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三国争霸,是后人非常熟悉的。现如今人们对三国时期仍然是侃侃而谈。无论男女老少,人们对三国都是一知半解的,大部分人对三国这段历史,都是通过三国演义才知道的。三国演义虽然是四大名著之一,但是不可看作是正史。
小说中很多情节都是作者罗贯中描写的,历史上可能并没有这些情节。比如说三英战吕布就是,历史上刘备、张飞和关羽没有与吕布大战。小说终究是小说,可是在正史上,三国这段时期可是非常残酷的。
无论是魏蜀吴中的哪一个诸侯国,他们都需要一统天下,成为天下霸主。这样的情况下魏蜀吴三国常年征战不休,三国持续了百余年的时间,直到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晋朝为止,三国才被统一。蜀汉的实力在最弱的,不过它仍然没有放弃一统天下的决心。刘备年过半百才建立蜀汉,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的辅佐,刘备才得以建立蜀汉。
假如没有诸葛亮,那么刘备恐怕一辈子都要颠沛流离了。能够帮刘备建立蜀汉,诸葛亮肯定是得到了很深厚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其他人无法相比的。刘备建立蜀汉是辛辛苦苦,对这样的家业来说,刘备甚至江山来之不易。
刘备称帝之后,依然是励精图治的,可是刘备去世之后,蜀汉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刘备的死让蜀汉的人才凋零,当初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刘备,才前来投靠蜀汉的。刘备驾崩时,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
不可否认的是,白帝城托孤无疑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托孤之一。其实在刘备托孤的时候,不仅仅是诸葛亮一人,刘备当初还让李严主持军事。诸葛亮是主持内政的。李严在蜀汉的百姓当中,有很不错的评价。可问题是李严的缺点也很多。
李严最明显的一个缺点就是他性格天生孤僻高傲,这样的人在朝堂中肯定是不吃香的。所有蜀汉的朝堂中,没有几个人是李严的朋友。刘备托孤的时候,将内政的处理大权交给了诸葛亮,而军事大权交给了李严。
这样看来,无论是谁,想要独揽大权都是非常难的。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在政治上的地位已经是不可撼动了。刘禅即位之后,诸葛亮和李严的问题就凸显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李严,两人属于辅政大臣,可是两人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当时蜀汉与东吴和好,这时候诸葛亮就用自己的计谋消弱了李严管辖的军队。诸葛亮发动了南中战争,攻打南中肯定不能调遣汉中的部队,于是永安的军队就被调走了,这样一来李严的军队就少了。南中之战后,李严彻底成为了一个后勤部长。
到了诸葛亮北伐时期,李严负责的不是军事,而是后勤。诸葛亮北伐时期,李严就已经负责调动粮草了,这时候的李严已经失去了军事大权。为了夺回军事大权,李严诬陷了诸葛亮想要谋反,他告诉刘禅,将诸葛亮调回,看看诸葛亮是不是终于蜀汉。
可是诸葛亮回来之后,李严的计谋不攻自破。当时刘备驾崩,他将军事大权托孤给李严,为的就是能够让真正懂得军事的人接管蜀汉的军事。军事是诸葛亮的弱点,在这方面他不如李严,可是李严在内政方面很差,斗不过诸葛亮。
结果导致了李严的大权旁落。诸葛亮虽然是打击了李严,但是他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只是为了蜀汉的大业,发动了北伐,结果诸葛亮因为操劳过度,病逝在了五丈原,仅仅54岁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