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王征宋:六十万金军为何没能灭掉南宋?因为两伙人就是在比蠢
创始人
2025-08-27 23:04:20
0

完颜亮二十万主力直逼临安,南宋仓促应战。陈家岛海战,李宝率三千民兵奇袭金军舰队,火烧战船;采石之战,宋军绝地反击。老将刘锜困守淮东,金军声东击西突破长江防线,南宋存亡一线间。

公元1161年,也就是绍兴三十一年的八月,海陵王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率领了六十万大军,分四个方向攻打宋朝。

水路部队由大金朝工部尚书苏保衡带领,总共有七万大军。他们从山东坐船出发,一路向临安进发,目的是要堵住宋高宗从海上逃跑的路。

中路大军由大金的太原府尹刘萼带领,一共有十万士兵,他们从河南的蔡州出发,向荆襄地区发起攻击。吴玠的儿子吴拱在紧急关头被任命负责,带兵进入襄阳,全面负责荆襄的防守工作。

西路方面,由大金河中府尹徒单合喜带领,总共有五万大军,他们从陕西的凤翔出发,经过散关进入四川。南宋这边,守护川陕防线的大将是吴玠的弟弟吴璘,他可以说是南宋现在最厉害的名将了。

东路大军由大金国的皇帝海陵王完颜亮亲自带领,兵力多达二十万以上。他们从寿州出发,进入淮南地区,接着渡过长江,直逼临安。这支队伍就像是直插南宋心脏的一把锋利尖刀。

看看这兵力怎么安排的,很明显东路才是主力军。西路在四川那边,中路是荆襄方向,还有水路临安那边,全都是打辅助的。这么做就是为了实现一个战略目标,那就是重演金兀术搜遍山海捉拿赵构的那一幕传奇。

南宋早在1159年,也就是两年前,就知道了女真大金要有所行动,并且很快就开始备战。这是因为女真大金全国上下都动员起来,那阵仗真是吓人。要说折腾自己国家,海陵王可真是一点不比杨广差。

先是,女真、契丹、奚族被征召了二十四万壮丁;接着,中原和渤海地区又拉来了二十七万签军。同时,他们还到处招水手,在通州没日没夜地建造战船。为了这事儿,海陵王还特意从南宋挖来了三名福建的船匠,这就跟偷了南宋最先进的造船技术一样。不光是人,还征调了五十六万匹马,简直把女真大金国的马都给掏空了。

重点是,刚搬到燕京不久,又搬到了开封。就这么几年,竟然换了两次都城。海陵王到底打的什么算盘,已经很明显了。再说,其他地方都在忙着招兵买装备,偏偏中都路和南都路不用。为啥呢?因为燕京的中都要给他造武器,开封的南都则要给他建新都。

因此,南宋这边再也装不了糊涂,躲不过去了,只能全国上下一起准备打仗。具体的安排也是分四路进行应对:

水路方面,先是下令不让商船去北方,免得被金人抓住;接着赶紧召集水军将领回来,连水贼老大邵青都给提拔了,已经退休的武将也一个不落,全都要召回;还有就是要抓紧造船,福建和两浙的造船厂都加班加点,战船、运货船都得造。有了船还得有人,所以南宋也像完颜亮那样,到处招水手。

南宋那时候,真是懒到家了。连最厉害的大宋水军都衰败得不成样子,得从头开始重建。为了给军队凑钱,宋高宗不得不打发走200名宫女,还呼吁嫔妃、公主把首饰捐出来。苟延残喘了二十多年的高宗,这回是真的撑不住了。

水军都这样了,那其他方面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宋军的战斗力早就大不如前了,具体差了多少,谁也说不准。但关键问题是,现在缺大将。想当年绍兴和议的时候,朝廷里到处都是正值壮年、名声在外的大将,可现在却一个都找不到了。

东线这边,六十三岁且长期生病的老将刘锜,被派去当淮南、江南和浙西的总指挥,管着东边的所有事情。也就是说,他得负责淮东、淮西、长江还有整个江南的防守。想想以前,这一大片地方,有韩世忠、刘光世、张俊三位大将坐镇,还有赵构手下最厉害的军队。就连岳飞,有时候也会来帮忙。但现在,只能全靠刘锜老将军一个人撑着了。

