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分裂割据的时期,比如夹在东汉和西晋之间的三国(220年-280年),是军阀四起,天下大乱,虽有一个鼎力的局面,然而互相倾轧中百姓依然苦不堪言,不过乱世苦,但又说“乱世出英雄”,乱世催生了许多优秀人物,也让大家对于战场和运筹帷幄的向往更进一步,所以为当时的前十大军师做如下排行:
十、徐庶
徐庶字元直,出生年月不详的寒门子弟,被人欺侮因而在公元189年报仇,却不料由于披头散发白粉糊面被抓,幸好有人将之救走,而他显然是一个有谋略的人,屈居荆州之时和诸葛亮等人来往密切,后来又被刘备收入器重,可惜曹操也看上了他,抓走了他的母亲威胁他,他不得不投入曹操麾下,不过终身没有为其贡献计策,差点查无此人。
九、庞统
庞统出生于公元179年,字士元,因为和司马徽秉烛夜谈,并被他一句“南洲士子无人可比”因此名扬,和诸葛亮一起别视为帝王左右臂,号“凤雏”,投奔刘备在征蜀的时候献上“上、中、下”三计,刘备采用中计,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涪城,可惜的是在公元214年攻雒城之时,不幸被飞来一箭射中,当场死亡,还没有来得及发挥大作用。
八、沮授
沮授出生年月不详,早为小人物,但是颇有谋略,后给袁绍献策被授为将军,可惜袁绍不是明主,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上司,他在公元195年劝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不干,白白的好事拱手给了曹操,又劝他不要将四子分立,他也不听,最终导致几个儿子为夺位大战,而沮授也发挥有限。
七、郭嘉
郭嘉生于公元170年,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天才,于眼光上超出常人几多,既看出了汉末大乱,还慧眼识英雄,公元196年被引荐给曹操之后喜不自胜,后来屡献奇谋,比如说当初吕布就是死于他一句“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之中,因而郭嘉很快成为团队中的核心,不过他也是英年早逝。
六、诸葛亮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官宦世家,从小就受到高标准培养,自己也觉得自己很厉害,当然他是有底气的,公元207年司马徽徐庶频频推荐他,刘备因而前往请教,诸葛孔就拿出了传世的经典“隆中对”,提出三分天下之计,不过他偏治国,6出祁山失败,又病死五丈原。而以诸葛亮为分界线,再往上更个个是奇师。
五、陆逊
陆逊出生于公元183年,江东大族,少时博览群书,公元203年21岁成为孙权的幕僚,并很快崭露头角,在丹阳战事中采用疑兵之计,竟至于以少胜多,击破费栈武装,后来在跟关羽的战事中将其逼至绝境,可以说是孙权肱股之臣,又辅佐东宫,成为了人上人,先见之明过于出色,最终忧国身亡。
四、荀彧
荀彧出生于公元163年,荀子的后代,家中多名士,少有“王佐之才”,早早看穿袁绍不是什么能成大事的人,于是在公元191年果断投靠曹操,在和曹操征战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随机应变能力,公元196年主张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曹操为后来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厉害到受曹操忌惮,最终亡得不明不白。
三、司马懿
司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官宦世家,也是军事世家,从此就聪明,还没入宫就是内外皆知的名士,所以曹操总是想将他收入囊中,拒绝不了他就去了,结果从一个简单的官员一路升上了太傅,不仅仅只是谋略,还很有心计,也懂得在官场周璇,最终将曹控制在司马一族手中,并且死后还被追封为宣皇帝。
二、周瑜
周瑜出生于公元175年,庐江高门望族,自幼与孙策相熟,具备一切士人的优秀品质,比如说音律,比如说泡妞,更比如说谋略,公元195年跟着孙策平江东,等到孙策遇刺,又接着辅佐孙权,于赤壁之战中联刘破曹,所以是一个外能征战,内能为相的人,是千古名将,也是优秀的政治家。
一、贾诩
贾诩出生于公元147年,这个人的祖宗和祖宗的老师,以及祖宗的老师的老师,分别是贾谊、张苍、荀子,所以是妥妥的儒家豪门,这样的豪门可以什么都没有,但绝对不会没有思想,随机应变运筹帷幄之能力,全都要以这些为基础,所以贾诩被称为是三国最聪明的人之一,同时他手段了得,斩杀王允,两败曹操,平定关中,位列三公。
所以陆逊这位肱股之臣,辅佐东宫成为人上人,先见之明过于出色,每每提及时都赞叹不已的人物,其实在三国十大军事之中进前三也有点困难,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以上排名只为个人拙见,如有不同,可以提出一起讨论,这样大家就可以知晓无数种思想,那么请畅所欲言~