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优秀企业,从来不是靠偶然的创新爆发,而是以一套可复制、可迭代的体系,让创新成为流淌在组织血脉中的本能。在中国高尔夫服饰这一细分领域,高端运动服饰品牌比音勒芬的崛起恰恰生动诠释了是这一逻辑。
近日,新华社在《从果岭走向世界,比音勒芬以“长期主义”打造中国高端品牌》一文中表达了属于央媒的观点:比音勒芬22年来深耕高尔夫赛道,以体系化创新开辟出高端运动服饰的本土蓝海,不仅凭借科技创新的绝对优势筑牢品牌护城河,达到高尔夫专业领先,赢得全球精英的青睐于认同,更稳稳占据 “中国高尔夫服饰第一股” 的行业高地。
从理念到落地:绝不拍脑子,让创新从实践中来
近年来,比音勒芬正在构建中国高端服饰行业的创新模版,这套范式的核心,在于将 “三高一新”(高品质、高品位、高科技、创新)的研发理念与 “一生做好一件事” 的长期主义,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体系化布局。
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达 1.26 亿元,同比增长 18.87%,3.25% 的研发费用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累计 190 项专利成果覆盖面料、版型、功能等全链条,每一项技术突破都不是孤立的 “灵感”,而是研发体系持续运转的必然结果。以其核心专利 “新型 POLO 衫翻领领型” 为例,5cm 领叶与 75 度领角的黄金配比,绝非设计师的偶然构想,而是北京服装学院人体工程研究中心通过 3D 扫描数万亚洲人脖颈数据后,精准匹配运动需求与穿着舒适度的结果。
从实验室到领奖台:专业赛场的极致检验,让运动基因血统纯正
自 2013 年成为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合作伙伴以来,比音勒芬连续 12 年为国家队打造赛事服装,从里约奥运会的 "五星战袍" 到巴黎奥运会的 "五星战袍 Ⅲ",每一代均实现技术突破,让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杆时毫无阻碍。这些技术在高强度的反复打磨中,最终成为赛场上奥运健儿的“隐形助力”。当运动员穿着它站上领奖台,品牌的技术实力便与国家荣誉完成了深度绑定。比音勒芬始终与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并肩前行,与中国高尔夫共成长。
从做产品到定标准:用创新推动全行业共同发展
当一家企业的创新能力足以定义行业标准,便意味着它站在了价值链的顶端。比音勒芬的进阶之路,正是从“做产品”到“定标准”的跨越。
2017年11月,比音勒芬联合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制定了国内首个《高尔夫球服装基本技术要求》的地方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此后,又参与 18 项国家 / 行业标准制定,将自身的创新经验转化为全行业的技术规范。这种 “标准制定权” 的背后,是对行业痛点的深刻破解:早期国内高尔夫服饰要么依赖进口、价格高昂,要么功能简陋、不符合运动需求。比音勒芬用 22 年的技术沉淀,不仅解决了 “有无问题”,更通过标准输出推动行业从 “粗放发展” 走向 “专业进阶”。进一步推动整个高尔夫服饰行业共同发展。
正如新华社所言,比音勒芬 22 年专注高尔夫细分领域的战略定力,使其在户外经济爆发期顺利实现从专业运动品牌向高端生活方式品牌的跨越。对 “中国高尔夫服饰第一股” 而言,眼前的成就从不是终点。当创新成为组织的本能,属于比音勒芬的传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