西路那边,情况还是老样子,继续由吴家军来管,吴璘挑大梁。在绍兴和议之前,吴玠已经过世了。因此,川陕的这支精锐部队得以保留。不过,吴璘和刘锜一样,都上了年纪,身体也不行了。但没办法,他还是得拖着病体,接受任命,当上了四川宣抚使。

中路这一带,以前归岳飞管辖,他手下的岳家军可是南宋的头号军队,但现在这里既缺士兵又缺将领。南宋朝廷派了御史中丞汪澈来管荆襄战区,可他只是个文官,还不直接带兵,带兵的是成闵。成闵以前是给韩世忠打下手的,这算是提拔手下人的好例子,小喽啰成了大将军。不过,成闵学坏了韩世忠的毛病,就是爱捞钱,好的方面却一点没学到,既没胆量也没本事,说白了,打仗真不咋地。南宋朝廷心里也明白,这样肯定不行。于是,他们提前安排吴玠的儿子吴拱带兵进驻襄阳,算是把中路战区交给了吴拱。

两边都准备好了,那就开始动手干架吧。

西路战场最先动手。老将吴璘依然勇猛,重要的是川陕的宋军战斗力没咋减。因此,川陕宋军打陕西金军,简直就是轻松碾压。在秦岭的大山里进行山地作战,以前厉害的金兀术都不是宋军的对手,现在那些水平大跌的金国将领更不是菜了。

中路战场上,宋军时而进攻时而防守,胜败参半,但最终还是赢了,特别是茨湖一战,还成为了南宋的十三大战功之一。说实话,荆襄的宋军战斗力挺一般的。不过,有两个原因扭转了战局:一个是吴拱带着川陕的宋军来帮忙了;另一个是金军的战斗力其实更差。因此,荆襄战区也算是打得挺精彩的。

虽然赢了,但这并不影响大局,因为西路和中路的仗打得都不大。从金军的兵力安排上就能看出来:中路还算像样,有十万人;西路那边总共才五万,连爬山运物资的人手都不够。到了海陵王那时候,金军的战斗力差得让人难以置信。战斗力不行,就只能靠人多来凑。人数一不够,打仗就成了走走过场了。

因此,中路和西路就像是给宋军白送战功一样。宋军要是能打赢,那是理所当然;要是打不赢,那就太奇怪了。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完颜亮到底是怎么盘算的?

完颜亮的品行不如杨广,但智商却远超杨广。要是论打仗,完颜亮的水平都能超过他的前辈金兀术。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完颜亮的战略方法,特别是要讲讲东路战区的情况。

首先得把主要和次要的事情分清楚。

中路和西路其实都不重要,没必要在那儿浪费兵马和粮食。就算你打过了秦岭,攻下了荆襄,又能怎么样呢?以前完颜杲不就是绕过秦岭,打下了汉中,最后还不是原路返回,过程中损失了不少人马。说到荆襄这块地方,宋金两边都没看出它的战略价值。有段时间,两边都没在荆襄布防。但这也没关系啊,对宋金的战局没啥大影响。荆襄要真能派上用场,那得等到宋蒙开战的时候。

所以,重点在东南方向。

要想灭掉南宋,就得先扫平江淮地区,再渡过长江。因此,完颜亮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重点攻两淮,荆襄和川陕那边是次要的。在兵力安排上,女真兵大部分都集中在了两淮地区。

再者,要把真实和虚构的东西融合在一起。

分清楚主要和次要的是战略,把真实和虚假灵活搭配起来是战术。

咱们来聊聊这场仗的东边战场,就是两淮那块儿。在那里,本来都快成为南宋头号大将的刘锜,却被完颜亮给坑了,坑得那叫一个惨。

完颜亮让徒单贞带着两万兵马,使劲攻打淮阴那边,也就是南宋淮南东路的楚州地方。但这其实是个假动作,他并不想真的从淮东打进去,只是想把宋军的主力骗到淮东来。而海陵王自己呢,他悄悄地带着大军躲在淮西的涡口附近。这才是他的真招,是金军真正的主力部队。这支大军非常低调,几乎没让人察觉,硬是在淮西那边装出一副没有金兵的样子。

南宋又是怎样的呢?

