

收获之前,不会有人去施肥、松土、除草、捉虫,庄稼长成什么样完全的听天由命,而此时的本地人都去干什么了呢?回来躺平,或者围起来载歌载舞,着实轻松愉快。

若你实在看不下去,想提醒本地人,如此种庄稼太草率,没有办法保证产量,并还想好心的传授他们如何种地时,当地人会表现出惊人的固执,与时俱进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们会非常严肃的告诉你,破坏传统是不可以的,从古至今他们代代都是如此种地,不能因别人的原因去擅自更改。哪怕他们种出的粮食少得可怜,也不会接受你的意见。

这便是大多数非洲人的生活,贫穷、懒散而浑浑噩噩,随处可见载歌载舞的人群,东倒西歪的居民。舒适的环境没有给他们带来优渥的生活,反而让他们愈发懒散固执。

虽然他们并不会为了生存而吃苦挨累,但是不代表他们可以好东西不偷不抢。中国曾经为了援助非洲兄弟国家,派出过多批援助专家组,帮助当地人发展产业,提振经济。

可是抵达当地后才发现,当地人对于中国人传授的各项技术、能力都不感兴趣,配合者寥寥,但偷中国援助人员的生活物资和生活设备去卖钱的事例,可谓屡见不鲜。

一到夜间,专家组附近库房旁动静不断,平日里小偷小摸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也让各国去援建的工作人员都头疼不已。与非洲土著接触过后,会真正明白其落后的原因。

与欧亚各洲相对,非洲的生活模式还停留在原始社会的懵懂蛮荒状态,他们固守着自己极其落后的习俗和认知,无法迅速的跟上历史前进的洪流,只能停在落后的原点。

而前来非洲的其他国家,除了如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是真心帮助非洲各国发展建设,改变现状外,其他人无一例外都是带着掠夺和奴役的嘴脸,在这片土地上做威做福。

这样的事情多了,非洲各国便更加抵触外来者带来的所谓先进和文明,因为这些看似辉煌的东西上面,都沾染着被阴谋牺牲的同胞的血泪,与无辜平民的哀鸣。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时代发展的洪流并不会因为非洲人民的苦难而对其宽容,“落后就要挨打”,墨守成规、拒绝发展,势必会将前进的道路越走越窄,生活越来越难。

好在,这在片神奇的土地上,更多民众清醒了。卢旺达已经给其他非洲国家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他们扔掉了曾经落后的观念,向自己的偶像,真诚帮助自己的中国求教。

不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生产,不论是军事还是教育,卢旺达照着中国前行的脚步亦步亦趋同,才有了如今的意气风发,发展蒸蒸日上,一场向中国求学的春风,已吹遍非洲。

相关内容

从沙土到纤维砂(一):马术...
在马术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场地的演变犹如一部生动的传奇。 起初,骑手...
2025-08-28 12:53:39
自由式小轮车:驭风腾空 青...
Transparency 后空翻潇洒飘逸,定前轮稳如磐石,摆车架灵...
2025-08-28 12:52:26
到甘肃甘南旅游6天5晚游玩...
家人们,谁懂啊!现在旅游热潮一波接一波,大家都想趁着假期出去看看祖...
2025-08-28 12:48:32
(活力中国调研行)感受唐风...
8月27日,华灯初上,湖北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在宫灯映照下化为“琼楼玉...
2025-08-28 12:48:06
四川5天4晚最佳路线推荐,...
家人们,谁懂啊!四川那可是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
2025-08-28 12:47:19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7夜人均预算2400元,这个价格能让咱们...
2025-08-28 12:46:54
原创 ...
如今的画面,反而成为破解多年前传闻的最有力证据。18岁的 Luca...
2025-08-28 12:46:31
原创 ...
中国男篮新星王俊杰近日已经回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和队友们会合训练,备...
2025-08-28 12:36:19
原创 ...
小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特朗普提问时,注意到了一件有趣的新装饰。就...
2025-08-28 12:36:12

热门资讯

原创 消... 8月27日,某高尔夫频道上传了一段题为“一杆进洞!谁赢走了价值2700万韩元劳力士?”的视频。 原来...
原创 德... 1916年制造的Traub摩托车,于1967年在一堵砖墙后面发现,大体良好,目前仍然可以使用。它是谁...
原创 同... 在中国历史那波澜壮阔的长卷里,南宋与西辽,宛如两颗截然不同的星辰。南宋,偏安于江南水乡,恰似一位婉约...
原创 清... 十几年前,一部清代历史剧《宰相刘罗锅》上映,一时间红遍全国。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人们都在大...
原创 历... 一、庞太师 庞吉,在《三侠五义》、《包青天》、《杨家将》等多部小说及影视作品中担任BOSS的角色。...
吉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丙午神钩... 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是吉林省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吉林大地。该带钩全长15...
原创 孙... ◆文:刚子聊历史 ◆ 原创作品,洗稿 、 抄袭必究 前言导语 在影视剧《大明风华》中,主角孙若微是一...
原创 满... 时至今日,随着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使得对满清入关时的屠城事件有了更多了解。史书记载,汉人在明...
历史上的今天 | 数学家陈景润... 陈景润(1933-1996),福建福州人,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一生探索解析数论...
《晋国通史》(修订版)运城首发 山西晚报讯(记者 胡增春)3月18日,运城市举行《晋国通史》(修订版)首发式。《晋国通史》的修订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