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宋朝,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谓之“弱宋”“错宋”,也有人盛赞其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朝代。宋朝,这个由武将建立、坐拥百万兵马的政权,经济文化与科技在当时独领风骚,却又屡屡被辽国、夏国、金国等邻国欺凌压榨,形成一种奇特反差。
欲探究竟,需回溯北宋王朝每位皇帝的执政轨迹,方能完整领略其荣辱兴衰。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迫使后周恭帝禅位,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即为宋太祖。彼时,宋朝与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对峙。次年,赵匡胤为防“黄袍加身”故事重演,采纳赵普建议。
以“杯酒释兵权”之策,威逼利诱手握重兵的大将交出兵权,此举虽加强了中央集权,却也种下重文轻武的种子。公元963年,赵匡胤开启统一全国征程,派大将李处耘以平叛为名,借道荆南,突袭江陵城,南平王高继冲投降,南平灭亡。公元964年,赵匡胤发兵五万,兵分两路攻打后蜀。
赵匡胤 黄袍加身
宋军势如破竹,直逼成都,后蜀末主孟昶投降,后蜀覆灭。公元970年,潘美等将领率大军大败南汉军,南汉后主刘鋹投降,南汉灭亡。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其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赵光义继续兄长未竟的统一大业。同年,吴越国王钱俶与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主动归顺。
公元979年,赵光义亲率大军攻打北汉都城太原,同时派大将抵御辽军援兵,不久攻破太原,北汉末帝刘继元投降,北宋基本统一全国,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赵匡胤试图收复被辽国占领的幽云十六州,一年时间里,宋军与辽军在满城、雁门关、雄州、高粱河等地开战,宋军败多胜少。
高粱河之战中,宋军轻敌冒进,三面受敌,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赵光义身中两箭,乘驴车逃走,此次失利中断了宋朝统一进程。公元986年,赵光义发动第二次北伐,史称雍熙北伐,宋军出动20万大军,兵分三路攻辽。战争初期,宋军连下云州、应州、寰州、朔州。
但随着辽军增援部队抵达,宋军主力在岐沟关之战惨败,全线溃败,赵光义无奈下令撤军,收复幽云十六州计划破产。宋对辽失去战略主动权,辽国频繁攻宋。公元993年,川陕地区天灾频发,百姓民不聊生,王小波和李顺带领百姓攻占成都,建立大蜀政权,北宋政府耗时三年平定叛乱。
赵恒
公元997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其子赵恒继位,即宋真宗。真宗在位之初,任用李沆、吕端为相,勤于政事,减免税负,促进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出现“咸平之治”的繁荣景象。但军事上,宋朝与辽国作战一直处于下风,最终双方在澶州达成澶渊之盟。
以白沟河为界,宋朝每年向辽国支付大量钱财宝物,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此后宋辽百年间无大规模战事。公元1008年,宋真宗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他也是最后一位进行泰山封禅的皇帝。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其子赵祯即位,即宋仁宗。赵祯即位时年幼,由母亲刘娥垂帘听政。
公元1033年,刘太后去世,宋仁宗开始亲政。他知人善任,统治时期北宋经济繁荣,科举制度改革,科技大发展。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脱离宋朝,建立西夏政权,宋仁宗下令讨伐,宋夏战争全面爆发。公元1043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整治腐败、推行改革。
因触犯贵族利益,范仲淹、欧阳修等人被排挤出朝堂,改革告终。公元1044年,北宋在宋夏战争中屡败,与西夏议和,签订庆历和议,北宋每年送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给西夏,李元昊取消帝号,向宋朝称臣。公元1063年,宋仁宗赵祯驾崩,养子赵曙继位,即宋英宗。
宋仁宗
宋英宗任用仁宗朝改革派,重用欧阳修、苏轼、司马光等人,还重视书籍编修,命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公元1067年,宋英宗驾崩,其子赵顼继位,即宋神宗。宋神宗在位时,面临官僚机构臃肿、对辽和西夏岁币负担沉重的问题,为摆脱经济危机,重用王安石实行变法。
但新法推行遭守旧派重重阻碍,王安石两度被迫辞去相位,变法失败。公元1082年,西夏内乱,宋神宗发动20万大军讨伐,却在永乐城之战中被西夏军全歼,此次失利沉重打击了宋神宗。公元1085年,宋神宗赵顼郁郁而终,其子赵煦继位,即宋哲宗。
宋哲宗即位初期,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太后启用司马光等反对变法的大臣,驱逐变法官员。公元1093年,高太后离世,宋哲宗亲政,下令实行元丰新法,罢免旧党,军事上一改前朝弃地求和政策,两次大规模进攻西夏,大败西夏,迫使西夏臣服。
公元1100年,宋哲宗赵煦病逝,年仅25岁,其弟赵佶继位,即宋徽宗。宋徽宗追求奢侈生活,重用奸臣蔡京,给北宋带来深重灾难。公元1115年,女真族崛起,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并不断对外扩张。
宋徽宗
公元1119年,宋江因不堪宋朝繁重赋税盘剥,在梁山泊起义,方腊也在东南一带起义,北宋用两年时间平定。公元1125年,金国与北宋联合灭辽后,金军转而攻宋。因宋廷腐败,宋军战斗力低下,节节败退,金军直逼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赵佶匆忙将皇位传给长子赵桓,即宋钦宗。
公元1126年,金太宗完颜晟兵分两路猛攻汴京,汴京城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和朝臣被掳,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历经167年荣辱兴衰的北宋王朝就此落幕。
北宋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矛盾与戏剧性的兴衰史。
其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科技成就斐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影响深远,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发明,推动了知识传播与航海事业进步。军事上的孱弱与政治的积弊,最终导致其走向覆灭。“杯酒释兵权” 后的重文轻武国策,虽防止了武将拥兵自重,却极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耗费大量财政资源;后期君主昏庸,奸臣当道,社会矛盾激化。北宋的兴衰警示我们,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需平衡好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各方面发展,居安思危,方能在历史浪潮中稳健前行。
文本来源:中兴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