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我们虽然不能准确的评判左宗棠到底有多大的功劳,但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确实对后世和中国当时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19世纪中叶,英俄两国正在进行激烈的殖民地斗争,两国一上一下都渐渐的靠近了大清的边境,清朝如同一块肉骨头,被恶狼所觊觎。1865年,乌兹别克斯坦在英国的怂恿下对南疆进行非法侵占,并且发兵向北进军,这个举动引起了沙俄的注意,沙俄为了与英国对抗在1871年举兵占领了新疆的伊犁。两军对抗的不亦乐乎,可害苦了大清。此时的清政府,正忙于应对列强的侵略,根本无暇兼顾西北边境,俨然陷入险境。
此时,清廷出现了意见分歧,李鸿章偏重于海防,而左宗棠则主张加强西部的边防。左宗棠言:“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左宗棠极力向慈禧陈述收复新疆的重要性,终于慈禧被左宗棠所说服,西征的计划也得以确定下来。但是第一步走的就很艰难,当时朝中几乎没有人认同收复新疆这个提议,很多人都反对,因为一个字——穷。
满清当时的财政已经陷入了困境,各个省所积欠的军费已达2000万两白银,如果此时与沙俄等开战,需要更多的军饷,而清廷此时已经拿不出什么了。最后清廷勒紧裤腰带挤出了200万两,各省也咬紧牙关拿出了300万两,左宗棠就带着这500万两上路了。
1876年,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正式率军进入新疆,打响了保卫领土的战争,左宗棠稳重有谋略,作战过程中求稳求进,决定先拿下北疆,之后清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收复了北疆失地,然后趁热打铁对南疆发起了进攻。收复南疆的过程中,清军一路士气高昂,在左宗棠的指挥下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便攻克三城,逼得阿古柏自杀,粉碎了英俄想要占领西部地区的阴谋。
阿古柏失势,沙俄见势头不对,1881年,沙俄迫于压力便同意与大清和谈,归还伊犁。1881年初,中俄正式签订了《伊犁条约》,中国正式收回了对伊犁地区和特克斯上游两岸领土的主权,至此,新疆全境几乎全部收复,只有一小部分仍被俄国强制占领。
左宗棠收复新疆,并不是意气用事而是他眼光长远,能够看到这其中对中国的利弊,他知道新疆绝不只是边塞荒凉之地,而是关系到中原命运的重要之地。新疆的得以收复,既阻止了沙俄和英国的阴谋,又使京师的安全性提高了。所以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收复新疆这一举动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左宗棠的功劳自然也是巨大的,如果没有收复新疆,中国所面临的危险只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