老将刘锜没想到真的中计了。他身为这个战区的老大,居然亲自跑到楚州前线去跟金军干架。在淮阴战场上,老刘锜又是搞突袭又是守阵地,打得那叫一个精彩。

不过这正是完颜亮所期望看到的情况。

就在淮东那边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完颜亮亲自带着金军的主力,从淮西那边强行过了淮河。他们攻下寿春后,马上又往庐州、和州冲过去。和州的对面就是建康。这样一来,金军的主力就像是猛地一下冲到了长江边上。要是他们能渡过江去,打下了建康,那金军就能一路横扫江南,直接攻打临安了。

同时,完颜亮还派了一支小部队,他们从定远和滁州那边出发,一路朝着淮东的扬州冲过去。扬州在淮东的最南边,淮阴在最北边,可主帅刘锜还在淮阴战场上自个儿忙活呢。这样一来,完颜亮的这招就像是断了刘锜的后路,意思是:你都已经走了那么远了,就别想再回来了。

刘锜是南宋时期负责两淮和长江战区的大将。如果他回不来,那可就麻烦了。宋军在长江的防线会没人指挥,乱成一团。就宋军当时的实力和士气来看,长江防线很可能会被攻破,整个军队也会垮掉。严重的话,赵构皇帝可能得赶紧收拾东西,往海上逃命去了。

但在紧要关头,打响了两场决定性的战斗,这两场战斗最终左右了这场大战的胜负。

其中一种说法是讲陈家岛的海上战斗。

公元1161年,也就是南宋绍兴三十一年的八月,那时候金军眼看就要大举攻打宋朝了。就在这时,南宋的一支水军从长江口出发,往大海的北方前进。他们先到了海州,就是现在的连云港,帮宋军一起对抗金军。接着,他们又趁着胜利继续往北,到了绍兴三十一年的十月底,已经来到了陈家岛,大概就是现在的山东青岛那边。一到那儿,他们就立刻打败了在那里等着补给的金军水军,还放火烧了他们的船。这一仗,金军那七万水军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把陈家岛海战的各种记录综合起来看,简单来说,就像是一场“新手之间的较量”。

南宋的水兵虽然不太行,但胆子出奇地大,到了紧要关头,他们真敢往上冲;相比之下,大金的水兵更是差劲儿,到了关键时刻,还有人直接投降,只能无奈地看着自己的船队被宋军烧得一干二净。

南宋水军的头儿叫李宝,这人还算不错,以前跟过岳飞。但这支水军队伍,那真是差劲到家了,简直就是临时东拼西凑起来的一帮人。据说,“总共才三千人,都是从福建、浙江来的弓箭手,不是正规军,旗帜武器也只是勉强凑齐”。

首先是“只有三千人”,这人数也太少了,要知道大金水军足足有七万人呢;其次,他们“不是正规部队”,都是从福建、浙江临时拉来的民兵;再者,他们“装备也很差”,人数少、不是正规军就算了,连装备都勉强能用。所以说,这支宋军简直就是一群新手,非常不专业。南宋实在是没人可派了,才让他们上了战场。

那大金的水上部队咋样呢?

海陵王在攻打宋朝前,特意举办了一场海上军事演习,让自家新造的战船和从南宋那里抢来的战船进行比拼,结果大金的战船轻松取胜。因此,海陵王对攻打宋朝信心十足。可没想到,一开打就遇到了麻烦。

先是自家的汉人水军见到南宋水军,不是冲上去打,反而是带着船就投降了,还撺掇宋军去打金军。再一个,金军的战舰上那油绸大帆,一点火就烧起来,这时候真该琢磨琢磨,那招来的三个福建船工,会不会是南宋派来的间谍。最后,大火一起,金军就乱了套,在水上被宋舰的火箭射得跟烤串似的,逃到岸上又被宋军给逮住了。

以上就是陈家岛海战的大概经过,简单来说就像是“新手打架”。不过,我们得夸夸宋将李宝。他领着那么一支不太行的南宋水军,竟然敢去攻打金朝的主力舰队,真是勇气可嘉。

另外就是采石那场战役。

完颜亮安静时像个文静的姑娘,把南宋大将刘锜都给弄懵了;行动起来却又快如闪电,一下子冲到了长江边。接着,他马上在采石开始了过江打仗。

宋军那边是怎么个情况呢?

