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6日,9日,随着两声巨响,日本广岛,长崎升起了两朵举世震惊的“蘑菇云”。
经过两次核打击的日本,全国陷入了恐慌之中,广岛,长崎沦为废土,短短几日,几十万人死于核打击。
原子弹爆炸的强烈光波,致使成千上万人失明,位于原子弹爆炸点附近的人,像原子分离那样分崩离析,直接汽化。冲击波形成的飓风,几乎将城市的地表建筑摧毁殆尽。
离中心远一点的地方,还可以看到一些没有被烧焦的男人和女人及儿童的遗骸。
更远一些的地方,即使有些居民没有被直接致死,他们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双目被烧成两个窟窿,被原子弹的核辐射影响一生。
按说,日本遭受如此残忍的“核打击”,世界人民应该同情广岛,长崎两地居民,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国际上不少人却提出了“原子弹无冤魂”的说法,这是为何?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矿产匮乏,但是随着明治维新的发展,日本逐渐的走向工业化,国内匮乏的物资严重地阻碍国家的发展,因此主动掠夺其他国家就成为了日本“最为有效,简单”的发展机会。
积贫积弱的中国,则是成为了日本人眼中的“肥肉”, 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我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赶跑了侵略者。
按照以往的惯例,不少人认为,战争往往与政客挂钩,而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大的关系。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战争往往伴随着流血牺牲,所以人们痛恨战争,但是,日本民众在日本极右翼政府的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下,逐渐地陷入癫狂之中。
在抗日战争前期,日本攻下中国重要城市之后,日本国内民众,载歌载舞欢天喜地的庆祝,特别是攻下南京城后,日本民众更是当街高呼万岁。
在这种“帝国主义”的环境影响之下,越来越多平民加入了军队之中,更有甚至,因体检不合格,而自杀,自残也是屡见不鲜。
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非但没有被阻止,反而却大肆的赞扬,被冠以“爱国”英雄,而对于那些死的士兵,其家人不但不伤心,反而以此为荣,认为是光宗耀祖。
当然如此疯癫绝不仅仅是“昭和男儿”,日本当时的女性也是如此,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根据记载,当时的日本女星井上千代子,为了让自己的丈夫出征之时了无牵挂,竟然在家中拿刀自杀,并且这种“奇葩”现象更是多次在日本上演。
日本政府对于井上千代子的做法,也是大肆宣扬高度赞美,所以在日本政府的潜移默化地影响之下,日本女性的“世界观”近乎扭曲。
那些尚未成家,或者上了年纪的女性,在当时风气的影响下,纷纷主动为侵华日军制作衣服,军需用品,更有甚至会主动报名成为“慰安妇”。
学校方面在教育时,也会向尚在学习阶段的学生传播“军国主义”思想,荼毒他们思想,以至于在抗日战争后期,日本为了补充兵员,大肆吸收学生加入战场。
综上,如果说日本政府是侵华战争的元凶,那么当时被日本政府“洗脑”的不少国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侵华战争的“帮凶”。
曾经有日本记者采访参与投放原子弹的美军士兵保罗·蒂贝茨:“你曾经屠杀了20万日本人,晚上能睡得安稳吗?”
而这位美国人也丝毫没给这位记者面子,直接怼道:“该死的战争战争让很多人死掉那简直糟透了但是战争毫无道德可言,我从来没把(投放原子弹)和道德等同起来,(所以)我每晚都睡得很香。”
”我知道自己所扔下的那颗原子弹杀掉了很多人,但同时也拯救了很多人,所以我和我的同事只痛恨战争,却从来不为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干的那件事后悔。“
时至今日,日本法西斯已经战败几十年,但是由于日本国内“故意而为之”的教育,日本大量民众对于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行为认识模糊。
那些日军在二战时犯下的罪过更是在日本教科书上“一页带过”,更有甚者每年特意前往“靖国神社”参观供奉原本是侵华战犯,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悔改之意,让人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