采石那里的守军只有一万八千人,人数真不算多,士气也是差到极点,简直就像是在长江边懒洋洋地晒太阳。宋军的士气也好不到哪儿去。刘锜回到扬州后,基本就躺在床上,一点精神都没有。老将虽然勇猛,但年龄不饶人啊。再加上,淮西宋军原来的主将刚被撤职,新的主将还没到任。所以说,那时候的长江防线,宋军连个能拍板做主的将领都没有。

就算这样,江面上也应该有南宋的水上部队吧。只要有水上部队在巡逻,金军想过江就很难了。确实是有水上部队,但他们没有主力的大船。南宋水上部队常用的那种大战船,不知道都躲哪儿去了。反正采石这场仗打下来,宋军的大战船是一次也没见过。

因此,只要完颜亮动作迅速,金军就能成功渡过长江,直捣建康。而且,完颜亮确实这么干了,他才不管有没有水军帮忙,立马就发起了渡江攻击。

看看这次宋金打仗的情况,你会发现:在指挥上,完颜亮一点错都没出,他几乎每一步都精准地打到了南宋的要害上。

可巧的是,就在这时,有个名叫虞允文的书生来到了采石。

虞允文是个考中进士的四川人。在秦桧掌权那会儿,四川人一个也没被重用。后来秦桧死了,宋高宗想弥补下四川人,就让虞允文出来做官了。从那以后,虞允文的官路越走越顺,升得很快。他主要是给宋高宗写写文件、出出主意,还出使过金朝。不过说到底,他也就是个读书人。

不过读书人也有股子豪情壮志。

当大家都在乱搞一气,像个临时凑数的班子时,书生虞允文偏偏要证明自己与众不同。就这样,他从慰问军队变成了带领军队。虞允文毫不犹豫地担当起了采石之战宋军的总指挥。根据史书上的记载,虞允文把将领们都召集起来,发表了一番激情满满的讲话,让士兵们心齐了,斗志也昂扬了,最终赢得了采石大战的胜利。

可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历史总是充满传奇,但史书有时也会编造故事。因此,传奇故事太多,大多都靠不住。根据有关历史资料,采石之战和陈家岛海战一样,不过是“新手过招”。

宋军也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最大的长处就是他们水上作战的优势。尽管没有大战船这类重型武器,但水军人数多达五千,小型战船也配备齐全。更值得一提的是,开战前他们还得到了福建商人赠送的海鳅小船。大战船又叫车轮船,靠两边轮子转动前进,人们踩踏驱动,速度快还平稳。海鳅船就小多了,靠人划桨,专门用来撞敌人的船只。所以说,南宋这个新手至少在长江上还能“跑得快”。

那金国军队又是什么情况呢?

金军手里没有战船,他们渡江用的船,一部分是拆了老百姓的房子造的,另一部分是从江边直接抢来的民船。但长江跟黄河不一样,冬天也不会结冰。所以,要打渡江战,那就得打水仗。可问题是,金军这样的装备,能打赢水仗吗?答案肯定是打不赢。

但是,金军人数众多,士气高涨。他们能一口气冲到长江边,那为啥不能一鼓作气渡过长江呢?想想黄天荡那一仗,韩世忠只用了八千水军就把金兀术的十万大军给围得死死的,你就能明白金军要想强渡长江有多难。只要南宋水军敢于冲锋陷阵,那金军就只能站在江边干瞪眼了。

因此,在采石之战那会儿,宋军就像是长了翅膀的新手,好歹还有船和水军;而金军呢,简直就是连翅膀都没长成的雏鸟,连一艘像样的战船都拿不出来。

最终,宋军的新手士兵迅速打败了金军的新手士兵,赢得了采石大战的胜利。

陈家岛一战,大金水军几乎全军覆没;采石之战后,渡江的希望也渺茫了。接着,完颜亮又转头往东攻打瓜州,想从镇江那边过长江。这时,南宋就算动作再迟缓,长江防线也该布置好了。新将军已到岗、新援军也已驻守,最重要的是,作为主力的车战船终于驶入了长江。

从打仗到现在,完颜亮一点错都没出。因此,他心里很不服气。就算知道老家那边已经闹起了叛乱,他还是坚持要渡江,铁了心要灭掉宋朝。他甚至给前线的金军下了死命令: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过长江,不然全都得杀头。但皇帝再有权力,也不可能把整个军队都杀了。结果,完颜亮在瓜州前线被自己人乱箭射死了。

到这个时候,声势浩大的海陵攻打宋朝的战争,因为海陵王被杀,金军只好撤回北方,宣告结束。

一场规模庞大的战役,参战人数可能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其结果没人能提前知晓。是金朝能取得胜利,还是南宋能笑到最后,就算考虑再多因素也无法预测。毕竟战场上情况多变,谁能料到陈家岛那场海战的结果,谁又能预知采石之战的胜负?因此,我们只能等战后去总结经验。至于海陵王征宋为何失败,这个问题我们留在下回再详细探讨。

相关内容

这项互联网平台价格新规,或...
此举意味着酒企对其产品在不同渠道的定价有了更强把控力,平台不能为自...
2025-08-27 04:47:00
普联软件跌1.43%,成交...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26日,普联软件跌1.43%,成交...
2025-08-27 04:43:15
原创 ...
蜀汉的五虎上将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人物,然而关于五虎上将的排名,却历来...
2025-08-27 04:35:30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出神入化,用兵如神,没有诸葛亮这位优秀的谋士...
2025-08-27 04:34:44
原创 ...
朱元璋护犊杀儿媳,亲家母痛哭流涕说了8个字,他惭愧的无话可说 朱元...
2025-08-27 04:34:34
和“钢铁驼队”一起,跨越山...
全国政协委员刘瑞领: 和“钢铁驼队”一起,跨越山海 港口兴,则贸易...
2025-08-27 04:34:06
原创 ...
中国古代能够被称为女政治家的人很少,像晚清时期的慈禧太后,虽然掌控...
2025-08-27 04:33:46
原创 ...
大家都知道,考古对于人类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025-08-27 04:33:35
原创 ...
关羽死后,刘备悲痛欲绝,誓要为关羽报仇,发动伐吴之战。然而,这一决...
2025-08-27 04:33:30

热门资讯

原创 宰... 在唐朝那个风云变幻、权力斗争激烈的年代,一个看似简单的汉字组合——“青鹅”,却引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政...
原创 最... 最不会打仗的国军将领,因把老蒋哄得团团转,官拜陆军总司令 如果一位将军没有能够在战场上留下非常光耀的...
朱棣攻入南京后,为何第一件事是... 明朝万历皇帝朱棣,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了皇位,成了大明的第三位皇帝。尽管朱棣谋权篡位有万般的理由,但是...
原创 把... 1840年英国人率先发动了侵略清朝的鸦片战争,最终的结果是清朝惨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然...
原创 中... 1975年8月,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突袭河南驻马店地区,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水库垮坝惨案。 在那场...
原创 蜀...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时立有大功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
原创 关... 根据《蜀记》中所记载,关羽的家族全部被庞会灭族,据说是一个人也不剩。 但是在一千多年后,竟然在一个小...
中国聚焦|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进... 3月11日,在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的考古人员住所,考古人员在清洗调查现场发现的碎陶片。当日,来自辽宁省...
原创 封... 《歪歪侃封神》第916期 纣王自尽摘星楼,意味着姜子牙伐纣的成功,同时也代表了封神大战的结束,可其中...
如何评价雍正帝的历史地位及其个...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皇帝皇四子,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弟三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